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鎮位於永勝縣的南部,距縣城76公里。東與期納鎮、魯地拉鎮接壤,南臨片角鎮,西與鶴慶縣隔江相望,北與順州鎮毗鄰,總面積442.4平方公里。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初次聽到濤源二字,就會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或是“桃園三結義”之類的典故事蹟,因為永勝人對“濤源”的發音和“桃園”是一樣的。而濤源是否像桃花園一樣的迷人,小編一直都想去揭開這層面紗,看個究竟。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這不,前幾日小編偶有機會才得初涉此地。雖是走馬觀花般的遊覽了幾個地方,但對濤源的印象卻也是極為深刻。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從期納一路向南,到三道河大橋右轉,便是前往濤源鎮的公路了。初到濤源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新”,因為好多房屋都是移民搬遷的建築,齊刷刷的小平房建在金沙江兩岸,整齊並列。與以往去過的永勝鄉鎮相比,濤源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中學▼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在濤源,給人的第二個感受就是“熱”。濤源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到了濤源這種感受就更為深刻了。估計是因為河谷地帶的原因吧,從江面吹來的風都顯得有些溫熱。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給我的第三大感受就是“美”。首先就是水美,青藍的江水,簡直就像是上帝用顏料調出來的色彩;其次就是山美,濤源的山長得有稜有角,紅藍相間,頗具特色。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極目遠眺,山與水相依,水與山相伴。波光粼粼的江水,稜角分明的山巒,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麗。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江邊的村鎮就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繞之中,看那天、水、地絲絲相扣,像極了一幅幅山水畫卷。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的江水像一條藍幽幽的飄帶繞在山間,在流、在閃、在飄、在歌、在舞。青山、房舍、田地、綠樹,全都映進寬闊的江水中,隱隱綽綽,如詩如畫,宛如寧靜的少女,矜持蘊藉,婀娜動人。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水線與山體輕吻,裸石與山地相連,像繪畫大師一氣呵成的彩色作品,湖波如鏡,天水一色,相映成趣。恰如其分的印證了一代偉人毛澤東所寫的:“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金沙江畔的濤源,它恬靜的存在於時光空間深處,積蓄無窮能量於大山懷抱之中。富有生命的靈性,落入凡塵,遠離喧囂,平淡、靜默、環顧層層疊疊的大山;靜水深流,衍生、匯聚、流動幸福的源泉,滋潤一方沃土使山野靈秀。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初次踏入濤源,像個來往匆匆的過客,轟轟烈烈的到來,洋洋灑灑的離去。希望下次再來濤源,可以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個謎一樣美麗的江邊小鎮。

濤源鎮簡介

濤源,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光優美。

據說,諸葛亮曾在這裡渡金沙江作戰,從而創下了“七擒孟獲”的千古美談”。

明代狀元楊慎被流放雲南時,曾在這裡的金江古渡,立岸臨風,看著大江 滾滾東流,心潮激盪,寫下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千古名篇。

“水稻之父”袁隆平 ,選中這裡作為“世界級水稻超高產示範基地”,在這裡培育出了世界水稻單產之最。

如今,一座魯地拉水電站的建成,使萬古奔騰的金沙江,放緩腳 步,創造了高峽出平湖的壯美景觀。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據瞭解,濤源鎮土地資源、光熱資源十分豐富,在穩定糧食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突出生物資源開發,基本形成經濟林果、糧食種苗繁育和科技示範基地。

濤源鎮轄濤源、金江、安坪、東安、保和、沿江、上六、太極、甘莊、西安、嘉禾等11個村民委員會118個村民小組,金沙江環流境內110餘公里,居民沿金沙江河谷區、半山區居住。氣候乾燥、少雨,年平均溫度20.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29.7mm,無霜期350天,年日照時數2763小時,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屬高原河谷燥熱山地季風氣候。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高梁、雜豆;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烤煙、冬早蔬菜、花生、棉花、紅花、龍眼等。

氣候乾燥、少雨,年平均溫度20.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29.7mm,無霜期350天,年日照時數2763小時,素有“天然溫室”、“熱區寶地”之稱,屬高原河谷燥熱山地季風氣候。

全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小組10514戶37565人,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等27個民族。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在金沙江中游“一庫八級”水電站建設中,濤源鎮涉及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三個梯級電站,是魯地拉水電站的主淹沒區,是全市最大的移民鄉鎮,也是一座移民搬遷新鎮。

隨著電站建設及後期產業扶持等相關政策的落實,移民村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綠化亮化工程、供水供電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等項目已基本完成,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農戶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明顯提升,實現了移民的逐步能發展和水電移民庫區的和諧穩定。

一個嶄新的移民集鎮、多彩濤源展現在人民面前!

(段落文字綜合自網絡)

濤源,山水如畫的江邊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