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山:智慧城市建設要做好「小數據」管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無錫9月16日訊(記者 魏金金)智慧城市加速城市現代化進程,不僅要落腳在局部、當前,更要平衡局部和全部,當前和長遠。2018年世界物博會期間,在“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這樣談到,“一個城市智慧的標準化程度,應該是人做的事情越來越少,辦事的流程越來越優化。智慧城市,不僅是技術。僅有技術,則沒有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是否成功的要素中,非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因素是第一位的”。

杨学山: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小数据”管理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楊學山坦言,沒有數據就沒有智慧,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關鍵要做的是小數據,而不是大數據,“大數據是從數據中找價值,實現價值;小數據是從價值中找數據,建設數據,實現數據。其中,建設數據包括彙集、收集來自各方,對問題求解有用的信息,但當前大數據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已有的不能滿足需求,而智慧城市、智能製造都屬於小數據範疇”。

楊學山認為,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是智慧城市中智慧的基礎和核心,是加速城市現代化發展,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核心。“但對於絕大多數城市而言,其缺乏的就是能在一個個具體的城市事務中能引領的信息流,即高質量的小數據。城市大數據源自小數據管理,高質量的小數據要落實到各項事務的日常工作中,要形成與業務流程一樣的工作流程,要發展各種支持高質量小數據形成的工具、標準、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