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中國除了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央視名嘴白巖松的調侃一語道破:“中國國足不給力,但球迷和贊助商很給力——飛去俄羅斯的中國人成千上萬,賽場邊的中文廣告牌反覆刷屏。”

世界盃中國除了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德國媒體指出,雖然中國的足球隊幾乎從來沒有入圍機會,但世界盃足球賽在中國從來都是一件大事,中國的億萬球迷似乎從很早開始就習慣了做外國球隊的粉絲,而支持德國隊的群體是其中最大的之一,讓不少外國媒體相當驚訝。

這個週四--也就是世界盃開幕當天,微信朋友圈裡的相關內容鋪天蓋地。賽場看臺上也不乏有經濟實力的中國球迷。幾天前,主持人白巖松在直播連線中介紹,據國際足聯統計,中國球迷購買的本屆世界盃門票數超過4萬張,在所有國家中排第九。

這位央視名嘴調侃道:"可以說,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世界盃中國除了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本屆衛冕冠軍德國隊,在抵達俄羅斯後的首堂訓練課時,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趕到現場採訪的媒體大部分竟然來自中國。雖然這件事情可能會讓國際媒體看不懂,但對中國球迷來說並不奇怪。

世界盃中國除了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根據英國學者威克(Simon Chadwick)的調查,德國隊目前是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外國球隊。這一調查結果也可以從世界盃開賽前後的各國國家隊球衣銷量上,大致得到證明。

「今年的銷售情況到目前來看,德國國家隊的隊衣銷售是第一位的。今天是開幕式。德國國家隊的球衣已經賣空。很少還能在市場上看到。不一定銷售了百萬,但是幾十萬肯定是有的。」閻誠斌今年41歲,曾經留學德國,目前從事足球用品的網上銷售。

他還說,擁有包括德國隊在內,擁有十幾支熱門球隊隊衣銷售權的阿迪達斯(Adidas)前期主要在柬埔寨生產。後期由於市場需求量大,尤其是大陸市場需求量大,愛迪達額外在廣東設立了一家工廠專門增加供應。

市場調查公司艾瑞諮詢(i Research)最近發佈了《2018年中國足球社區球迷世界盃主題洞察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絡足球社群球迷,是以35歲以下男性青年為主的群體,人群結構呈現多樣化發展特點。42.3% 球迷的月均收入在人民幣8,000元以上,且每年花在足球消費在人民幣1,000元以上者佔據50.8%,以球衣、球鞋等裝備為主。

32歲的大陸女球迷席雋瑋解釋,她喜歡德國隊是因為德國隊「很硬漢、很Man」,「譬如像巴拉克,像施魏因施泰格那種。非常硬漢像一個男人一樣的隊伍。 」

另一位大陸女球迷周雯,一直以來都是德國隊的球迷。她最早的偶像是克林斯曼,之後是克洛澤,時光荏苒,兩人先後退役。這屆世界盃,周雯「移情別戀」德國隊11號羅伊斯和3號赫克託。其中,後者由於效力於相對實力較弱的科隆隊,在德國國內的擁躉都不算太多。

周雯今年36歲,在一家法國醫藥公司工作。只要有德國隊的球賽,她就必定會穿上德國隊的球衣去看電視直播。她說,大陸球迷都特別熱情,「雖然我們的國足進不了世界盃,但是我們中國球迷都很想參與進來。這兩天世界盃要開始了,我感覺氣氛就起來了。地鐵裡啊手機上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世界盃的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