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終於明白菩薩爲何低眉!

不惑之年,終於明白菩薩為何低眉!

1、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我們都已老了。

不能說我不喜歡腳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但我真的無時無刻不在努力的逃離這片土地。

太多的隱忍難以啟齒,

太多的糾結一團亂麻,

太多的委屈進退兩難……誰,不想逃呢?

人到中年,我們誰不是任內心翻江倒海卻裝作波平如鏡?

人到中年,我們誰不是萬千不甘卻說服自己活著就好?

人到中年,我們誰不是戰戰兢兢在躲避那壓垮中年的某跟稻草?

美好的愛情大都相似,不幸的愛情最後都成了故事。所謂的“故事”,不說也罷,不聽也罷,不看也罷。

不惑之年,終於明白菩薩為何低眉!

2、

天涯海角,好一個讓人英雄氣短、美人遲暮的詞彙。

每個人心頭都有一個叫做“天涯海角”的地方——

那裡有未了的心事,那裡有未竟的心願,那裡有個她(他)在等你。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很喜歡富貴詞人晏殊的這首《鵲踏枝》,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多少的等待,多少的無奈,多少的隱忍,都在這望不盡的天涯路里了。

很喜歡《白狐》的意境——寒窗苦讀的書生終於等來了“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這人生的“”兩大喜悅。

而且這隻白狐還是那樣的善解人意,知道男人落魄時希望遇到富家小姐,得意時又希望換了糟糠,再結個金玉良緣。

能不能為你再跳一支舞?只為你臨別時的那一次回顧……沒有怨恨,沒有怨憂,有的只是對天下男人徹骨的理解。這樣的狐狸精女人男人想不喜歡都難!

而能夠成“精”的女人,都像美玉一樣埋在深山裡,極難找的,能夠擦肩而過已是奢求,更別說過再從此發生些什麼了。

不惑之年,終於明白菩薩為何低眉!

3、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

突然想起某個時候,某個人,某一首歌,某一個地方?

沒有任何理由,也與愛情無關,就是突然的想起某段時光。

然後一陣傻笑,然後一陣發呆,然後悄悄落淚……

臺灣女作家朱天文的《巫言》裡說,

你知道菩薩為什麼低眉?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一種解釋是菩薩在專心聽你的訴說,

一種解釋是菩薩除了不忍看,也是沒有能力看,才低眉的。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說,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這世上,有些事、有些人,錯過了就錯過了,要麼在糾結裡漸漸老去,要麼在自欺欺人的麻醉裡沉默。

不惑之年,終於明白菩薩為何低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