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8月21日上午9點,隨著巨大的“卓越號”盾構機刀盤破土而出,潛在長江深處的一條長5468.5米的“蛟龍”,匍匐前行近400個日夜後驚豔亮相。“蛟龍出水”標誌著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綜合管廊隧道貫通。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是國務院大氣汙染治理十二個重點通道之一,而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是該工程的關鍵控制性工程,起於南岸(蘇州)引接站,止於北岸(南通)引接站,全長5468.5米,盾構直徑12.07米,由國家電網投資、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負責施工。

據悉,位於江蘇省常熟市江邊的蘇通GIL綜合管廊長江隧道工程是全球首次將大直徑盾構隧道應用於電力管廊工程,也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超長距離GIL創新工程,同時,它還是長江上首條包含了電力、通信、有線電視等市政管線的綜合管廊,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廊”,該工程創造了電力工程建設和隧道盾構施工史上的多項世界第一。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該隧道掘進過程中,水下地質條件複雜,含有甲烷等有害氣體,且具有高透水、高密實度、高磨耗等施工難點。“施工最深在長江水下78.4米,最大水土壓力達到9.8倍大氣壓力,相當於一個手指甲承受近20斤的重量,是目前國內埋深最深,水壓力最高的盾構隧道。”中鐵十四局施工負責人陳鵬介紹。

管廊兩次穿越大堤,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施工風險高……面對這些世界性的難題,中鐵十四局與國家電網聯合知名高校,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研發出盾構刮刀磨損在線實時監測、箱涵通風、防爆設計等9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專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並根據穿越有害氣體的實際,對盾構機進行防爆專項設計(國內首次),為水下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京張高鐵南站特大橋合龍

8月20日,合龍後的京張高鐵南站特大橋在緊張施工中。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橫跨經開區境內勝利南路的京張高鐵南站特大橋與8月17日凌晨3時30分成功合龍,各項配套工程在序有推進中。

京張高鐵張家口南站於2017年11月開工建設,是京張高鐵全線重難點工程和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2019年完工通車後,終點的張家口南站將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迎賓門”。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城開高速雪寶山互通匝道橋樁基順利澆築

8月18日,在經過不眠不休的連續8小時鏖戰後,由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城開項目部組織施工的城開高速公路雪寶山互通B匝道橋4a-1號、5a-1號樁基順利完成澆築。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雪寶山互通工程共設主線橋3座,匝道橋6座,改線橋2座,T梁預製共計769片,現澆連續箱梁共計726.16米,連續鋼箱梁共計83.1米,最大墩高67米,路基挖方27.17萬方,路基填方13.33萬方。此次施工的B匝道橋全長345.5米,為預應力砼現澆連續梁橋。該互通工程主要服務於滿月鄉、雙河口和雪寶山旅遊開發及輻射周邊地區交通量及地方經濟發展。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為確保首根鑽孔樁順利澆築,項目部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嚴格的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從技術交底、施工方案、人員設備、材料供應等方面做了周密準備,確保了此次樁基施工安全、標準、有序展開。

金海特大橋主墩澆築首根樁基

8月19日凌晨4時16分,廣東珠海珠機城際重點控制性工程金海特大橋26號主塔墩20號孔混凝土灌注完畢,標誌著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金海特大橋主墩第一根鑽孔樁成功灌注。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金海特大橋主橋26號墩共有20根鑽孔樁,首次灌注鑽孔樁孔深47.4米,孔徑3.0米,灌注混凝土271方。目前,26號墩五臺鑽機同時作業,預計11月30日完成鑽孔樁施工。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珠機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及金海公路大橋工程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重點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內地及珠三角地區聯繫澳門香港的重要客運通道,及珠海橫琴新區對外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珠機城際項目即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線,起自廣(州)珠(海)城際珠海站,終至珠海機場站,線路全長39.475公里,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為拱北至橫琴段,2014 年開工建設預計今年達到驗收條件;二期工程為橫琴至珠海機場段,全長 22.8 公里,計劃2023年建成。金海大橋是珠機城際項目二期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和珠三角入海口上建設的第一座公鐵兩用大橋,也是國內首座公鐵同層合建跨海大橋,全長約 11 公里。

蒙華鐵路第一長隧崤山隧道貫通

8月21日,由鐵四院設計的世界最長重載鐵路隧道——蒙華鐵路崤山隧道勝利貫通,該隧道2011年開始勘察選址,2015年5月開工建設,從開展研究至隧道貫通曆時近8年,施工歷時3年3個月。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蒙華鐵路正線全長1814.5km,可研批覆投資1930億元,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是國家“北煤南運”新的能源戰略通道,是深化鐵路領域改革、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的示範性項目。項目的建設運營,對於推動鐵路供給側改革、優化運輸結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實施“貨運增量行動”,實現“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目標任務將發揮重要作用。

蒙西華中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蒙華公司”)負責蒙華鐵路項目策劃、資金籌措、組織建設和生產經營,崤山隧道屬蒙華公司晉豫指揮部管轄,設計單位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四院”)。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據鐵四院隧道專業設計負責人管鴻浩介紹,崤山隧道設計為兩座單洞結構,左線全長22.751km,是世界上最長的重載鐵路隧道,在國內隧道長度排行榜中位居第五。

崤山隧道穿越東秦嶺崤山山脈,地形險峻,溝谷狹長,古老地層受長期構造作用影響,圍巖破碎,地質條件非常複雜。

橋樑大事:全球首條特高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京張南站特大橋合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