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銀行報告:本地和外匯之間的加密價格差距可能再次擴大

韓國央行,韓國央行(韓國央行),告誡在本地和外國之間的加密價格的差距另一種可能加寬的交流,地方新聞機構沒有切新聞報道9月11日。

在報告中,銀行警告公眾另一種可能出現的所謂“泡菜溢價”,這種現象包括韓國交易所加密價格與國外加密交易價格之間的差異。據報道,泡菜溢價主要以比特幣(BTC)價格計算。

該銀行支付系統研究團隊的負責人金東燮聲稱,“泡菜溢價”是“國內市場過熱的指標”。

據報道,韓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用戶群,在美國和日本之後排名第三,面臨著以前交易超過其他市場30%以上的山寨幣的密碼狂熱。加密貨幣價格追蹤公司CoinMarketCap 在1月份從其指數中刪除了韓國交易所,理由是其價格與世界其他地區存在“極端分歧”。

例如,在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間,韓國的加密貨幣比國際上的加密費用高出5%。“泡菜溢價”利率1月達到峰值48.29%,而以美元和歐元等主要全球貨幣計價的外匯加密價格沒有實際價格差異。

從那時起,彭博社在2月份報道說,“泡菜溢價”幾乎消失了。

在談到另一個“泡菜溢價”的後果時,該官員敦促該國當局繼續監控市場,並提高公眾對加密的認識,以防止投資者將他們的生命儲蓄轉為“以虛假的希望加密”價格上漲。“

根據 BoK的報告,高“泡菜溢價”水平可能會對該國市場造成其他副作用,例如輸入非法外匯交易。

2017年12月,韓國當局禁止公眾進行匿名加密交易,據報道,現在正在考慮撤銷其初始硬幣發行(ICO)禁令。

最近,韓國金融監管局(FSS)表示需要加強監管機構之間的加密和ICO監管,強調該國的主要挑戰是“提高交易透明度以防止非法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