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季节

曾经记得那一年,我刚刚上小学,学校实在的破旧,低矮的土垛院墙,校门是木栅栏,几座破旧低矮的砖瓦小屋,每一座教室里面都塞满了学生,特别是我们一年级60几个土孩子,趴在土台子上,坑坑洼洼不平的教室地上到处是纸屑,都穿着 分不清是什么颜色的花衣服,在老师的带领下咿咿呀呀唱读着,也不知道读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意思,老师念什么,我们就念什么。有时也有时事政治之类的吧,什么学大寨,四人帮之类的,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只知道跟着念就行了。

那年、那月、那季节

每到放学后,就是我们最快乐时光,老师几乎不留家庭作业,三个一团,五个一伙,秋天我们到田野里烧玉米穗,可香甜了。烧红薯,是我们的小伙伴们的最爱,在地上挖个坑四周用土块垒起来,中间是大家合伙带的材草,点燃后烧一会,就把红薯放入用土封上,然后我们就到田野里捉迷藏,玩游戏,疯跑着,夕阳快要西下了,我们就把红薯刨出来,剥掉黑乎乎外皮,又干又面,香喷喷,带着乡土气息,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那年、那月、那季节

冬天,我们都盼望着下雪,我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欢快的笑声把树上的积雪震了下来。然而最渴望的还是过大年,贴春联,赶大集,父母会给我们买一身新衣服,吃上几顿白馍馍,几顿猪肉大葱水饺,初一早起穿上新衣磕头大拜年,平常不多见的糖果,塞满了衣兜,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给我们增添无限的乐趣,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欢声笑语里,我们辞去旧岁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那年、那月、那季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