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的出海口是怎麼形成的?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殖民時代形成的。

“飛地”的概念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一個地區隸屬於某個行政主體管轄,卻不與之毗鄰的狀況。比如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完全夾在波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之間,與俄羅斯本土毫不相連。然而在非洲大地上也有這麼一塊飛地,不僅是本國的經濟中心,還捎帶把鄰國差點擠兌成了內陸國,這片地區就是安哥拉的卡賓達。

非洲殖民地獨立浪潮開始之後,法屬剛果和比屬剛果分別獨立,就是如今的剛果(布)和剛果(金),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葡屬剛果。古時候剛果河流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剛果王國”,法國人和比利時人逆剛果河而上逐漸控制了河西和河東的大片土地,這便是兩個剛果的前身。而在海洋上馳騁了數百年的葡萄牙則搶佔了剛果河口的卡賓達,也就是葡屬剛果。

安哥拉位於剛果以南,這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但也沒能逃過西方人的殖民掠奪。1475年葡萄牙憑藉幾百名士兵便攻陷了整個安哥拉,後來安哥拉與卡賓達一起構成了葡屬西非的一部分,但這兩塊殖民地之間卻並沒有任何隸屬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列強的勢力開始從非洲撤出,葡屬剛果本來打算成立“卡賓達共和國”,但先人一步的安哥拉卻忽然派出軍隊進入卡賓達,宣佈其為安哥拉的一個省。

卡賓達人自然各種不服,心想我和你既不是一個民族,歷史上也並無瓜葛,雖然之前被同一個老大壓制,但獨立後我怎麼成了你的一個省?而道理雖是這個道理,可在實際過程中軍隊才是資本,實力決定話語權。安哥拉麵積近125萬平方公里,人口2800多萬,相比之下卡賓達只有剛果河口的區區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還不到安哥拉的百分之一,這仗怎麼打?於是心有不甘的卡賓達人只能到鄰國首都金沙薩組織流亡政府。

卡賓達瀕臨大西洋,正是因為有了卡賓達的存在,剛果(金)的出海口險些被堵死。很難想象這個非洲大地上僅次於阿爾及利亞的面積第二大國竟然只有區區37公里的海岸線,如果卡賓達和安哥拉連成一體,剛果(金)還真成了內陸國。

論經濟發展,非洲國家確實不行,但論自然資源,世界無出其右。安哥拉是石油、天然氣儲量巨豐富的國家,而卡賓達就佔到安哥拉油氣出口的一半以上,卡賓達市更是安哥拉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全國經濟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安哥拉怎麼可能允許卡賓達這塊飛地“飛”走呢?


地圖帝


剛果(金)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地處中部非洲剛果盆地剛果河流域,非洲第二大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海岸線僅長37公里,坐擁剛果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最新人口8000多萬非洲第四,對於這樣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來說僅37公里長的海岸線可以說是黃金海岸都不足以形容它對剛果金髮展的


重要性

柏林會議 19世紀60年代是多事之秋,也是世界近代的轉折點之一德意兩國統一,美國內戰 廢除黑奴,俄國改革 廢除農奴,中國師夷長技以自強,日本明治維新等。至此 世界再平衡的因素開始出現,德意美等後起之秀開始爭取自己一杯羹,此時美洲新大陸大部分地區都以獨立建立起現代制度國家,亞洲幾乎都是在殖民或半殖民下掙扎,奧洲大陸在日不落帝國統治之下,非洲這塊離歐洲最近的蠻荒大陸成了西方國家回頭草,在工業革命的齒輪驅動下,奴隸早以大幅貶值,曾經的勞動力輸出地變成資源寶庫,工業品傾銷市場,整個非洲沿海幾乎瓜分完畢,落後的非洲中部未開發地代成了爭多的重點,作為最後一塊大肥肉,新老殖民國家展開激烈爭奪,最終,爭奪主要在英法葡比四國展開。


葡萄牙,15世紀西葡教皇子午線協議瓜分世界向東走的葡萄牙,非洲海岸是其重點勢力範圍。第二殖民強國-法國,已經控制大部分西部北部中部非洲並正在進一步向臨近剛果河腹地擴張。比利時,和英法相比相對弱小,在世界範圍內只能退出英法爭奪重點區域,反而讓比成了剛果河流域這塊急難開發處女之地投入最多,進入最早的國家之一,自然不會輕言退出。然後就是在非洲佔有最多領土哪兒都有你的殖民老大大英帝國了。

此時,衝突是再所難免的,戰爭不是目的,誰都不想戰爭,形勢遠沒走到戰爭階段。最終法德美幾大國提出召開國際會議來最後解決剛果問題,氣勢正盛的德國表示贊同,會議在德國宰相碑斯麥主持下1884年11月15日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德 英 法 俄 奧匈 美 意 西 葡 土 荷 比 瑞 丹 挪15國參會討論非洲事務,剛果問題是討論的重點。與會各國與英國展開激烈爭論,大會整整開了104天。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利用各大國都都想染指剛果相持不下的局面,通過各重外交手段使柏林會議最後同意成立剛果自由邦。根據最後協議:同意利奧波德作為該自由邦元首。再由利奧波德分別與有關國家簽訂協議,各國則承認利奧波德在剛果的主權。剛果金成了利奧波德的私人領地,該自由邦獲得37公里海岸線以方便同宗主國聯繫。葡萄牙放棄剛果河北岸,獲得了剛果河口以南今天的安哥拉,但葡萄牙以此前已與剛果河北岸當地部族達成願意在葡萄牙領導下在剛果河口北岸保留了靠近剛果(布)的一小塊地區,就是今天安哥拉飛地卡賓達。法國獲得今剛果(布)。至此,剛果自由邦界線基本確定。利奧波德殘酷統治引起非議,到1908年在英國壓力下比政府接管剛果自由邦成為比政府殖民地直到1960年民族主義浪潮下剛果自由邦成立剛果共和國繼承該自由邦基本主權,剛果共和國邊界確定,37公里海岸線業成為其僅有的海岸線。會議最後還通過此後涉及非洲海岸線的佔領,都需要通知各國,並確保護現有各項權益的統治權利。這就是今天的剛果(金)的37公里黃金海岸線的行成。

意義:剛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盆地之一擁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地下礦產極為豐富。剛果河流域面積世界第二,大型支流眾多,流量世界第二。非洲是高原之洲,剛果河眾多支流彙集的巨大流量在下游離海岸360公里處開始經過230多公里高原峽谷奔湧而下,短短300公里長河段有數落百米落差。無法通過船隻與整個剛果腹地聯繫。37公里海岸線成了剛果金腹地沿河岸聯繫外界大展的僅有的通道。剛果金歷史上作為一個非高度文明區域在西方殖民地下獨立的非洲國家,其周邊甚至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都是在帝國勢力角逐下行成的非民族區域-非完整地理界線行成的邊境線極其不合理,其發展的第一階段最快最佳途徑就是利用其世界最豐富之一的資源發展經濟,穩定國家形勢,通過加強同東亞,西歐,北美三大經濟中心的合作,利用好其僅有的位居剛果河下游中心地帶的37公里海岸線,假以時日,此一區域及周臨地帶必定為撒哈拉沙漠以南最佳中心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