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從9.9元到19.9元,票補見證了中國電影票房的崛起。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史無前例的559億,2018年又劍指600億,不得不說這其中票補功不可沒。

然而就在9月12日,線上票補即將被終結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即成了業內外人士的談資。對於普通觀眾,這意味著廉價影票時代的終結,線上售票將回歸全價時代。這也導致很多人對於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電影票房的擔憂。

但實際上從2018年春節檔起,票補數額就已經受到了嚴格限制,19.9元成為了新的底線。況且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看電影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2018春節檔,沒有了9.9元電影票的中國票房依舊站上了57億的高峰,整個2月100億的票房紀錄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即使全部取消票補,怕是也不會對整個大勢造成太大的影響。

對比起對C端,叫停線上票補更大,更持久的影響恐怕會來自於B端。

線上宣傳黑箱:電影圈公開的秘密

2018上半年,中國電影雖然創造了超高票房,但也傳出了很多不和諧音。《後來的我們》的“鎖場門”;《英雄本色2018》導演丁晟對光線“兩千七百萬宣發費”和“一千萬票補款”去向的追問;《命運速遞》導演李非對400萬宣發費去向的質疑和對宣發方不作為的控訴都在拷問著整個行業。

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幾乎是在一個月之內,種種亂象就一下子呈現在了眾人眼前,電影宣發市場的混亂程度也可見一斑。同時,類似的問題如此短的時間內集中爆發也給了眾人一個清晰的感知——電影宣發的問題已經是一個長期積聚的業內痛點,丁晟和李非只不過是喊出“皇帝沒穿衣服”的人而已。

所謂的電影宣發黑箱,本質上講是片方和宣傳方信息不對稱的結果。長期以來,對於電影宣發效果的評估都是一個難點。線上宣傳一般就是以發了多少微信文章,微博上有多少熱度來衡量,數據統計和監控雖然相對簡單,但其真實性卻往往受到質疑,況且這些熱度最終能有多少真正轉化成購票行為也很難說。

線下宣傳則連最基本的監控都很難。且不說遍及全國各地的陣地廣告幾乎不可能控制(宣傳公司在影院展開易拉寶,照一張相就走的情況不勝枚舉),即便是投在重點城市的廣告牌,公交,電梯廣告也很難一一查驗。更何況,這些廣告的效果究竟如何根本難以說清,其效率可能也低到驚人。

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在丁晟與光線的糾紛中,甚至還出現了片方對宣傳方組織線下路演活動數量不足的質疑。這也可見片方與宣傳方信息不對稱情況有多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這些問題幾乎都指向了線上票務平臺,這也引起了相關領導部門的重視。眾所周知,今年電影局正式劃歸中宣部直屬,國家對於電影的重視不言自明。可以說電影宣發的種種亂局不僅僅引發了業內的關注,也挑動了相關部門的神經。不難發現,除了票補問題之外,新政還涉及了線上銷售商對影院的結算時間週期問題。新政規定,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這個週期改為8天之內,2019年10月1日開始必須即時結算。從財務角度上講,這個調整並不小。

據悉,此前由電影局、專資辦、中影、華夏聯合打造的“中國電影一卡通”系統,剛剛完成了項目技術改造升級,將變為“全國性的在線售票服務平臺”,線上票務可能即將迎來新力量。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調整到底會不會對電影宣傳格局造成影響呢?

線上宣傳:靠得不是低票價,而是數據

經過中國電影市場這幾年的急劇擴張之後,線上票務平臺已經完成了一個商業週期:首先用票補吸引觀眾來線上買票,並逐漸形成觀眾的購買習慣,然後獲取大數據,最終反向影響片方在營銷時的選擇。

不難發現,這和許多互聯網公司通過免費擴大流量,然後將自己做成數據公司,進而通過增值業務收費的過程如出一轍。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羊毛出在豬身上,讓馬來買單”。

目前,經歷了幾年的發展,線上票務平臺已經形成了貓眼和淘票票兩家獨大的情況,其他平臺不是已經被兩家收入帳下,就是靠著背後金主苦苦掙扎,基本都已經失去了挑戰兩家的能力。

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當然,也有人會考慮線下營銷,但正如某電影營銷人所說,“現在即便是在北京東三環放一個廣告牌,到底又能有多少人真的去看,去記住呢?要知道北京只有2200萬常住人口,這樣的宣傳沒準還沒有一條微博,一則短視頻更有效率。”更何況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線上宣傳至少在效果驗收上可操作性也比線下強得多。

一方面是線上宣傳方的寡頭化,另一方面是線下宣傳效率的低下,片方當真就沒有其他路徑可以選擇了麼?

當然不是。從上文中可以發現,線上宣傳其實在監控上並不難。畢竟發了多少文章,多少微博還是有跡可循的。目前的痛點實際上更多的是集中在效果評估和數據的準確性上。但如果出現一個相對公正的第三方,提供一組令人信服的數據,能夠對電影的營銷效果進行客觀的評估,整個電影宣傳行業都會有一個新的調整。

目前,藝恩數據當中就有對電影認知指數,購票指數、口碑指數、排片等層面的分析。其中認知指數可以用來測量影片的宣傳覆蓋基礎,對影片覆蓋人群規模和認知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和趨勢統計,用以幫助發行方跟蹤測量影片宣傳營銷效果,這個指數是影片能否取得預期票房區間的重要基礎,也將影響到影片排片場次的多寡。

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而購票指數則是根據上映前觀眾的購票期待和預售關注度的監測數據綜合得出的。也是最終排片率的影響因素之一,同時也可以用來衡量宣傳方在電影上映之前的營銷效果。

票補沒了,線上電影營銷的“黑箱時代”能否被終結?

想象一下,如果未來對於電影營銷的評估模式從對宣傳行為的評估轉變為對最終結果的評估的話。結果導向之下,片方和宣發方之間的糾紛就會大大減少。

另:藝恩從某院線負責人處獲知,目前尚未接到該政策的正式文件,但他也表示未來院線將會加大線下優惠力度和會員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