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牆破敗了,文物是否需要翻新,德國人的做法值得借鑑

古城牆破敗了,文物是否需要翻新,德國人的做法值得借鑑

去德國旅行,在法蘭克福機場南大約80公里,有一座硃紅色古堡巍然聳立,它就是德國曆史的傳承,古代王宮遺址——海德堡。

古城牆破敗了,文物是否需要翻新,德國人的做法值得借鑑

海德堡位於黑森林北邊,歷史悠久,是各種藝術家必去的聖地。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馬丁·路德(不是馬丁·路德·金)在這裡演講推行宗教改革,全能音樂天才莫扎特6歲時在海德堡演奏,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與周圍的人組成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識分子“智庫”,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在這裡完成了影響世界的哲學體系構建,小說家、演說家馬可·吐溫說“這裡是他到過最美的地方”,文學家、自然科學家歌德則以詩言情:“我把心遺失在了海德堡……”截止到2016年,海德堡先後走出了3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直到現在,各種風格求同存異,兼容幷包,促進了德國文化的發展繁榮。眼前奧多漢尼克宮的殘牆雖已破敗,但震撼心靈的悲壯、仍能領略到建築殘缺之美。  

古城牆破敗了,文物是否需要翻新,德國人的做法值得借鑑

然而最令人讚歎的,是海德堡人對歷史文化的敬畏。他們沒有為了盲目發展旅遊產業或面子工程,用現代技術進行修復或翻新,再現奧多漢尼克宮的當年盛景。他們保留歷史文化遺產的原真態面貌,保留了斷壁殘牆。修復的東西再完美逼真,也無法稱之為文物,修復後的遺蹟也許表面光鮮,但原本蘊藏其間的神韻蕩然無存,震撼人心的古色古香就隨之消失。海德堡保留歷史文物原貌的做法,給予世人思考與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