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在還沒有滴滴打車的年代,我們以為出租車和人力車是不可或缺。每一次的推翻都是時代在進步。

在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電動三輪車應運而生,成為咸寧一種另類的交通工具。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這種電動三輪車揚手即停,小小的車身坐下兩三個人絕對沒問題,招之即來,隨叫隨走。跳上車,它一路逆行、加塞、闖紅燈,藐視一切道路安全法,5分鐘內把你送到公司樓下。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電動三輪車的車身張貼滿了廣告,豔麗的顏色,小小的車身,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十分顯眼。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在超市門口或者商場門口,總是能看到顯眼的電動三輪車,甚至有的時候上班趕不上公交,突然來一輛電動三輪車拯救了在遲到邊緣的你。

在狹窄的街道或者是人口眾多的區域,電動三輪車帶給我們極大的便利,小小的車身可以隨意穿梭。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電動三輪車的存在不僅減少了人們的出行時間,而且從身心上治癒了被咸寧這座城市蹂躪後的疲倦。

下班後身心疲憊的上班族,省去了一番在公交車上冒著被人踩腳的風險與大叔大媽搶座位的功夫,坐著電動三輪車小憩就能舒適地抵達家門前。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電動三輪車的司機可稱得上“城中村車神”,他們多為本地人,對本地的地形極為熟悉,且駕駛水準極高。

在紛紛攘攘的人群中和狹窄的街道上,能把只有時速幾十公里的電動車開出《頭文字D》中AE86的感覺。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熟練地開著車在狹窄的街道中穿梭,避開來來往往的行人和汽車,穩穩妥妥地在目的地停下。

有時往常走的路線交通堵塞了,司機會小聲抱怨幾句,然後方向盤一擺,方向一轉,依據對地形的熟悉度繞著小路行駛,最終依然能準時到達目的地。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每次搭乘電動三輪車的時候,司機出神入化的車技使得乘客們不得不緊扶車身,努力保持平衡。

在乘坐的過程中,最好不要玩手機,因為當遇上高低不平的路段或者車輪碾到硬物的時候,車身上下顛簸,人也跟著上下顛簸 。別有一番趣味。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夏天搭乘三輪電動車是一種難忘的體驗。

烈陽當空的時候坐上電動三輪車,猛烈的陽光似乎將氧氣燃盡,只剩下窒息的煩悶。當車子開動時,兩邊的風景拼命往後倒退,空氣對流形成的風吹散了夏日的悶熱。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下暴雨的時候,抵擋了肆虐的雨水,在城中安靜地行駛,耳邊傳來噼裡啪啦的雨聲。搭乘著暴雨中的三輪車,看到車子所經過之處揚起了水花,感受到雨滴的細碎清涼。我在暴雨中“漂移”,路邊忘記帶傘的人們手腳慌亂地尋找屋簷避雨。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從早上7:30到現在下午3點,就賺了30塊錢。陳師傅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褶子都皺成了一團,陳師傅今天55歲,從工廠下來後就開始做這行,已經有不少年了。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每天就是在咸寧街上轉呀轉,招攬生意,儘管夏天很炎熱也沒辦法。反正在家也沒事做還不如出來賺錢。”陳師傅笑著和我們聊天道。

這裡大多數的電動三輪車師傅年紀比較大,他們既沒有退休金,更談不上生活保障,為了維持生計,為了以後生病還能有點錢看病,他們努力生活著。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即使到了夜晚,他們沒有早早的回家,而是希望多掙點錢,結束了一天之後,也能擦擦汗往家趕,回到家能吃上一口粗茶淡飯,能睡上一頓踏實安穩的覺,能與家人其樂融融的,接觸妹想那便是他們現在最幸福的時刻吧。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開私家車的人光鮮亮麗,放著車載音樂自由地穿梭在咸寧街頭,卻仍然逃不過高峰期被堵在公路上的難題。

擠公交車的人汗流浹背,不僅要體驗與陌生人背靠背的窘境,還要緊握扶手防止重心不穩一個踉蹌倒在旁人身上。

而我瀟灑地上了電動三輪車,坐上三輪車的後排,迎著風看著車水馬龍,悠閒自在地在城內“漂移”。

我在咸寧城內“漂移”

▌聯繫方式 :xnqjc001(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