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我不是藥神》從開播以來就刷新了我們國產電影的新高度,大家都是一致的好評而且票房大,早已經突破十億。在此人們對徐崢也是刮目相看,影帝,山爭大哥紛紛亮相。《我不是藥神》他的每方面不是很宣揚,但是每個方面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我不是藥神》中有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藥神》裡那些一心求藥的病人們,他們之前也許都是勤勤懇懇工作的白領,也可能是年輕貌美正值花季的少女,還有身強力壯的青年。但只要一場大病,那些風光和幸福就煙消雲散,講一個家庭打回赤貧。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在此等有話題的劇情主題,和出色的表現力之下,除了演員的能力,大家有沒有想過導演。對,就是導演,沒有導演這部片子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他的導演是文牧野,文牧野是誰?一部我不是藥神將這位“新人導演”推上了國產電影的風尖浪口之上,同時也是華語電影的希望。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影片的成功讓人們肯定了徐崢的演技和能力,但也是對導演文牧野才華的肯定!現在再來看這位導演,他其實早在13年就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華,他那個時候就拍了短片《BATTLE》,獲得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另一部不亞於《我不是藥神》的短片《安魂曲》。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安魂曲》是現實主義短片,現實是什麼,是和自己他人切身相關。很多影片雖然取材於現實生活,但卻稱不上現實主義,在表達上要麼隔靴搔癢要麼乾脆不痛不癢,而《安魂曲》現實主義短片在影視界是很難得的一種。

《安魂曲》的視點狠而平穩,在這裡,冥婚只是形式。

男人全家遭遇了一場車禍,車禍的結果就是妻子當場死亡,4歲的女兒嚴重腦損傷,而男人自己也受了重傷。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女兒命懸一線,想要保住性命就需要在幾天之內做手術,然而手術費用卻是12萬之巨。在小縣城裡修車的男人連妻子下葬的錢都沒有,在一週之內湊到12萬的手術費根本就是不可能。走投無路下,男人聽從了太平間管理員老劉的建議:將妻子的遺體賣到農村,與一個剛剛死去的年輕人結成冥婚。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它沒有窺探或意淫”冥婚“這件事本身,更沒有去探討醫療制度和社會問題,而是用”冥婚“這件事串聯起了兩個家庭的苦難困境。妻子出殯那天通過交叉渲染達到了全片的高潮。而這場象徵著死亡的煙霧在《我不是藥神》中也有所體現。《藥神》裡那段詩意蒼涼的畫面:徐崢飾演的程勇隻身一人回到印度,再來賣藥,從藥房裡出來,迎面就撞上了一場白色的濃煙,兩尊佛像在濃濁模糊的世界裡巋然不動,程勇迷惘地望著眼前的一切…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這是屬於文牧野導演的個人風格。從《安魂曲》到《我不是藥神》,無論是長片還是短片,可以從中看出,他一直都在通過影像表達不同人群的現實困境。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一邊是求生,一邊是為死。對於一場事故之後,妻子去世,女兒需要錢救命,對於同樣都是生命中最愛的人,這部短片讓我們看到了在如此極端情境下男主最後的選擇。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由此看出文牧野的才華和對社會的洞察力,相信他還能繼續拍出優秀的作品。回到電影:物質貧窮,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可能需要這個社會構建完善的保障制度。而在那些對生活種種無能為力的時刻,更需要你能不顧一切抓住絕望中的一根稻草。因為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無論多麼痛苦和慘淡的生命路途,能拯救人類的,只有我們人類自己。

不比《我不是藥神》差,導演文牧野五年之前就拍了一部這樣的短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