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作者.沐沐

小易給我打電話求安慰。

她工作不到一年,從同事的聚餐上逃出來。作為這次中標的方案的主要參與者,又一次被同事逼著喝酒。她各種藉口逃不掉,哭了。場面很尷尬。洗手間裡調整好情緒,在好友陪同下離開。

小易問我,她是不是特別嬌氣特別懦弱。

我不覺得。

認識小易是因為世園會。那時她大一,十八歲,到異地求學,主動加入學校的志願者小分隊。小易家庭條件優渥,但身上看不到一絲嬌氣。

我和小易分到同一個志願者小組。我知道小易是個有著恬靜笑容的安靜女孩,勤奮,努力,聰明,負責。

早上七點檢錄入園,到下午四點結束,大部分時間都是站著,不停地指路,講解。尤其是午後,太陽火辣辣灼燒著一切。就算塗了厚厚的防曬霜,幾天下來都是曬傷。夏天的暴雨來臨時,塑料雨衣也是擋不住的,全身溼透,但還是需要有人堅守崗位。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管多麼惡劣條件下都盡職盡責堅守崗位的小易,沒有抱怨也沒有退縮,沒有偷懶也沒有應付。

小易在大三開始準備語言成績,畢業之後到英國讀研。一年之後拿到學位回來。一個女孩在異國他鄉讀書需要怎樣堅強的內心,身邊留過學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有所體會。

工作之後,通過和小易聊天,我知道她的努力和實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並委以重任。

然而對於小易來說,風吹日曬和狂風暴雨,異國他鄉的孤獨和壓力,或者工作上的加班加點帶來的疲憊,都不如酒桌上的“不得已”難以對付。

她不喜歡參加各種聚會,不管是上學時候的同學聚會,還是工作之後的同事聚餐。她說每次都是在嘈雜環境裡,觥籌交錯,那種環境讓她很不舒服。每次完成任務似得走過場,坐坐就走。

然而,小易對此並不感到心安理得。在近乎一邊倒的規勸下,她覺得自己跟大家不一樣,開始用懦弱和嬌氣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大可不必。

我們需要接受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個體這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處事方式和價值觀,有自己能適應的狀態。如果用別人的標準來規勸自己,放下自我,做自己並不喜歡也不擅長的事來融入“標準化”陣營,不管最後收穫了什麼,都會離幸福越來越遠。

最好的方式是,在可控與可承受範圍之內,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怎麼愉悅怎麼來。

那種讓自己愉悅的狀態,並沒有固定的形式。習慣在人群中談笑風生,推杯舉盞是一種瀟灑;喜歡在角落裡嫻靜幽雅,怡然自得,也是一種精彩。

跟小易一樣,每個人都有適應不了的狀況。參加超過七個人的聚會,我會渾身不自在;過度的寒暄也會讓我覺得不舒服;在互相吹捧的場合裡會保持靜默,一開口就會作為話題終結者;一群半生不熟的人相處,只能做到彼此尊重,就事論事;也不願意去關注辦公室的是是非非。

這就是有人說的情商不夠高吧。我只能拿別的來平衡。

其實,比起一個圓滑得沒有痕跡輪廓,我更熱衷於追求內心愉悅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一個稜角分明的外殼下,力求一個溫潤如玉的內核。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事坦誠有度,這樣讓我的工作高效而愉快,簡單而純粹。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曾經我也想過,如果稍微改變一下,從某種層面上講,也許事業發展可以更快,也更討巧。但那不是我,總覺得哪裡不對,難以安心。

我知道這樣也許會帶來不利影響。後來發現“不利影響”並沒有那麼大。綜合能力、專業態度和更高的價值創造,才是更有力度的發聲方式。

職場上的“情商”被狹隘化了,狹隘到膚淺。如果樂在其中也罷了,如果強顏歡笑,還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勉強自己取悅別人,不如丟掉這些包袱,輕裝上陣,在屬於自己的天空飛的更高更遠。

拎的清的人,工作上面臨選擇時從來不會捨本求末。所謂“有趣比有用更重要”,也許是一種誤導。除非依靠“有趣”為生,不然“有用”才是真正的錦。在“有用”基礎上,“有趣”才能是錦上添花,否則只是插播廣告,影響不了劇情。

所以,有人八面玲瓏,有人內斂含蓄,有人和風細雨,有人風風火火,都是形式而已,不必求同。“價值可觀”的內核才是根本。

至於內向還是外向,安靜還是喧鬧,圓滑還是沉默,與懦弱和嬌氣無關,不同而已。講了這些給小易,她有一些釋然。

生活中也一樣,素顏還是彩妝,褲裝還是裙裝,不同而已。不用拿著“不尊重人”來綁架一個喜歡素顏但是乾淨清爽的人淡妝濃抹,也不必用“徒有其表”來判定一個喜歡打扮不化全妝不出門的女孩子。在自由的年紀裡,用自己覺得自在的方式,愛怎麼美怎麼美。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同時,和誰在一起,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在哪座城市駐足,更是沒有固定的標準,別人的規勸,只是別人的設想。在保證“內核”沒有問題的前提下,輪廓愛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曾經我一直在糾結怎麼改掉“不接地氣兒”的毛病,也曾想遮掩住對於過度熱情的人的刻意疏遠,按照大家以為的標準做一個標準的優秀青年。然而還是做了很多明明知道“標準答案”卻選擇其他選項的事情。

比如離開別人求之不得的工作崗位回學校唸書,比如結束一段別人看起來很合適的戀情,比如抗拒著假裝和所有人都熱情洋溢。

這些看上去不符合標準的做法,往往意味著走上一條更遠更孤獨的路。在隨後的日子裡,我也沒有辦法知道這樣走下去是坦途還是泥濘。

但是我願意沿著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走下去,無論要承擔什麼,不抱怨,不埋怨。因為在這條路上,我可以不用刻意的自我激勵就有走下去的動力。於是,有了一種莫名的安心。

承認並接受自己跟別人的千差萬別。不需要,也不應該拿同一把模具把自己和別人塑造成同一個形狀。各自創造社會價值,也經營自己的生活,相安無事,各自燦爛。

在家讀書寫字的汪涵和熱衷於微博灌水逗比的劉燁,各自快樂著;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高曉松和想好再說的蔡康永,各自微笑著。世界也因此富饒而美麗。

捍衛自己最適應的樣子,怎麼也不能算是一種懦弱。

群體統計會認為某種場合有優劣之分,但對於個體而言,適應性千差萬別,強迫自己做另一個類人,無止境的妥協,終究會和真正的自己疏遠。面對不同,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活得快樂而豐富,是最大的勇敢。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分享文章,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電影《修女傳》裡,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女主角嘉比亞,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為了信仰主動放棄訂婚到修道院靈脩,成了路加修女。但是修女長袍之下的嘉比亞有一顆熱情的靈魂,在經歷過掙扎之後,決心還俗,擺脫束縛,尋找更適合的自己。

在電影的最後呼應開頭,嘉比亞摘掉了修女的戒指,一件件脫掉修女的服裝,換上自己的衣服,她離開的背影,讓我感動不已。

嘉比亞明白,信仰從來都不是一種形式,不是束縛和抗拒,而是內心平衡的把握。用最貼近自己本性的方式活著,才是對信仰的最高尊敬。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嘉比亞在離開家去做修女時,滿心歡喜地對父親說:“我一定會讓你驕傲。”父親說了一句話讓我感觸良久:“親愛的,我不要你讓我驕傲,我只要你快樂。”

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快樂的生活是一種奢侈。對於內心快樂和舒服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無可替代的驕傲。

我們需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成為更好的人,不意味著犧牲所有的快樂和自己本來的模樣。

喜歡三五成群,或是孤獨成癮,沒什麼優劣,自在就好。熱衷於野心勃勃或是歲月靜好,沒什麼大礙,豐富就好。留在大城市或是迴歸小地方,沒什麼干擾,精彩就好。尋找最適合是自己的狀態,靠近它,保護它。

畢竟,我們不必活成同一種形狀。

在可控範圍內,用最舒服的方式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哪怕是別人看起來怪異的姿態。比起橡皮人,一個輪廓稜角分明,但是內核溫潤豐富有質量的人,反而能贏得更多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