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辛宏權在神園葡萄大世界考察“陽光玫瑰”的種植情況

辛宏權差不多是追著我的腳步走的。從甘肅開始,到陝西,到河南,再到江蘇,辛宏權終於在張家港神園葡萄大世界趕上我的步伐。

這一天,神園很熱鬧,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位葡萄從業人員聚集一堂,來參加第六屆神園葡萄新品種(系)品鑑觀摩會。

辛宏權來得晚,到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已散去,忙得汗流浹背的徐衛東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我簡單介紹了他們各自的身份,徐衛東是江蘇神園的老闆,葡萄界的大咖;辛宏權是浙江吉園的老闆,也是瓜類市場的後起之秀。

與徐衛東的苗木重心不同,辛宏權的重心在果品,背後有幾千畝甚至上萬畝的基地做支撐,是百果園瓜類產品的重要供應商。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浙江溫嶺6月份成熟的“巨峰”葡萄

辛宏權的家鄉——溫嶺是“中國大棚葡萄之鄉”,大棚葡萄種植面積近6萬畝。由於地處東南沿海,是每年夏季颱風喜歡“光顧”的地方,所以逼得葡萄產業以“促早”為核心,上市期從5月初起,至6月底結束,是中國葡萄上市最早的產區之一,僅次於雲南。

百果園的採購“垂涎”於溫嶺葡萄的體量和上市期,但又“詬病”於片面“促早”造成的品質問題,所以一直動員辛宏權在自己的家鄉搞一塊葡萄基地,供應6月份上市的優質葡萄。

鑑於種瓜太累,每年都要“推倒重來”,辛宏權也有意往多年生果樹產業上轉移,所以這次趕到張家港就是為了能跟著我,看看和聽聽葡萄界當紅“明星”——“陽光玫瑰”的情況。

>>>

在我出發之前,辛宏權就問過我在溫嶺種植“陽光玫瑰”的可行性,我的初步意見是“不宜”,畢竟在“後有颱風”的壓迫環境下,要種出一個高品質的中熟品種風險太大。

但辛宏權並不死心,因為他在嘉興就看到一家500畝的葡萄園,其中200畝“陽光玫瑰”在簡易的避雨設施下就能在7月15日開始上市。按照他種瓜的經驗,相同品種在溫嶺的種植條件下可以比嘉興早上市20-30天,這樣“陽光玫瑰”就可以在6月下旬上市,遇見颱風的風險就會大大減少。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嘉興某果園避雨栽培條件下的“陽光玫瑰”

我不熟悉瓜,但對溫嶺的葡萄卻很熟悉。在溫嶺若想吃到好葡萄必須在7月份,而“陽光玫瑰”的成熟期又晚於當地的主栽品種“巨峰”,所以在現有條件下,想實現百果園期望的6月份產出優質葡萄基本不現實。

徐衛東的意見與我一致。他建議加溫,否則即便雙膜或三膜覆蓋,風險依然很大。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徐衛東和他選育的“陽光玫瑰”後代

“你可能還要等一個時機。”徐衛東跟辛宏權說:“我這個月初剛審定一個品種叫‘園金香’,是我推出的第一個自主選育的‘陽光玫瑰’後代,無核化處理後果粒可以達到15克,金黃色,果皮比‘陽光玫瑰’薄,口感甜脆,香氣接近,果實成熟期比‘陽光玫瑰’早20天,這樣的品種應該更適合你們那裡種植,不過我還沒有量產的苗木。”

我一向不提倡生產者種植最新的品種,一個沒有經過生產、銷售、消費三者考驗的新品種風險太大,見徐衛東推薦自己的最新品種(系),我忙岔開話題,問道:“其他區域現在種‘陽光玫瑰’還行不行?”

>>>

這是所有觀望者都在問的一個問題。面對眼下的高效益,有太多的人想種又不敢種,怕錯過,更怕入坑。

“今年雲南最早上市的‘陽光玫瑰’批發價是120元/公斤。”一旁來自雲南彌勒的“陽光玫瑰”種植戶郭飛忍不住插進話來:“這個價格通過微信一炒作,今年在雲南光高接‘陽光玫瑰’的園子就超過10萬畝,大家都在擔心,這以後咋整?我說管他呢,大家合著亂吧!”

郭飛講得很生動,惹得大家都笑了。

“亂中取勝。”徐衛東笑著說。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徐衛東在介紹新品種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認為‘陽光玫瑰’會有怎麼樣一個未來?”見大家興起,我忙接著問。

“想辦法把品質控制好。”郭飛的回答很簡潔。

“大家炒作這個‘陽光玫瑰’,包括經銷商熱衷‘陽光玫瑰’,說明終端消費者是要這個產品的,所以以後的消費量會不斷增大。”徐衛東接著說:“但是,在大家不斷跟風的情況下,有很多人會栽跟斗的,他們茫茫然進入這個領域,技術不掌握,理念不正確,想憑這個品種的名氣去掙錢是不可能的。”

我提到一個信息,一路走來,在這兩年這麼好的行情下,還有很大一部分種植戶其實是不掙錢的。

“我們聽到的好消息會掩蓋一些不好的消息,會讓大家產生‘賭一把’的心態,而忽視了一個基本條件,你對‘陽光玫瑰’的投入有多少?你對‘陽光玫瑰’的技術掌握了多少?”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神園葡萄大世界的“陽光玫瑰”結果狀

“在這種亂象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陽光玫瑰’的標準確定下來,讓消費者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徐衛東舉了一個例子,香港市場對“陽光玫瑰”的標準是果穗在400-500克,果粒在10-12克,果皮綠色,糖度在17度左右,像國內大穗、齁甜的“陽光玫瑰”在香港市場並不受歡迎。

“現在國內還沒有一個‘陽光玫瑰’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把它的品相固化下來,包括穗形、果粒、色澤、口感、香氣等等,做成一個標準,找到屬於自己的特定客戶,這樣的‘陽光玫瑰’一定會有長久的市場。”徐衛東反覆提到“標準”兩個字。

>>>

“我們不怕競爭,我們種的一直是市場上競爭很激烈的品種,而且在中國的市場就別怕競爭。”辛宏權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我也從來沒有對‘陽光玫瑰’30元、40元的價格感興趣過,我只是覺得這個品種在同類產品中的競爭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那你的標準和心理價位是多少?”我問辛宏權。

“我們做流量的肯定要跟著市場走,但穗重不會超過1.5斤,如果糖度能到到17-18度,價格會穩定在10元/斤左右。”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辛宏權在“陽光玫瑰”種植園

“要把自己的標準做出來,不能隨波逐流。”徐衛東說。

“哪一類種植者適應種植‘陽光玫瑰’?”我其實並不喜歡聽徐衛東講空泛的方向,更期待他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讓大家一目瞭然的答案。

“管理比較精細的,捨得投入的,同時又善於總結經驗的人可以種。‘陽光玫瑰’至少在有機肥的投入和穗形的精細化管理是有較高要求的,另外,無核化處理的配方也需要不斷總結。”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神園葡萄大世界即景

“我能不能簡單理解為:為種‘陽光玫瑰’而種‘陽光玫瑰’的人就不要種了,若是為種‘好葡萄’而種‘陽光玫瑰’的人是可以種的。”我差不多得出結論了。

“可以這樣理解。”徐衛東說。而辛宏權恰好符合這樣的條件。

清揚,浙江溫嶺人,1991年畢業於原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2月入駐《今日頭條》。

哪一類種植者適合種植“陽光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