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孤獨不用刻意去找別人陪伴你 一個人挺好

盧梭說過: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因為它是被迫的;孤獨生活中的閒逸是愉快的,因為它是自由的、出於自願的。獨處有很多好處,可以避開社會交往的束縛和煩憂,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靜觀自我,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

所以,即使是那些性格外向、喜歡熱鬧的人,都會有那麼一些時候,想自己獨自待著,不想與任何人聯繫,享受孤單。那些性格內向,天生喜靜的人更加是如此。性格內向不等同於有社交焦慮/恐懼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更舒適、內心更平和和充實,情願孤單也不主動與他人聯繫是他們的自主選擇。

有時候,孤單也是可以令人享受的,正如美國的馬克斯威爾·馬爾茲所說: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 不找人為了避免受傷。張德芬說過:不願麻煩別人的背後,都有顆敏感善良的心。有些人而且天性多愁善感,且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除了害怕自己的主動聯繫會得到冷漠回應外,還會害怕自己提出的要求(陪伴或傾訴),會給別人添加麻煩。

他人的回應可能只是稍微慢一些,或口氣略微平淡一些,都會被TA誤解為冷淡,都會勾起TA不受歡迎、不被愛的感受,所以情願孤單也不主動聯繫別人,以免“受傷”。TA在聯繫他人之前,會糾結很久,會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考慮一番:也許別人正在工作、正在用餐、正在休息,或正在開車……,最終,還是放棄主動聯繫別人。

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用很多事情填滿了自己的業餘時間,比如運動,閱讀,寫作,養花,上各種課程……本應該很少感到孤單,但人有時難免有感到壓力過大、焦慮、失意之時,需要找人傾訴,想主動聯繫別人,卻又擔心與人溝通會浪費本該用來學習或工作的時間,所以情願選擇孤單,也不去聯繫別人。又或者,拿起電話卻不知道打給誰,找不到一個有共同語言,或可以傾訴的人,所以只能獨自承受孤單。不過,這類人的孤單感並不會持續太久,只要投入TA所感興趣的事情,孤單感就會馬上消失。

人在獨處的時候難免感到孤獨,但孤獨並非壞事,正如歌德所說: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