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遼、金、元四朝長在四百年,玉雕的發展以宋為主導。北宋繼承唐的傳統,向富麗繁密發展,南宋趨於精巧秀雅。遼、金、元受兩宋影響,但也有地方民族特色,豪放有餘,微遜精密。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鏤雕銜花孔雀佩

宋代圖案紋飾比唐代大大豐富,僅玉帶紋飾史記載有三十二種,包括人物、動植物、圖案等很多品種。宋代還有大量新的幾何圖案,如瑣子、羅文、龜文、香印等大部分沿用到明代。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圓雕磨喝樂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孩兒形墜

此時期最常見的是龍鳳花鳥等題材。宋代盛行雲龍,一般三爪、四爪、五爪為皇帝專用。龍形有坐龍、行龍、升龍、降龍、蟠龍。間有花葉的稱“穿花龍”。雕鏤以花葉為襯托的鳥獸,是此時期的新題材。鳥有孔雀、鸚鵡、鶴、鷺鷥、雁等,花主要是牡丹花、海石榴花、葵花等,有的間以湖石。除玉雕外,這類題材還見於金墓的磚雕屏風上,可知它源於當時的花鳥畫。除花葉禽石題材外,還有易禽為獸的,如穿花麒麟等。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鏤雕雲龍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雕降龍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鏤雕荷花蟠龍飾片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鏤雕升龍海石榴花嵌飾 穿花龍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鏤雕雙鸚鵡牡丹鉈尾

折枝花卉或花果禽鳥也是宋以來的新題材,並隨花鳥畫的發展,早期工藝,以後扶疏欹斜,漸趨巧密。一些磨喝樂、孩兒、魚、羊、馬等題材也是盛於宋代的。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鏤雕葵花綬帶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金 鏤雕折枝花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鏤雕丹鳳朝陽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金 鏤雕櫻桃黃鸝帶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臥羊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臥馬

遼、金、元尚狩獵,玉雕喜用海東青捕捉和山林熊鹿等題材,稱“春水”“秋山”。海青小如鸚鵡而燕尾,鹿作芝冠鹿。這是北方特有的題材。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遼 鏤雕秋山帶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海青擊鵠環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自北宋起,雕刻手法和技藝也出現一些新變化。一是鏤雕的立體感加深。此前的鏤雕都是單層,隱出或勾劃出前後交搭處,側視如剪影。但從下圖可以看到,花瓣和枝葉都自內向外斜出,花瓣、葉心都深雕凹入,深刻葉脈。整個雕刻前後掩映,出入穿插,玲瓏剔透而又不是簡單的分層鏤雕或透雕。這是宋代創新的雕法,影響到遼金元,明以後就很少見了。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金 鏤雕牡丹孔雀湖石鉈

再一特點是巧做,也稱俏作,是利用玉材的外皮,色斑與玉本質的色差,雕出有色彩變化的形象。巧作在商周時已經萌芽,但大量使用始於宋,盛於金、元。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金 巧作秋山嵌飾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巧作鏤雕升龍流雲環

此時期雕刻技藝配合深層立體鏤雕也有發展。就下圖分析,畫樣後大約是先做表層的花跟葉,枝幹部分先壓低後再鏤成穿插交織狀,有些處是正背兩面雕。從背面及縫隙中看,花瓣間隙和鏤空的枝梗在交叉或轉折點用小鑽鏤孔,再用線鋸鋸成的。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元 鏤雕雲龍方形嵌飾

宋、金還有刻細字技藝。下面八稜玉管上用髮絲細線雙鉤楷書心經,末題“宣和二年七月修內司玉作所虔造”。器形規整,字體勁勻淨,刻痕一次劃成,細如毫髮。但銘文所署“修內司玉作所”卻和史乘大相牴牾,有可能是南宋民間或金的仿製品。同類曾見數件,有作仿古圭、璋、或石鼓形的,當是同時之作。反映了高度的技術水平。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宋 雙鉤心經玉管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宋遼金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