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早些年發行的普通紀念幣普遍升值了N倍,最典型的是人民銀行成立40週年普通紀念幣已經漲了幾千倍,面額1元高人幾千元。但最近幾年發行的普通紀念幣紛紛跌回面值或者以面值開盤,這類品種有:二猴幣、二雞幣、二狗幣、中山幣、和五幣、建軍幣和高鐵幣。迴歸面值是因發行量較以往大幅提高,從幾百萬和幾千萬枚忽地撥高到幾億枚,並且發行品種增多、節奏加快、市場承受不住溢價才導致的。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由於普通紀念幣在支付領域依然不能暢通,因此,凡是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回存銀行的比例應該是蠻大的,道理很簡單:砸在手裡短期內升值無望,且佔壓資金,不如先期送回銀行了。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發行貴金屬紀念幣是專供收藏和投資用的,發行普通紀念幣則是供給流通用的,在外國普通紀念幣一直在流通,但在咱們中國屢屢流通不起來,無論是去超市還是菜場再或是那些飯館酒店,倘若你用普通紀念幣支付,他們總是會尋找種種理由拒收,最常用的藉口是“不識真假”,讓你奈何不得。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鑑於普通紀念幣一時半刻流通不起來,再加上高鐵幣仍然存在比較高的棄兌率,估計後面再發行普通紀念幣時肯定會調整數量,繼續縮量,有可能從2億枚到1.5億枚再到1億枚,以此測試市場承接和消化能力。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無論怎樣縮減發行量,俺以為1億枚是底線,低於1億枚發行量的普通紀念幣恐怕後面很難再有了。而1億枚對於收藏市場而言仍然屬於巨量,稀缺性蕩然無存,因此,就算髮行1億枚,仍然難說會不會迴歸面值,或者說無限接近面值。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已有七種普通紀念幣迴歸面值或者無限接近面值,存世總量超過20億枚,總市值超過200億。這200億市值的普通紀念幣該如何消化呢?大致如此吧:一部分沉澱到民間,一部分迴流到銀行。迴流到銀行的麼辦呢?會不會集中銷燬呢?這個就不曉得了,還看上面如何處理了。我們充其量只能是來一些假設。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假設上面決定把迴流到銀行的普通紀念幣做銷燬處理,那就等於消耗了部分,原有的存世量則相應遞減,如此一來,先前那些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難道說還會一直躲在面值上睡大覺嗎?難道說那些迴歸面值的普通紀念幣不是一個機會嗎?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普通紀念幣也是人民幣,還是國幣, 在收藏市場允許溢價流通,但不允許低於面值流通,也沒有人願意以低於面值去虧本流通,所以說普通紀念幣之信用價值一直牛牛,相當靠譜,故,對於作為國幣的普通紀念幣,甭管迴歸面值還是無限接近面值,都不必過分看空,保持些許耐心,或許在不遠的將來迎來轉機,突然地給你來一個華麗轉身,驚得你掉了下巴!

跌回面值的普通紀念幣誰敢說不是機會?

倘若拋開升值論不論,則咱們國家發行的每個紀念幣都是那麼美,簡直美倫美奐,無與倫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