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城市定位PK:慶陽

甘肅城市定位PK:慶陽/平涼/天水/隴南

1慶陽

甘肅省省轄市。位於甘肅省最東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系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溝壑區。習稱“隴東”,素有“隴東糧倉”之稱。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267.31萬。

慶陽市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2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開啟了農耕文明的先河。這裡是“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的故鄉,是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這裡是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舉世矚目的《黃帝內經》;這裡是原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被譽為“永遠的紅區”。國家級隴東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富集,長慶油田的發源地。

甘肅城市定位PK:慶陽/平涼/天水/隴南

平涼

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甘肅城市定位PK:慶陽/平涼/天水/隴南

(麥積山石窟)

天水

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市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2016年常住人口332.30萬,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614.96億元。

天水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4個,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擁有天水師範學院、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天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麥積山、伏羲廟、南郭寺、水簾洞、大地灣遺址等著名景點和秦安蘋果、花牛蘋果、甘谷辣椒、天水呱呱、天水撈撈、天水面皮等特產和美食。

甘肅城市定位PK:慶陽/平涼/天水/隴南

隴南

位於甘肅省東南端,東接陝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陝甘川三省要衝,

是連接蘭白、對接成渝、銜接關天三大經濟區的戰略通道,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幅員面積2.79萬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287.81萬人。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形成了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隴南地貌俊秀,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7%(2017年),素有“隴上江南”之稱。境內有水杉、紅豆杉、岷江柏木、秦嶺冷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紅腹錦雞等20多種珍稀動物,擁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溼地公園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園區。

隴南歷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秦第一陵園——秦西垂陵園位於禮縣大堡子山;隴南也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東晉、南北朝時期氐人在隴南境內前後建立了五個地方政權,作為白馬氐族後裔的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隴南還是中國主要中藥材和油橄欖產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