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四种人不宜饮用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中国古书多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苦丁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是茶叶,而是一种凉性药物。

苦丁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收加工,在长成的苦丁茶树上摘取嫩叶,头轮多采,次轮少来,长稍多采,短梢少来。叶采摘后,放在竹筛上通风,晾干或晒干即可。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苦丁茶:苦,平,无毒。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清上膈。中华本草记载:苦丁茶味苦,性寒。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春乏秋困的时候,容易上火,喝上一杯苦丁茶,不仅用于消痰、利尿、清肺、通肠,还可以提神,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要好于咖啡。但是,苦丁茶并非人人皆宜,有些人喝苦丁茶要慎重。

有四种人群不宜饮用苦丁茶,一是患了风寒感冒的人,二是虚寒体质的人,三是慢性胃肠炎患者,四是经期女性和新产妇。这几种人群的共同特征是寒性大,饮用苦丁茶寒上加寒,容易伤身,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