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馬來西亞電商發展版圖概述

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2016年國內數字經濟約為750億美元,佔馬來西亞生產總值的18.2%。隨著政府和私營部門繼續投資於數字產業,電子商務繼續高速增長。

技術經濟的節奏很快,我們繪製了電子商務地圖,以便隨時關注到市場上的佼佼者,並給出關鍵性的結論。

2017年馬來西亞電商發展版圖概述

Lazada鞏固了在馬來西亞的領先地位

比較一下Lazada在2017年第3季度和第4季度的在線流量, 月平均訪問量增加了1380萬人次。這拉大了Lazada與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11street (平均遊客增加590萬)和Shopee (平均遊客增加530萬)之間的差距。

在競爭對手尚未發力之際,Lazada已經得到阿里巴巴的20億注資併成功提升了其領先地位。

Shopee在2017年第四季度取代Lelong成為訪問量第三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其增長令人印象深刻。在此之前不久,母公司Sea於2017年9月獲得5.5億美元融資,並計劃利用其中大部分資金開發其電子商務平臺。

Shopee取代Lazada成為頂級移動購物應用

雖然Lazada在網站流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Shopee在Google Play和iOS應用商店中都名列前茅。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東南亞是移動應用第一地區,消費者更有可能使用移動設備搜索和購買產品。

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馬來西亞的在線流量有74%來自移動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Shopee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移動第一平臺,並在東南亞推出其作為移動C2C市場的app。

緊隨其後的是Lazada、11street、Zalora和Lelong。Shopee的移動購物app在下載數量、參與度(app使用率)、收入、消費者評級等方面也名列前茅,它的卸載次數也最少。

年終促銷導致在線流量平均增長30%

受益於年終銷售,馬來西亞排名前50位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在線流量總體上增長了30%。事實上,所有重要的電子商務銷售週期都發生在2017年的最後幾個月。

在線銷售的高峰期包括以下幾個時段:

mycebsale(10月9日至13日)、光棍節(11月11日)、黑色星期五(11月24日)和12.12銷售(12月12日)。

其中12.12銷售最受歡迎,其次是光棍節,2017年在Lazada、Shopee和Zalora 關於促銷的搜索次數最高。

前五大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1000多個工作崗位

馬來西亞前五大電子商務平臺包括Lazada、11street、Shopee、Lelong和Zalora,為馬來西亞提供了1000多個就業機會。這個數字是我們通過搜索在這幾家公司工作的員工以及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員工才獲得。因為並非所有員工都有LinkedIn帳戶,這個數字可能更高。

這一點意義重大,到2025年,馬來西亞政府期待其數字經濟就業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本土時裝品牌繼續在Instagram上佔據主導地位

相比於Zalora、Sephora 和Lazada,馬來西亞的本土時裝品牌在Instagram上更受歡迎。

Instagram上最受歡迎的三個電子商務平臺是ella Ammara、 Naelofar Hijab和 Fashion Valet。在這三家公司中,2010年就在馬來西亞運營的Fashion Valet是資歷最老的以時尚為主的電子商務平臺之一 。

馬來西亞的時尚電子商務平臺是Instagram中最活躍的平臺之一,定期發佈內容,並與各種名人和Instagram上的意見領袖合作,以贏得更多客戶。

注:本文分析方法

  • 文中的電子商務地圖,是根據馬來西亞前50名電子商務公司的季度平均流量、app排名、社交媒體訂閱數和員工數量對他們進行排名。數據收集於2018年1月。

  • 每月訪問次數是從網站月平均訪問次數中得出的。(資料來源: SimilarWeb)

  • 應用程序排名取自移動應用程序的平均排名。(資料來源:App Annie)

  • 社交媒體粉絲的數據來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

  • 有關員工人數的數據是從LinkedIn收集的。如果員工人數不可用,則數據顯示為“不適用”。

  • 列出的商戶是每月接待10萬多名訪客或10萬名社交媒體粉絲的電子商務平臺。

  • 以下行業不包括在此列表中:電子票務、金融服務、租賃服務、保險、送貨服務、餐飲、搜索、現金返還網站以及僅提供分類廣告/ P2P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

  • 所有以實體商店形式開展業務的電子商務平臺都被排除在此列表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