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的「規矩」

周恩來總理的“規矩”

周恩來總理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伴隨了他的一生。他所立的各種規矩,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也體現了一個人民公僕的偉大風範。

種種“約法三章”

周總理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和身邊的人,比如他為自己和身邊的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一是私人的事不坐公車;二是親屬來機關探親,就餐自己買票;三是不得以總理的名義接待或收受禮品。

1951年6月,周恩來因長期超負荷工作而病倒,在毛澤東的一再催促和親自安排下,來到大連療養。為了不給大連市添麻煩,周恩來又“約法三章”,提出了“三不準”:一不準陪同,二不準看望,三不準安排活動。

1958年7月,周恩來到廣州新會視察。他叮囑縣委領導在安排起居飲食方面儉樸一點兒,不要使他與群眾生活有距離,並與縣委領導“約法三章”:一不要搞迎送,二不要多人跟,三不要公家請吃飯。

處處愛民的周恩來,連行路都要“約法三章”。周恩來除了要求司機必須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外,還另外規定了一個“約法三章”:一是車開到影劇院、醫院、學校等附近時,不許按喇叭。在周恩來生病去醫院時,他不讓司機把車開到病房區,而是自己提前下車步行到病房。二是車開到交叉道口時,必須減速行駛,慢慢通過。他說,你把車子開快了,會驚嚇到群眾。三是在陰雨雪天行車時,如果車旁有行人或騎車的群眾,不許開快車。這時車速一快,就難免把泥水濺到路旁行人身上,他們對著你的車罵娘還是小事,長此下去,我們的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就會越拉越遠。

周恩來還語重心長地對工作人員提出了“四個聯繫”的要求:“你們在這裡工作,要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跟我聯繫起來,要跟我的職務聯繫起來,要和政治影響聯繫起來,要把我和人民群眾聯繫起來。”

對晚輩的“十條家規”

周恩來與鄧穎超對晚輩非常慈愛,但也不忘記嚴格要求,為了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影響謀求任何私利,特意為他們立下“十條家規”:一、晚輩來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二、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三、不許動用公家的車子;四、不可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五、不許請客送禮;六、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找別人代辦;七、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八、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九、生活要艱苦樸素;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跟隨周恩來多年的侄女周秉德上學時住在學校,每到週末回家的時候,看到有的同學有公車去接,而她卻只能擠公交車,就向伯父抱怨了幾句。對此,周恩來就用“十條家規”教育她,並語重心長地說:“汽車是我為人民工作用的,我的工作需要,才用車。你們是學生,你們不能夠享用,你們只能夠自個兒坐公共汽車、走路或騎自行車,不能夠享用公家為我配的車輛。”

這十條家規是周恩來高尚品格的寫照,也展示了共產黨人處理家事與國事關係的崇高境界。

對老宅的“三條指示”

在江蘇省淮安縣駙馬巷和局巷相接的地方有周恩來的故居。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對周恩來總理的愛戴,經常有人去參觀。但這所宅院因為年久失修,行將坍塌。淮安縣委順應家鄉人民的心願,對宅院進行了初步維修。1952年,周恩來得知此事後,立即寫信給淮安縣委,制止今後再作維修,並詢問了修繕的費用,用自己的工資作了償付。

後來淮安縣委考慮到家鄉人民的感情和全國人民的心願,又對西邊宅院的三間堂屋作了整修。這件事再次傳到周恩來的耳朵裡,周恩來很是生氣,對淮安縣委領導進行了嚴肅批評,並要求把除弟媳居住房屋外的全部房院交給公家處理。此後,周恩來又不斷地指示,要求把他住過的房屋處理掉,並叮囑當地政府掛出了“私人住宅,謝絕參觀”的牌子。

1973年11月,身患重病的周恩來特意讓辦公室打電話給淮安縣委,正式傳達他關於處理舊居的“三條指示”:一是不要讓人去參觀,二是不準動員住在裡面的居民搬家,三是房子壞了不準維修。

後來,周恩來還要求派人到淮安檢查這“三條指示”的執行情況。

吃飯上的“三反對”

周恩來總理日理萬機,幾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但他在任何事情上都時刻注意公私分明,哪怕是再小點細節也不放過。比如在吃飯上就嚴格堅持“三反對”。

第一反對公私不分。中南海西花廳院子裡有不少空地,老花工周師傅種了些常見的蔬菜。夏季收穫時,大家想請周總理嚐個鮮。衛士姜貴春給他端來一盤炒豆角,隨口說:“這是咱院子裡自己摘的豆角,很嫩。”周恩來馬上皺著眉頭問:“給錢沒有?”姜貴春不解地問:“自己種的,往哪兒給錢?沒處給啊。”周恩來糾正說:“你說得不對。公家的地,公家的水,長出東西就全成自己的了?回頭你算算,吃了多少豆角多少白菜,按市價該是多少錢,把這筆錢交了,分兩部分交,一半交給機關,是土地和用水錢;一半分給花工,是花工勞動所得。”

第二反對鋪張浪費。外出視察,周恩來總不忘向隨行人員交代:“一切按標準吃,按標準交錢。”他還提出具體的要求:“不準吃山珍海味,不許擺水果擺糖,發現擺了要撤回去。”他還說,“搞複雜了就是鋪張,鋪張本身就是一種浪費,這種情況一定要杜絕。”

周恩來總理的“規矩”

第三反對搞特殊化。在集體食堂吃飯時,周恩來堅持和大家一起排隊買飯。周恩來有時到人民大會堂職工食堂就餐,有一次,大家看到總理來了,都說,總理你工作忙,你先買。周恩來笑著說:“就按剛才排隊的次序很好,你們要不買,我也不買。”大家只好重新排好隊買飯。

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周恩來特地來到為會議演出的江西省贛劇團和省歌舞團就餐的食堂,要求和同志們一起同桌吃飯。大家看到總理來和大家一起吃飯,又高興又激動,但回頭一看,桌上只有最普通的菜,怎麼能招待總理呢?周恩來看出大家的心事後,走到桌邊就用筷子夾起南瓜吃了起來,邊吃邊說:“南瓜好哇,我們紅軍在井岡山吃的就是紅米飯、南瓜湯,‘天天吃南瓜,打倒資本家’,大家吃南瓜呀!”周恩來親切風趣的話語,和藹可親的態度,讓大家心裡感到熱乎乎的。吃完飯,周恩來還倒一點兒開水把碗裡剩下的飯粒喝掉,決不浪費一粒糧食,並且親自動手洗刷碗筷。

周總理的這些規矩和言行,不僅讓每一個接觸過他的人感動,也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的一面鏡子,更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