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過去這一個多月,從肯尼亞,到烏干達,再到盧旺達,我們開著一輛改裝的衛星車,用衛星直播的方式,在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帶大家去看神奇的非洲大陸。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這次,我們最先來到的是肯尼亞的馬賽部落

在非洲,馬賽人是以勇猛著稱的部落。傳說中,馬賽部落的男子成人禮,就是要殺死一頭草原上的獅子。

如今,這種傳統早已廢棄,但這個部落的神秘和強悍,依然吸引著我們。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在嚮導的聯繫下,我們順利進入一個馬賽人的部落。

紅格的袍子,高挑的身材,熱情的歌舞,走到面前的馬賽人,感覺親切了很多。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馬賽人為我們準備了歡迎儀式。部落的的男人們,展現著他們非凡的天賦——立定跳高。

他們跳起來簡直就像彈簧,一蹦就超過半米,真讓人望塵莫及。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我們還走進了他們的小屋。他們建房的材料,就是稻草和牛糞。

房子內部先用細小的樹枝圍起屋牆,外部再刷上牛糞和粘土的混合物。牛糞和粘土風乾之後,就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馬賽人一般會在新婚的時候建房子,他們還會在在房子外多塗抹幾層牛糞,來表示這家人很富有。

可以想見,那一定是一場“很有味道”的婚禮~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馬賽馬拉大草原,去看世界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

成千上萬的角馬,在非洲大陸上游走,這樣的場景我們小時候在《動物世界》看到過,但這次在馬賽馬拉親眼看到,還是被這壯觀的場景所震撼。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為了拍攝動物大遷徙的全景,我們還租借了一架直升機,開啟了“上帝視角”。

動物們的遷徙,從肯尼亞的馬塞馬拉,到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長旅程,中間還要躲避獅子、豹子、鱷魚的追擊。

這是一條堪比春運的遷徙之路,也是一條危機四伏的逃生之路。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但是,角馬、斑馬和羚羊們,還是年復一年,堅定地走在遷徙的路上。

許多動物會死在漫長的道路上,但也不斷會有新的生命,在遷徙的路上誕生。

這就是生命最本初的意義吧:物競天擇,努力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求得生命和種群的延續。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離開馬賽馬拉大草原,我們來到了這次行程的第三站——探訪世界最後的北方白犀牛

北方白犀牛,生活在乍得、烏干達、蘇丹等國的交界地。半個多世紀來,由於內戰與盜獵,這一物種的數量急劇減少:80年代中期,世界上只剩下30頭北方白犀牛。

2007年,僅剩8頭;2015年,僅剩3頭。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2018年3月,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肯尼亞去世。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如今,世界上只剩下了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納吉(Najin)和法圖(Fatu)。她們分別是蘇丹的女兒和孫女。

她們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了。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為了保護她們,這裡的護林員,24小時寸步不離。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研究人員已經保存了蘇丹和其他雄性白犀牛的精子,也許未來可以通過體外受精的方式,實現北方白犀牛種群的繁衍。

這是最後的希望了。希望這樣龐大而溫順的人類的朋友,還能在這個星球上繼續繁衍生息。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告別了讓人感慨的北方白犀牛,我們來到了烏干達。在坎帕拉的貧民窟,我們看到了

非洲的“好萊塢”

這裡被稱為“瓦卡萊塢”,一些懷揣著電影夢想的年輕人,在這裡因陋就簡,自制武器,自學功夫,拍攝著他們夢想中的電影。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因為缺少資金,他們自制山寨的直升機,用避孕套和鴨血當血袋,用木頭做道具槍。

我們在這裡“投資”了300美元,算是對他們的支持,也正好給大家直播了整個電影拍攝的經過。

條件簡陋,他們的表演卻絲毫不馬虎。表演功夫電影的打鬥場面,一板一眼,絕不鬆懈。如果做得不好,導演會叫停,一遍一遍重新來。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然而,就算做得再好,也要拍幾次,因為劇組的攝像機不夠,要用同一臺機器,多拍幾個不同的角度。

除了敬業的精神之外,他們對中國功夫的熱愛同樣讓人感興趣。一群小孩子,在這裡每天學習功夫,希望有一天也能成為非洲的“李小龍”。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他們還拿來了一個橫幅,上面寫著“少林功夫傳遍非洲”——竟然是南少林方丈書寫的真跡。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除了拍電影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簡易的樂隊,用各種垃圾做樂器,很有意思。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我也在他們這個面盆架子鼓上,“表演”了一番。

這裡是貧民窟,人均的生活費每天不到美金2毛錢,他們能在這兒唱歌、跳舞,能在這兒拍電影。就因為他們是一群有夢想的人。

人其實就應該像他們這樣,不管拍電影還是做樂隊,都是為了自己高興,不是嗎?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接下來,我們到了“千丘之國”盧旺達,來探訪這裡的古老部落

這個部落,中間是個“國王”的“宮殿”,周圍是一些帶著泥牆和茅草屋頂的小圓屋。人們也是唱著歌、跳著舞,歡迎我們的到來。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在這兒,我們記錄了盧旺達各種傳統的生活方式:磨糧食、打鐵、釀酒、草藥…

作為一個“機械控”,我對打鐵用的“風箱”特別感興趣。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只是這個風箱比中國古代的鼓風機差太多,風力實在是不夠給力,在這兒要想打出一個鐵製品來,還真是比較費勁兒。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這裡還有一種非洲本地特色的傳統弓,別看只是用兩個竹片中間夾一個木塊,也算是複合弓了,殺傷力還不能小瞧。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我們還打扮成了這裡古代國王和王太后的樣子,在國王的“宮殿”裡,感受了下非洲的“宮廷生活。哈哈。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接下來,就是這次非洲直播的最後一站——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

兩個月前,我們曾經來過一次盧旺達,舉辦了一場名為“點亮非洲之心”的藝術創意活動——用6千盞太陽能燈點亮森林,組成了一個由橄欖枝圍繞的山地大猩猩的圖案。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行動,呼籲更多人保護這一瀕臨滅絕的動物。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亮起的森林之光,轟動了整個盧旺達,所以這次盧旺達政府,特別邀請我們為大猩猩命名。

大猩猩命名儀式,源自盧旺達為新生兒命名古老的傳統“Kwita Izina”。這是盧旺達每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也曾有比爾蓋茨、克林頓等受邀為大猩猩寶寶命名,來呼籲更多人保護這一瀕危動物。

今年被命名的大猩猩寶寶有23只,因此前來命名的嘉賓也是23位。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這麼大的陣仗,我們是第一次直播。當然除了我們之外,盧旺達的電視臺也是全程直播的。

當地的媒體朋友,還給我們發來了全國電視直播的截圖: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我們命名的這隻小猩猩,是去年六月份出生的女孩子,她來自Igisha家族,媽媽是ubuntu。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我們給她選了兩個名字:盧旺達名字叫"Urugero",是榜樣、引領者的意思。

中文名字叫“侶行”,代表著我們最真誠的祝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攜侶同行!

如果翻譯成英文,那就是:hand in hand,with love to the end,walk through thousands of miles on the road,bring peace to the world.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侶行一路走來,結識了很多朋友,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幫助。我們也想著用我們的鏡頭,讓大家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直播雖然結束,我們在非洲的行程卻還在進行。接下來,10月份,我們將和西瓜視頻一起推出《侶行·翻滾吧非洲》,帶大家更深入地走進非洲這片神奇的大陸。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這個夏天,帶你去看神奇的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