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近日,西安旅遊集團接到西安市國資委通知,其國有股權被無償劃轉至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這意味著在李大有被查處整一年後,其大本營將變換主人。那麼,神奇的“段郎”究竟能否救出深陷虧損泥潭的西旅集團?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7月19日,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發佈了關於公司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

通知內容為:根據2018年7月16日市政府專題會議精神,市政府擬將其授權西安市國資委持有的西旅集團100%國有股權無償劃轉至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請西旅集團做好本次股權劃轉事宜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待本次股權劃轉所有審批手續完成後再正式進行股權劃轉。

本次國有股權無償劃轉事項目前處於籌劃階段,尚需履行必要的審批程序,未來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

西安旅遊集團為西安市大型國有獨資旅遊企業集團,是西安市政府授權的投資機構和資本運營機構,也是西部最大的旅遊服務企業之一。作為西安最主要的文旅產業集團之一,西安旅遊集團控股西安旅遊和西安飲食兩家上市公司。

不過,背靠大樹的西安旅遊的經營業績並不理想。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公司總營收大致維持在7-8億之間。2012-2014年,公司淨利潤則持續下滑,分別為2112.24萬元、857.02萬元和-2086.18萬元。

2015開始,西安旅遊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達1082.49萬元,2016年實現淨利潤1071.33萬元,但主要得益於收到拆遷補償收入、政府補助收入以及投資理財收益增加等綜合影響。數據顯示,2015年,西安旅遊獲得5800萬元拆遷補償,2016年公司投資收益達到3382.81萬元。

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約為7.3億元,同比下降8.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6萬元,同比下降273.26%。2018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經營業績虧損800萬元-6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西安旅遊2013年以來第六年扣非淨利潤虧損。

為走出業績困境,西安旅遊曾在2016年、2017年謀求併購西安三人行廣告和北京暢達天下廣告,不過均以失敗告終。理由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與交易對方的某些重要交易條款不予認可”。西安旅遊的實際控制人是西安市國資委,可見,這次併購失敗的原因就是西安市國資委不同意。

如今,只能依靠理財收益來維持生命的西安旅遊,空頂著一個旅遊的“帽子”。而這種不務正業撈偏門的套路,說的好聽點是“移花接木”,說的難聽點,無異於“飲鴆止渴”,過度沉溺,只能讓主營業務更加雪上加霜。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與西安旅遊一樣,西安飲食的經營業績也是每況愈下,幾乎一年不如一年。西安飲食1997年就登陸深交所,成為目前上市最早的餐飲上市公司。然而名氣再大、菜做得再好吃、生意再好,公司不賺錢,也還是令人心塞。2013年以來,西安飲食已經連續5年扣非虧損。預計2018年1月至6月累計淨利潤-210至-180萬元。

表面看,低毛利 + 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是西安飲食長期難以盈利的主要原因。而究其根本,還是公司缺乏變革,原來的老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說西安旅遊集團,始終繞不過一個傳奇人物,那就是李大有。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李大有將一個小寄賣店打造為名揚西安的“惠群皮貨”品牌店。首開西安市商業零售品牌化、專營化的先河。另一個例子是,鐘樓飯店在由國外某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管理期間,曾連續12年虧損。李大有接管後,一年時間便實現盈利。

2003年10月開始,李大有擔任西安旅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2011年6月卸去總經理職務。並且從2007年起,李大有還兼任西安飲食董事長、法人代表。2017年8月,因涉及魏民洲案,李大有被省紀委立案審查,隨後免職。

在李大有時代,西安旅遊集團經歷了過山車的發展軌跡,從坡地爬到頂峰,然後一路下滑。或者說,李大有前半生是“行業梟雄”,後半生受制於眼界、認知的匱乏,太迷信過往成功經驗,將精力專注於對個別領導的生活服務是否完美,鮮少關注市場變化和西旅轉型升級的事宜,導致老牌國企受累。

“他(李大有)在任的十餘年,西旅的發展一直偏離市場,一直引以為傲的兩家上市平臺一直沒有進行戰略性融資,這幾年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西旅集團一名老員工說。

在併購失敗,艱難度日的情況下,西安旅遊集團想到了“賣身”。

2017年6月,西旅集團與華僑城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西旅集團擬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7485.84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15.00%)轉讓給華僑城集團,同時,西旅集團同意將持有公司股份3014.16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6.04%)的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授權給受讓方行使。但西旅集團最新的進展公告只更新到商務部反壟斷局,披露於2017年10月。而正常的審批流程是:商務部反壟斷局、西安市政府、陝西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

而西旅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西安飲食在2017年報中提到:“截至本報告披露日,上述股權轉讓事項正待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此後,再無任何進展信息披露。有消息人士透露,與收購曲江文旅一樣,華僑城增資控股西旅集團也可能告吹。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在“掌門”被查,“賣身”結果遲遲無定論的情況下,西安國資委似乎把曲江新區管委會看成了西旅集團的“救命稻草”,準備把這個“包袱”甩出去。

在這個關鍵時刻,西安國資委為何會想到曲江新區管委會?

2002年,時任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的段先念採用“文化+地產”的概念主導開發了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文化資源推動地價升值,升值獲取的利潤再用來反哺文旅項目,循環往復,“曲江模式”一時間聞名全國。

曲江新區管委會旗下有國內首創且唯一“輕資產”運營模式的綜合大型國有旅遊上市企業曲江文旅,是陝西三大旅遊上市企業之一,經營業績好於西旅集團。因此,許多人看好此次劃轉。

理由是近幾年曲江新區重點培育文化旅遊業、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科技產業、大健康產業四大新興主導產業。西安旅遊集團被劃歸曲江系之後,藉助曲江系的經營理念、人力和資本等,或許能激發出新的活力,未來運營將更加市場化,經營機制有望得到改善。

股市也將這份公告看成一個難得的利好。7月20日,西安飲食開盤後,股價在短短几分鐘內就被資金暴拉至漲停,一直持續至收盤。而西安旅遊盤中一度漲5%以上。7月23日,分別再度上揚0.41%、0.35%。

但是,從過往管理業績來看,曲江新區管委會能不能帶領西旅集團進入一個新臺階,依然需要觀察。曲江文旅2013至2015年的業績都有不同程度下滑,2017年其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242.92萬元,同比增長16.91%,但相比於上市前1億元的淨利潤仍有不小的差距。說明曲江文旅也遇到了發展瓶頸。

其實,西安旅遊集團的衰落,病根不在所有者是誰,關鍵在於產業佈局、發展戰略,以及管理方式。

縱觀國內旅遊產業發展,特別是國企旅遊公司改革加快,大多數企業走上了通過引入戰略合作者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發展新興旅遊業態的路子。例如宋城演藝憑藉“文化景區+旅遊演藝”模式,從杭州宋城大本營,複製到麗江、三亞、九寨溝等旅遊目的地,西安的項目也已啟動,且單個項目能貢獻利潤幾千萬元。

李大有被查處一年後 西安旅遊集團劃轉至曲江新區

西安旅遊集團最不缺的是資源,缺少的是思路和戰略,如果不能改變,未來難料。

總之,西旅集團劃轉給曲江新區管委會,對西旅集團是個機遇,而對曲江新區是個考驗。成則兩利,敗則會砸了“金字招牌”。但願曲江新區管委會能不負眾望,挽救深陷虧損泥潭中的西安旅遊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