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雜談隨筆

窗外陰霾沉沉,閒來無事,思緒萬千,手癢,讓手跟著思緒亂飛:

玩玉,說實在點,無非就是在玩的過程中取得樂趣,學得知識,最後達到收藏的目的。想必,時下眾多玩玉者,大多如此心態而已。

玩玉,每人皆有自己的路數,張三可能注重紋飾,李四可能注重玉質,這皆無可厚非,我們也無需強加於人,因為每個人的來貨渠道不同,認知古玉的出發點不同,個人的修養和玩玉的目的不同,可以理解。可是,重要的是這些路數要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實踐出真知,時間辯分明,這是常理,也是規律。時間久了,孰是孰非,大家自然有一個公正、合理的判斷。

玩玉過程中,爭論亦無可非議,但爭論的背後是相互的理解和自我的思考,而不是詆譭。

三人行必有我師,人人有其短,也有其長,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同時進步和提高。

古玉面前,人人皆是學生。我們敬仰古人留給我們的遺產時,何必要帶一份傲慢和專制,帶一份偏見和固執,我們尋得是玉的美德,求的是做人素養在玩玉過程中的昇華。

當你知道一件東西是假的時候,還張冠李戴,信口雌黃,那就是你的道德有問題,除非你就是賣新的;當你沒能力完全斷定它的真假,而礙於面子強說,那可能是你的水平有問題。

至於你的玩玉水平高低,最簡單的一個道理:看你的藏品和你鑑定古玉的理念就夠了。只要90%以上的人認可你的收藏,認可你的鑑定觀點,OK,那你就是高水平之人。

至於你的做人人品如何,也很簡單,你能對你鑑定的和賣出的藏品終身負責到底,那好,你就偉大!退可退,換可換;若出證書,開證書要對東西負責,交易過程要負連帶責任,否則,沒那個金剛鑽就別攬那個瓷器活!

什麼都要以理服人、以事服眾!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打腫臉充胖子胡說八道,好為人師,要不得。

玩玉,自己要有信心,只要你的路子正,方向沒偏,那就相信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自己搞明白才是真的明白。不必人云亦云,從眾心態。對的我聽,不對的丟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玩玉,折射我們水準的同時,更映射我們的人品!

打著古人遺產的幌子說事和眛良心指山賣磨,那叫什麼?坑蒙拐騙而已!遲早會遭報應,不是不報時候不到!!不信,你試一下,反正我信了。

胡言亂語一通,如有言中,勿對號入座。

玩玉雜談隨筆

臺北故宮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