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一般說來,古人留下的遺物可以反映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和製造技術水平。然而,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近年來出土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文物。他們的製造水平與現代幾乎相同,甚至有些人感到驚訝,難道真的存在穿越嗎?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戰國水晶杯

此杯是用整塊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寶用器皿,國內罕見,是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器形較大的一件。中國考古學界泰斗蘇秉琦先生捧在手裡讚歎:"國寶!絕對的國寶!"

200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發佈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戰國水晶杯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 值,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中國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這個水晶杯被比喻為一個現代人穿越回古代,遺留下來的物品。


洛陽銅齒輪

這個銅齒輪,出土於洛陽,它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簡直就像現代大機器加工出來的,在兩千多年前,古人是如何製造出如此精美、複雜的齒輪?很多考古專家也不明白。甚至有人開玩笑,估計是現代人無意間穿越回古代,一不小心將這個銅齒輪模型遺留在那裡了。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扯淡碑

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


碑身高178釐米,寬86釐米,厚18釐米,碑座寬102釐米。碑圓首上端一行橫字"再不來了",下面是兩個醒目大字"扯淡"。這就是扯淡碑的名稱由來。該碑無墓主人姓名,也無立碑時間。

有學者寫了許多文章進行考證:有人說是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進京, 崇禎皇帝吊死萬歲山,沐氏奪命逃到淇縣雲夢山棲身,伺機東山再起,奪回已失去的天堂,他活了144歲也未能如願,因而悲觀厭世,臨死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六字。

另有考證說是崇禎皇帝的墓碑。崇禎皇帝吊死萬歲山是一個假象,他趁機逃到淇縣雲夢山隱居,後死於淇縣。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王莽的青銅卡尺

這個卡尺非常像現代的遊標卡尺,固定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 現收藏揚州市博物館藏。是國家一級文物 。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青銅卡尺與現代遊標卡尺相比較,二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現代遊標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遊標架、活動卡爪、遊標尺、千分螺絲、滑塊等部分組成,而銅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魚形柄、導槽、導銷、組合套、活動尺、活動卡爪、拉手等部分組成。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漢晉)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1995 年,新疆民豐縣尼雅1 號墓地8 號墓出土了漢晉時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長18 . 5 釐米、寬12 . 5 釐米,呈長方形,圓角,四邊用白絹包緣,長邊各綴有三根黃絹帶。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出土織錦護膊的是一座男女合葬墓,兩位墓主人身份不可考,但是墓葬的規格很高。墓中還出土了一隻刻有“王”字的陶罐,從墓葬規格判斷,墓主人應該是古精絕國的一位國王和他的王后。這件文物最特別之處在於,織錦上赫然織就的八個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界震驚,被定為國家級文物。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西魏)

獨孤信這個人頗為傳奇,被稱為天下第一老丈人。他的長女嫁給西魏王朝的創立者宇文泰的長子宇文覺,被封為明敬皇后。四女嫁給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父親李昞,大唐建立後,李淵追封母親獨孤氏為元貞皇后。而七女獨孤迦羅嫁給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被封為文獻皇后。就是這樣一位三朝外戚的牛人,人家的官職當然有好多,所以獨孤信每天都需要隨身攜帶很多很多的官印,頗為沉重不說,丁玲桄榔地好生麻煩。於是,他發明了這個東西......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1981年,這件奇特的古物出土於陝西省旬陽縣。高4.5釐米,寬4.35釐米。獨孤信印是一枚用煤精製作的印章,這枚印章是由26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多面體,其中14個正方形印面上刻著規範的楷書陰文,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素紗蟬衣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重量僅為49克的素紗襌衣,是馬王堆漢墓隨葬物品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其質地及紡織技術都讓現代人稱奇。

素紗襌衣出土時共2件,一件48克(0.096斤),一件49克(0.098斤)。1983年湖南省博物館被盜,一共有6個展櫃被砸,30多件珍貴文物被盜,除了素紗襌衣,還有一批漆器等。最後,48g的在追繳的過程中被毀。49克的追回,49克曾被毀壞,後被修復。

一碗麵條(夏朝)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究竟是哪個國家首先發明瞭麵條這種食品?世界各國一直存在爭議。現在,這個爭議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2005年10月14日,在黃河上游、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了一碗距今4000年的麵條,而其他任何國家的麵條歷史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夏朝初期,青海的一個部落正在享受用餐時間,人們拿起剛剛煮熟的麵條正要享用時,卻發生的一場強烈的地震,在驚慌失措之中,一些人手中的麵條倒扣在了地上,瞬間被伴隨地震而來的泥石流掩埋。其中有一碗幸運的麵條在被泥沙掩蓋時,恰巧在碗中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真空空間,這才允許這碗麵條被神奇地保存了下來,一直到今天與我們見面。這些麵條保存完好,我們彷彿都能聞到那鮮香的味道。

越王勾踐劍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在場考古工作者回憶,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此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制工精美,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歷史文化價值很高,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堪稱我國國寶。

千年的瓊漿玉液

中國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難以置信到顛覆你的三觀


2009年,安徽省六安市雙墩村境內的“六安王”大墓考古發掘中,發現有一個銅壺裡面裝了滿滿的“水”,倒了一大半之後,考古人員將手伸進銅壺中,卻意外的在壺底撈出了許多米,而且壺中飄出了一陣酒香!後來經過仔細分析,這壺裡應該是酒,有可能是本來裝的就是米酒之類的酒,也有可能是裝的米,但是在地下經過長年水分浸溼,發酵形成了“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