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爲什麼叫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親人要去做一件很危險的事時,家人朋友常會哭著說,你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我可怎麼活啊?

人死為什麼叫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那麼三長兩短到底是哪三長,那兩短?為什麼它會有著災禍、意外、死亡的含義?這一切要從中國喪葬禮儀中的棺材說起。

在古代,棺材是由六片木板拼湊而成,四塊長木板代表了天地日月,其中棺蓋為天,棺底為地,左右代表了日月;兩塊短木板則是彩頭彩尾。

棺材空空之時,不會蓋上棺蓋,要等屍體入殮下葬之時才會蓋上。這沒有蓋棺蓋的棺材剛好是三長兩短,所以三長兩短就和死亡掛上了鉤。

人死為什麼叫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以上是三長兩短一詞的來源之一,《禮記》中還有一種說法,也和棺材有關。

古代金屬冶煉技術不發達,金屬屬於貴重物品,所以古人通常不用釘子密封棺材。《禮記·檀弓上》中就記載了人們用皮條密封棺材,“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意思就是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每束之間用木榫加固,橫向的木板長,縱向的木板短,剛好對應三長兩短。

人死為什麼叫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新中國成立後,火葬開始流行,棺材也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即便偶爾使用棺材,也不會再用皮條捆綁,所以三長兩短的出處也就少有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