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陳炯明又是怎樣一個人?

洛雅水晶


在咱們的印象中,陳炯明是站在歷史反面的一個人,其實,他頂多站在歷史的側面。

聊之前,不妨看看陳炯明去世後,香港《工商日報》刊登的訃告,其中評價道:“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

為什麼說陳炯明是民國的一個“好人”呢?

概括來講,陳炯明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並非野心私慾很重的人;陳炯明是一個很有個人操守的人,一生只與太太廝守,全然沒有民國權勢人物常有的劣跡、汙點。

孫中山就常向人說:“陳炯明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樸,我也不如!”

陳炯明1878年1月13日,出生在廣東海豐縣白町鄉的一戶書香門第。和民國時期很多風雲人物一樣,因為祖父、父親先後故去,家道中落,早年的陳炯明是在貧寒中渡過的。

遇貧寒,有的人是劣跡斑斑地混社會,陳炯明卻是貧寒中仁義、堅韌、有志氣。

在鄉間,陳炯明有個一碗清粥的佳話。那時,他母親帶著三個孩子艱難討生活,一碗清粥在一家人之間總是相互推來推去,每個人都希望親人能多喝上一口。

因為是書香門第出身,家裡再窮,母親還是把陳炯明送進了縣城最有名的學堂黃氏家塾。在黃氏家塾,陳炯明那股子苦讀書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有個賣豆腐的老者每天送他一碗豆腐。20歲考中秀才後,家塾先生因為欣賞,更是把自己的閨女黃雲嫁給了他。

但苦讀書,書也讀得不錯的陳炯明最終卻沒有走科舉之路,1906年他考進了廣東法政學堂。

在咱們的印象中,陳炯明是一個武人,是軍閥,但實際上他是個很有政治才幹的有識之士。

在法政學堂,陳炯明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識,並且和同盟會的一些成員建立了聯繫。從法政學堂畢業後,陳炯明返回家鄉,從一份《海豐自治報》開始了自己的風雲歲月。

從這第一份報紙開始,陳炯明幾乎就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認為只有聯省自治才能救中國。後來,他與孫中山分道揚鑣,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陳炯明之所以能崛起,靠的也是這份政治理想以及理想下的卓越才幹。當選廣東諮議局議員後,他始終致力於地方自治的實踐,對社會的賭、毒之瘤也是極力地打擊、取締。

很有點烏托邦的色彩!

1909年,陳炯明在上海參加會議期間加入了同盟會。他是香港一家秘密機構的負責人,利用這個機構,他配合黃興策劃實施了多次起義和暗殺活動,包括黃花崗起義。

武昌起義爆發後,陳炯明在香港召集一萬多人圍攻惠州。在當時,這是廣東唯一一支屬於同盟會的武裝。

但握有槍桿子的陳炯明在光復廣東的過程中並沒有莽打硬衝,靠著出色的組織策動能力,他成功地策反了當地駐軍,由此廣東得以和平光復。

隨後的一段時間,陳炯明是輝煌的,1913年6月,他被推選為廣東都督。

1917年護法運動開始後,被孫中山任命為援閩粵軍總司令的陳炯明,擊敗福建督軍李厚基,進而佔領了閩南地區。

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後,陳炯明開始踐行他的政治理想,他大辦報紙,大搞教育以及地方建設,當時有人就評價說,閩南就像一塊社會主義的烏托邦。

在此期間,有人質疑陳炯明為軍閥。他不屑一顧地反駁說,吾人玩軍人猶如耍猴也,吾人辦文化事業,才要找錢,找地盤。吾雖厭兵,但必須掌握軍隊,方能推動文化事業。”

在別的軍閥嘴裡,這樣的說辭可能是粉飾,但在陳炯明這裡,不是。

從這些其實就能看出來,陳炯明跟孫中山不是一條道上的人。

果然,分歧很快出現了。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陳炯明明確反對,他反對的理由有二:一、非常大總統選舉不符合總統選舉法;二、公然成立政府等同於宣戰,國家將再次被拖入內戰。

反對之外,陳炯明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應該放棄武力統一,學習美國的民主憲政,走聯省自治的和平統一道路。

這等於是分歧公開化了,加之1922年3月21日,夾在兩人之家的鄧鏗突然遇刺,兩人在矛盾分歧之外又開始互相猜忌起來。

於是,孫中山對陳炯明下了通牒:必須參加北伐,必須籌措500萬軍費。

陳炯明明言做不到,結果遭到免職。

接下來的情節就很是耳熟能詳了。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陳炯明死黨葉舉指揮軍隊炮轟總統府。轟完三炮後,陳炯明一方提出訴求:一、陳炯明覆職;二、請孫中山兌現他與徐世昌一齊下臺的諾言。

孫中山登上永豐艦,開炮給予還擊。

兩強相爭的結果,1923年陳炯明被孫中山指揮的滇桂粵聯軍擊敗,退守東江;到了1925年,蔣介石率領黃埔學生軍發起第二次東征,陳炯明避無可避,最後逃去了香港。

有人評價,孫中山與陳炯明的決裂,最大的受益人是蔣介石。

落敗後的陳炯明,境遇頗為不佳。

九一八時,日本人曾拿八萬元支票拉陳炯明下水,但被他在支票上打叉拒絕了。

1933年,陳炯明病死在香港寓所時,連棺材都沒有,最後是借用他母親所備的棺材,在親友的資助下,才於1934年歸葬廣東惠州西湖畔紫微山。

陳炯明靈前所置的一輓聯,對其一生的概括也許是客觀的——

以撥亂致治為任,從艱難困苦做人。


黑句本


中國近現代史,是國共兩黨主宰的歷史,也是兩黨人士共同執筆書寫的歷史。因此,凡是把兩黨都得罪之人,基本都臭名昭著。陳炯明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圖:

孫中山與陳炯明——曾經親密無間的革命同道)

因同是廣東人,我很小就聽說他的事蹟。這位獻身中國革命事業、曾深受廣東民眾擁戴的“定威將軍”,只因曾與孫中山先生意見相左且兵戈相向,從此揹負“叛徒”、“軍閥”、“野心家”、“國家分裂主義者”的罪名,至今千夫所指。我總覺得,這多少是不大公平的。正如美國名漢學家韋慕庭所指出的,由於歷史學者深受孫中山個人崇拜影響,導致我們對陳炯明的評價有失公允。

好在歷史已經拉遠,使得我們能更客觀地看待過去的人事。近年來,海內外歷史研究,凡涉及陳炯明時,已多數能予以如實、正面評價了。

陳炯明之得惡名,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和孫中山後來的矛盾衝突。

而他之所以會和孫文對抗,其根源在於政治分歧:他主張“聯省自治”,和平建國,而孫中山一心訴諸武力,“統一中國”。

陳所謂“聯省自治”,其實就是聯邦制:各省自定憲法、自選省長、可以與中央部分職能分權。這是陳炯明一貫的政治理念。1921年前後,美國哲學家也是胡適老師的杜威訪華過廣東時,陳炯明曾經和他談起這個理想。陳認為,中國體量太大,中央集權無法切實管轄,專制勢力又太龐大,國家的出路,一定是得仿效美國的成功經驗,依靠“聯省自治”方案來建立一個聯邦政府。而彼時的廣東,不僅物產豐富,“有龐大的僑匯為其後盾”,是中國最開明的一個省份,也是政府管理最有效率的省份之一,無論地理上、還是經濟上以及政治準備上,都是最有條件自力更生,也是最有可能實現“立憲自治之省份”。

(圖:陳炯明雖為“軍閥”,實一生反對“軍治”,他的理想是民主共和式的中國)

很多連《陳炯明集》都不讀的朋友,總想當然地認為陳的主張是意圖割裂國家,為一已私利,這是非常貧乏的言論,既根本不瞭解陳氏的主張到底說了什麼,也完全懵懂於他的用心所在。陳的現實考慮點主要在於:當時南北武力紛爭,人民深受其苦,又似乎看不到和平的希望,倘繼續惡鬥下去只會激化民不聊生的現況;人們渴望“和平統一”而不是武力征伐;而當時情況,北方“軍治”,南方“黨治”,陳炯明都視為“違背共和原則”,認為“民治”才是“中華民國”的目標。

因此,陳以為,要解決這不死不活之局,只能取聯省自治的方案。該方案的核心,自然並非破壞國家統一,而是說在軍閥割據的現狀下,和平談判,“廢督裁兵”,建起來一個美國式的有實權的中央聯邦政府,同時各省獨立行政權擴大,互相監督並掣肘中央,如此才能遏制獨夫民賊再現,且實現真正和平的統一。陳憂慮說,倘若繼續用武力“統一中國”,不過就是以新軍閥或有軍權的黨派來替代舊軍閥而已,到頭來,中國永遠走不出“集權專橫的怪圈”。

陳的這一理念與憂慮,為後來的歷史不斷明證,不能不說他是有遠見的,雖然也有可商榷之處。

陳炯明最大的靠山是孫中山,最大的對手也是孫中山。而對孫中山而言,反對“聯省自治”的政治意志同樣堅定。

這位中國民主革命的領袖、陳炯明的扶持者,非常執著地認為,中國從來都是政治統一統,不能夠把各省權力分離出來,中央應該集權。而中國現況不能統一,只是暫時現象,是由於武人的割據阻撓所致,只有剷除這些勢力,施行強權的總統制,中國的未來,才不會回到一盤散沙的惡性循環之中。因此,他一心要出兵廣東,北伐“統一中國”。

(圖:孫文、宋慶齡與警衛團部分軍官合影)

而陳炯明堅持認定,和平統一中國才是出路,廣東現實也有困難,讓他掏500萬軍費就是置生民於不顧,反對孫中山不切實際的北伐革命。孫陳二人都自以為是,各不相讓,最終導致1922年的“圍攻總統府”、“炮轟觀音山事件”諸事件發生,革命情誼徹底破裂。陳炯明從此揹負“革命叛徒”的罵名,也讓另一位重要人物有機會和孫文接上頭,就此浮出歷史水面——他姓蔣,名中正。所有這些過程,近年來近代史學者袁偉時先生著述都有詳細說明。


可以說,孫陳的分道揚鑣,按照胡適當年的說法,原本只是“一種主張上衝突”,處理不當釀成“武裝的革命”,而從中凸顯的最大問題,在於中國“政治不曾上軌道”,政治異見不能和平解決,只能都靠武力手段壓倒對方。

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很多中國人努力尋找前行的立國之路,孫文是此中行者,陳炯明就不是了嗎?就我個人而言,向來對孫文敬重有加,但是對陳炯明也是非常同情。他絕非一介軍閥,也不能說是“空想理論家”,他的政治理想並非毫無價值,“聯省自治”,不僅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良性建設嘗試,我想,假設現代憲政理念往後不被中國人徹底拋棄,必會有其歷史迴音。

至於陳炯明為人,更沒有什麼好數落的了。他並沒有什麼“汙點”。我無意為他“洗冤”,只是覺得歷史評論,應該如實如是,不能“眾惡集之”。

他是前清秀才,文章學問都在國民黨內素來昭著。以“最優等生”資質畢業於廣東法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批新式學生。隨後,他投身報業,在晚清憲政改革中,是廣東諮議局骨幹,服膺於改造貧弱中國的理想。孫文曾公允評價他,“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樸,我也不如”。

清末,他加入同盟會,為國民黨元老,廣州新軍、廣州黃花崗等起義他都是親與者,革命失敗到香港組織“支那暗殺團”。辛亥革命中,回到廣東,控制惠州等地支援。因為功勞卓越,歷任廣東副都督、代都督、護軍使等任,力主反袁,是當時革命旗幟。

(圖:致公黨存留的其創黨元首陳炯明像)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恢復民國法統,陳即北上交兵權。但當孫中山與北方政府出現分歧,陳毫不猶豫,南下護法,任粵軍總司令兼廣東省長,乃孫文之武裝利劍。主政廣東期間,他開明治省,查禁菸賭,發展教育,倡導新文化運動,功勳卓著。以至於1933年他病故時,廣東還流行兩首民謠,表示懷念,為其“辯冤白謗”,彰顯公道自在人心。

1933年9月,香港,陳炯明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在貧困中病死,終年55歲。有些史書說,那時陳家棺材都已買不起,只好臨時拿他老母親提前預備的棺材替用。而據他後來在海外以學者名世的兒子陳定炎教授回憶,陳生命彌留時,說“家事無可語”,最後連呼“共和”而終。

“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當日香港《工商日報》如此寫道。

2018,9,27,晚間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筆者曾經參與了陳炯明在惠州的紀念館的建設,對其中大量真實史料進行過研究,所以,對其還是有一定的認識。

陳炯明,字競存,今廣東汕尾海豐人(民國屬惠州),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頗具爭議。曾擔任過廣東都督、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長之職,在位期間他主張“聯省自治”,與孫中山政見不合,曾炮轟總統府逼走孫中山,被國共討伐後避居香港,協助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轉型為“中國致公黨”,並首任該黨首任總理。1933年9月22日病逝於香港後葬廣東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為官清廉,治粵有功

陳炯明在晚清期間是是辛亥革命的積極參與者,曾率領同盟會成員光復惠州,並跟先後隨孫中山參加了護國和護法運動,擔任廣東都督、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長期間嚴禁菸賭,致力教育、發展經濟、提倡新文化運動,把廣東建成了民國發展的模範省,成為中國革命的基地。陳炯明只有一妻從未納妾,在位時不蓄私財,非常廉潔,故下臺後經濟窘迫,“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贈於他巨資企圖拉他下水,被他嚴詞拒絕。


主張聯省自治,與孫政見不合

陳炯明在廣州曾學習法科,醉心於“聯省自治”,政治上主張中國仿效美國,建立一個聯邦政體國家。他企圖先在廣東建立示範,逐步推廣到全國。而此時的孫中山主張“個人絕對效忠”要以武力來統一中國。雙方政見不合,陳炯明被迫辭職率軍退居惠州。

炮轟總統府,逼走孫中山

1922年6月2日徐世昌宣佈辭職。孫中山拒絕履行承諾、堅持革命。陳炯明對孫中山表示不滿,孫陳間矛盾加劇。此時駐廣西的陳軍部將葉舉回到廣州。陳炯明命葉舉勿與孫中山產生衝突,撤回東江,葉舉不聽命。6月16日凌晨炮轟孫中山所在的總統府,孫中山躲入珠江上的永豐炮艦,陳炯明與孫中山徹底決裂。


避居香港,組建致公黨

1925年廣東革命軍隊對在廣東惠州的陳炯明進行征討。陳炯明兵敗下野蟄居香港。同年10月10日美洲致公黨改組為中國致公黨,推舉陳炯明為總理。他任致公黨黨魁期間致公黨組織遍佈亞洲、美洲等30多個國家。“九一八事件”後陳炯明提出了為謀集合國民全體,共赴國難的四項主張,並募集10萬(大洋)支持東北義勇軍,全力投入抗日救亡當中。


1933年陳炯明病逝於香港,各界名流紛紛致函悼唁,各種評論見諸報端,其中香港《工商日報》評價道:“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而各種輓聯中有一副道這樣寫道:好權不好利,好儉不好奢,叔世才難,如公有幾;叛情不叛理,叛黨不叛國,謗滿天下,名亦隨之。(劉葉平)


最後,補充一點,廣東老百姓,尤其是惠州這邊,對陳炯明的評價非常高,懷念其功績,也為他的命運感到惋惜,更為其在歷史上得到的各種誤解感到遺憾。或許他的一生,就真的如上面那幅輓聯道出了陳炯明的一生功過是非吧。


盛唐豪歌李藝泓


此人譭譽參半,當年的國民黨第一反叛到現在的日趨正面,總之,這個人複雜,很難用軍閥,反叛來形容他。可以說,如果他不反叛孫中山的話。別說蔣介石,就連許崇智都無出頭之日

。由於孫中山是在廣東起家。因此國民黨裡粵系將領很多。陳銘樞、陳濟棠、鄧演達、張發奎、薛嶽、葉挺、、鄧鏗等等。這些人都是曾經是陳炯明的班底或者他的麾下。孫中山的革命革命一輩子。卻自己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孫中山或許注重於行政,或許沉醉於理論宣傳,所以經常看似打下了一片江山,紅紅的的很嗎,結果就他人“竊取”了。這裡最有名的就是陳炯明。

陳炯明,字競存。生於公元1878年,廣東海豐人,孫中山嫡系出身。粵系軍事將領,北洋時期粵系軍閥代表人物之一,在政治上主張“聯省自治”,與孫中山“大一統”的政治綱領不合,後反叛孫中山。黃埔成軍後,第一個討伐的對象就是陳炯。他也由此被國共兩黨共同認定為“亂臣賊子”國共合作北伐第一槍打的就是陳炯明。失敗以後被避居香港,將成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轉化成為。中國致公黨”,並首任該黨總理。

陳炯明發家於廣州,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在1911年廣東軍政府成立時候。被推為代都督,在1917年正式宣佈服從孫中山領導,表示擁護護法運動,就任粵軍總司令,相繼佔領閩西南的汀州、漳州、龍巖等地,有了自己的地盤。20年被孫中山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是孫中山麾下第一武將。

在1921年,被孫中山任命為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在此期間強烈反對孫中山的北伐。由於和孫中山分歧巨大,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兩人的目標更是天地之別。陳炯明也拒絕前他人的調和並且拒絕與孫中山會晤,孫中山迫於無奈,免去陳炯明粵軍總司令等三個職務。陳炯明拒不執行,並於6月16日發動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8月15日,陳炯明回到廣州任粵軍總司令。由此可見孫中山對軍隊和政局控制有多低,也可見孫中山的政治能力真不高。1925年,國共革命軍東征徹底擊敗陳炯明。陳炯明兵敗以後避居香港,在1933年陳炯明在貧困中病死於香港。終年55歲。也可以想見,陳炯明的還是一個相當廉潔的人。

陳炯明之所以反叛孫中山,被孫中山稱為“干戈起於肺腑,掣肘起於腋下”明面上是政治主張的分歧。孫中山主張是 大一統。主張北伐消滅北洋政府。陳炯明則主張“聯省自治”。但實際上就是陳炯明為了自己割據一方,稱霸一方而提出的擁兵割據,所謂各省而治,這完全是分裂國家的做法,根本無法實現。完全是陳炯明出於私人目的個人野心而做的。聯省自治的一套根本在中國行不通,因為中國自古就是中央高度集權的國家,絕對不能搞聯邦制之類的。完全是分裂之舉。其實在此之前,二人的分歧就已經公開化了。在21年的,國民黨的總統選舉中,孫中山把總統的權利無限擴大。任期無限期,這一做法遭到陳炯明強烈反對。並拒絕出席孫中山的就職典禮

二人分歧就始於此。陳炯明認為孫中山此舉太過分。

陳炯明錯就錯在將政治分歧個人化,導致私慾膨脹。加上軍閥習氣,野心太大,總想成為一方諸侯。實行地方割據勢力。陳炯明的做法徹頭徹尾的分裂國家。但一步走錯,步步走錯。最終是身敗名裂,滿盤皆輸。陳炯明的結局完全是罪有應得。而陳炯明之所以這樣想,在性質上和閻錫山差不多,就是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至於一統天下根本不在陳炯明考慮之列。而幸運的是的閻錫山自己說的算,陳炯明上面有個孫中山。陳炯明屬於自己打天下的“本土派”軍閥,鄉土觀念很重。陳炯明並不認為自己要對對這個國家負責任,各個省自己過 日子最好。而孫中山志在天下一統,最大的分歧就在於此,用自己的兵去給別人打天下,陳炯明自然是不願意,反叛就是必然的了,但陳炯明最初的希望是把孫中山驅趕出自己的地盤,讓找別人統一天下,但一旦起事性質就變了,而孫中山的確被趕出來了,但回頭第一個打的就是他陳炯明。

如果拋開政治分歧,就個人操守而言。陳炯明堪稱廉潔自律的典範。廉潔自守。私德無虧。當時的報紙對陳炯明評論曾說“陳氏為人剛毅果敢,沉默寡言,其私人道德,可為南北權要之模範。”去世的時候居然無棺槨下葬,就人品而言堪稱民國軍閥楷模。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是惠州人,無數次登過紫薇山,看過陳炯明墓。現在,在山下也建成了陳炯明紀念館。惠州人對陳炯明的評價還是蠻正面的。但在離陳炯明墓不遠的朝京門,有一個東征烈士紀念碑,死的大部分是黃埔一期、二期的學員,這是黃埔軍校學生一次性犧牲最多的一次戰役。

如果有人告訴你,中國的八大民主黨派中有一個是天地會的分舵,你相信嗎?不要說你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不過,這可是真的。

在惠州的西湖之畔,有成排的古榕樹,樹上有古樹保護牌,寫的是樹齡83年。牌子是05年掛上的,這樣算起來,如果栽種的是1-2年的樹苗,這些樹應當是1923—1924年種上的。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正是軍閥大混戰的時候,誰還有心情植樹造林呢?讓我們翻來歷史教科書,看看中國和惠州那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1922年6月16日,廣州,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登永豐艦躲避,並號召討逆。1923年1月,孫中山光復廣州,陳炯明退據惠州。1924—1925年,孫中山發動兩次東征,徹底剿滅了陳炯明。孫陳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非要進行你死我活地爭鬥?1925年,孫中山逝世,陳炯明撰寫了一副輓聯:“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在這字裡行間,似乎隱藏著很多故事。

陳炯明,字競存,1878年生於海豐縣白町鄉,前清秀才。1906年,陳炯明入讀廣東法政學堂,是第一屆學員。1909年,陳炯明當選廣東諮議局議員,後在上海加入同盟會。1911年3月,陳炯明參加黃花崗起義,是敢死隊第四隊的隊長。後來,他在海陸豐籌備革命武裝力量,佔領惠州後改稱“循軍”。惠州也因此成了陳炯明的大本營。

中華民國成立後,陳炯明歷任廣東副都督,代理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佈廣東獨立,受到桂系軍閥龍濟光的攻擊。陳炯明敗退後,繼續在惠州一帶組織共和軍,進行反攻。

1916年,護國運動,陳炯明在惠州成立廣東共和軍總司令部,任總司令,參加護國運動。這時,陸榮廷的桂系部隊擊敗龍濟光,進入廣東。廣東政局一度被桂系軍閥控制。陸榮廷計劃吞併支持孫中山的粵軍部隊,革命力量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北洋軍從福建進攻潮汕,廣東告急。1917年11月,陳炯明組建援閩粵軍,並任援閩粵軍總司令,藉以保存革命力量。

1918年8月,援閩粵軍打敗了福建的北洋軍,佔領了閩西南的汀州、漳州、龍巖等地共20多個縣,建立了“閩南護法區”。1920年 8月,援閩粵軍揮師廣東,各地民軍也紛紛響應,桂軍潰退。粵軍10月22日佔領惠州,10月28日攻克廣州,廣東重新成為國民革命的大本營。11月,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1921年4月,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任命陳炯明為陸軍部總長兼內務部總長,成為孫中山的左膀右臂。在這段時間,陳炯明組織了西征,驅逐桂系軍閥,穩定了廣東革命根據地。也就在這時,孫、陳之間開始出現分歧。

陳炯明認為中國軍閥割據,各省實際上都是獨立的,要尊重這一現狀,實行聯省自治,走美國式的聯邦之路。他尤其反對孫中山的“訓政”。他認為:“民國主權,在民而不在軍,尤不在黨”。“訓政之說,尤為失當。此種官僚政治,阻礙民治之進行。”這和孫中山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

孫中山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人民共和國。1923年1月29日,孫中山在《申報》發表《中國革命史》一文,認為革命應分為三個時期:軍政、訓政、憲政。為打擊北方軍閥,建設統一的共和國,孫中山決定實施第一次北伐。而這次北伐受到陳炯明的強烈反對。

1922年2月,孫中山在桂林成立大本營,實施北伐。陳炯明留守廣州,不但不接濟餉械,反而與湖南軍閥趙恆惕勾結。3月21日,留守廣州的粵軍第一師師長鄧鏗被陳炯明的親信部屬暗殺。孫中山震怒,下令免去陳炯明廣東省長、粵軍總司令及內務部總長等職務。陳炯明當即離開廣州赴惠州,並密令廣西前敵總指揮葉舉回師廣州,對抗孫中山。

6月15日,陳炯明下令圍攻總統府、佔領省市機關,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得以脫險。10月,孫中山組織討逆軍,進攻廣州。陳炯明潰敗,逃回惠州,集結兵力,繼續抵抗。

1924年9月,孫中山組織第二次北伐,在韶關設立大本營。軍隊正準備向江西進發,10月,爆發廣州商團武裝叛亂,陳炯明也乘機聯合商團武裝和江西軍閥方本仁,進犯廣州。

孫中山意識到,必須消滅掉廣東根據地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才能北伐。而廣東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陳炯明。1925年2月,孫中山組織了以黃埔軍校學生為主力的第一次東征,許崇智為總指揮。東征軍先後佔領潮州、梅縣、汕頭等地,擊潰陳軍主力,陳炯明率殘部退入江西、閩南。6月,桂軍劉震寰、滇軍楊希閔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東征軍不得不回師廣州平叛。陳炯明趁此機會,又重佔潮州、汕頭,謀攻廣州。9月,孫中山組織第二次東征,蔣介石為總指揮。10月14日,東征軍攻佔惠州,全殲陳部1萬2千餘人,陳炯明逃亡香港。

在香港,陳炯明組織了中國致公黨,並任總理。致公黨的前身是洪門致公堂。洪門,就是天地會。據說,康熙剿滅福建南少林,有五個小和尚逃了出來。這五個人被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收留。這五個人就是所謂的“少林五祖”。陳近南讓他們組織天地會的分支機構,壯大天地會。陳近南死後,臺灣也被收復了,五人就把天地會改組為洪門,繼續反清復明的大業。他們組織過小刀會、參加過太平天國,凡是反清的事情,他們沒有落下過,清廷對他們的清剿也是不遺餘力。隨著口岸開放,洪門成員紛紛到海外謀求新的發展。如在美國舊金山,那時候,當地華僑90%以上都是洪門致公堂成員。1903年,孫中山也加入了洪門致公堂,並且還是高層領導。孫中山後來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政治主張就來自洪門致公堂的章程。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自然也受到洪門的鼎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後來,他還把同盟會併入洪門,同盟會會員也都成了洪門致公堂成員。

1923年10月10日,致公堂總部在舊金山召開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決定改組致公堂,成立中國致公黨。1925年10月,中國致公黨的在美國舊金山宣佈成立,陳炯明擔任總理。

陳炯明有著很深的惠州情結。他在惠州起家,也在惠州失敗。惠州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終點。1933年,他在香港病逝,仍不忘叮囑家人,將他安葬在惠州西湖之畔的紫薇山上。

陳炯明做過大官,掌過大權,但一生清貧,死後連安葬的錢都沒有。最後是蔣介石、汪精衛、陳濟棠等人捐款為他修墓安葬的。

紫薇山上的陳炯明墓掩映在湖光山色中。是非成敗轉頭空,那時的恩恩怨怨又有誰能說得清。


鳳凰花兒開


陳炯明的惡名是因為得罪了孫中山。陳炯明曾把天地會的分支洪門改組成致公黨,並擔任致公黨第一任黨首。福垊借用香港《工商日報》對他的蓋棺定論——他是國名黨的敵人,中國的好人,這就是真實的陳炯明!

國民黨的敵人

國民黨之所以恨陳炯明是因為他炮轟了非常大總統孫中山。為什麼炮轟炮轟非常大總統呢?當時神州南部,是陳炯明所控的廣東,他支持孫中山,因為是非常時期,非常環境,非常選舉,故而選上來了個非常總統。非常就是在特殊時期通過非常規的選舉而選上的特殊總統。這個非常大總統是原來臨時大總統孫文的升級版,但依然不是正式的大伯理璽天德。耐人尋味的是北方的北洋政府的老段和老馮(馮鞏的曾祖)爭來鬥去,讓袁世凱的菊人兄老徐撿個了個大漏。

可非常大總統卻不承認老徐,孫文是稱之為非法大總統。非常大總統說了,只要非法大總統下野,他也而下野。老徐致力於南北和解,使出八面玲瓏(討好)的招式,希望能夠八方逢源,然而卻事與願違,黯然下課。老徐一下課,孫文尷尬了。曾經說過的話風吹雨散,子系中山不下野。不僅不下野還要趁北方正亂之際,要武力北伐,好讓他成為全國的大伯理璽天德。這下北洋有意見,輿論有意見(胡適、蔡元培也勸退),就連孫文的老鐵陳炯明也有意見。

老陳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一吐孫文不快了。老陳的意見不是要他下課,而是強烈反對北伐,他非常渴望聯省自治的。原因不外乎老陳熱愛和平以及以卵擊石。孫文是單一總統制,武力統一的倡導者,儘管他根本沒有那個實力。他不僅沒北伐的實力,就連地盤也是老陳的,就這,他還威脅抹掉老陳。老陳一激動,就派人事前通知孫文——你走!他得以化妝成醫生逃跑,然後老陳炮轟空總統府。

中國的好人

為什麼說陳炯明是個好人呢?建設上提出並實行縣級自治、司法獨立、禁賭禁菸、制定省憲、興修道路、扶持民企、義務教育;民族大義上他拒絕日本威逼利誘的拉攏,反而索要東三省,日本人以8萬支票表示對他的“敬佩”,在支票上畫叉退回;生活樸素,廉潔奉公,不好女色,病死香港後,窮的買不起棺木。下面福垊著重談下聯省自治。

宋教仁提出了內閣制,也就是虛總統制相當於今天的德國、印度等國的體制,結果漁父被刺。陳炯明人品爆棚出奇的好,什麼吃喝嫖賭抽,樣樣都沒有。最為關鍵的就是他是聯省自治的金粉,比鐵粉都鐵。聯省自治由梁啟超提出,差點成為宋美齡的老公以及差點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的譚延闓率先在湖南響應。然後是蜀、滇、黔、桂、粵、浙、蘇、秦、豫、皖、贛、奉(東三省)等地軍閥(諸侯)或民間支持。閻錫山把山西建設的挺好,但閻錫山不太支持聯省自治。不過老陳要是勸老閻,老閻也會同意的。然而孫文非常不贊同。原因有二:第一、他認為聯省自治就是對軍閥的妥協和縱容。第二、他是單一總統制的支持的,當初宋教仁的內閣制就受到他的嚴厲批評。


福垊


他是南方的閻錫山,他的悲劇在於他離孫中山太近了,這是他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閻錫山的幸運就在於他離孫中山足夠遠。


所以陳炯明在國民黨敘事裡成了叛徒、野心家和反動軍閥,而山西的閻錫山則成了模範省長,內政達人,黨內巨頭。


陳炯明和閻錫山一樣,是典型的“本土派”軍閥,換句話說就是“土豪”,他們雖然也認同廣東和山西是國家的一個部分,但是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家鄉對這個國家負有什麼必須的責任,更反對為了所謂的“統一國家”而讓自己家鄉承擔不必要的壓力和超高的稅賦。


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國家是沒有,或者只有一個禮儀性質的中央,各省高度自治,財政、人事、治安力量都相對獨立;所以他們本能都反感任何認為應該武力“統一”的政治勢力,即使包括自己所在的政治派別也是如此。


陳炯明也曾經多次說過,國家要富強,第一步就是打倒大軍閥,產生一大批小軍閥;第二步才是知識分子和士紳帶領老百姓打倒這些小軍閥;最後聯省自治,國家大同。


陳炯明不僅是這麼主張的,也是這麼做的,他曾經率軍拿下過福建,進入過廣西,但是他都先後拒絕擔任這兩個省督軍的提議,他認為外省人不應該擔任本省的督軍,本省的事情應該交給本省人來做。


然而,他的悲劇在於他距離孫中山實在太近了,他的理想和孫中山的理想是嚴重牴觸的;孫中山雖然是廣東人,但是他實際上是出生於夏威夷,他對廣東的感情和他對其他省份的感情其實是差不多的;相比具體的某個省,某個城市,孫中山更愛抽象的“國家”。



在孫中山看來,國家在北洋那群人手裡肯定是好不了的,而真正能讓國家好起來的只能是他孫中山,因此,他作為國家的領袖,要求廣東在一定時間內多犧牲一點點,多出一點力是天經地義的,就像朱元璋雖然是安徽人,但是作為明朝皇帝,他必須要求同為南方省份的江蘇、浙江承擔比北方各省份高得多的多的賦稅一樣。


但是,這就和陳炯明這種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種矛盾是沒法化解的,因為兩邊的根本訴求完全是相反的。


孫中山主張是把廣東變成他“北伐”的基地,為他的“北伐”大計出錢出人出糧,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廣東要成為孫中山的現金奶牛,這樣的話,廣東實際上就是一個被榨汁的橘子。


而陳炯明作為廣東本省人,他不願意也不想看到自己鄉親被如此殘酷的對待,他不願意看到孫中山為了籌集軍費,在廣東允許煙土和妓女合法,把廣東搜刮的天高三尺。


雙方的矛盾很快就從文鬥變成武鬥,兩邊武力衝突的導火索是當時粵軍參謀長鄧鏗被刺殺,雖然一直沒有很清晰的證據,但是從事後各方反應看,最大嫌疑者應該就是孫中山,因為鄧鏗作為陳炯明的參謀長,他是站在反孫中山北伐第一線的,曾經還因為拒絕撥給孫中山500條槍產生過嚴重的矛盾。


在孫陳交惡這件事情上,當時在廣東的英國領事館資料披露的更詳細,英國情報顯示在1922年孫中山就因為陳炯明對“北伐”消極,半公開聲稱長江以南應該消滅的三個軍閥是趙恆惕、唐繼堯與陳炯明。孫中山還多次要求陳炯明提供500萬以上的北伐經費,但是被陳炯明拒絕。


陳炯明一開始是以一種非常“北洋”、非常“紳士”的方法展開和孫中山的鬥爭的,在鄧鏗被刺殺後,陳炯明提出自己辭去一切職務“下野”;這個“下野”可不是真的徹底辭職,而是類似中唐藩鎮割據時,造反的藩鎮殺了領頭的節度使向朝廷投降,而朝廷則按照潛規則,從藩鎮其他將領裡選出一個將領成為該藩鎮新的節度使的方式。


陳炯明希望用自己個人的“下野”來平息孫中山的不滿,來解決這件事情,畢竟他也是國民黨員,也曾經狂熱追隨過孫中山;可惜,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兩人的目標是南轅北轍。


所以,孫中山打破了潛規則,並沒有任命一個陳炯明的人擔任新的粵軍總司令;其實到了這一步,陳炯明也沒有想和孫中山決裂,他還是希望採取“紳士”辦法來解決他和孫的矛盾。


這就是基層軍人鬧事。北洋時期,軍隊鬧事絕大多數時間裡並不是單純的鬧事,而且一種姿態,製造一種社會不穩定的局面來逼迫自己不喜歡的人辭職或者下野,陳炯明也是這樣,他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孫中山自己離開廣東。


目前所有史料都能證明,陳炯明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孫中山,只是希望把孫中山驅逐了,讓孫中山去另外地方找新“橘子”,別禍害廣東。


黃埔東征軍,東征對象就是陳炯明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孫中山經過“二次革命”,在政治上是非常成熟和老練的,孫中山不願意接受這種看似“紳士”實則黏黏糊糊的狀態。孫中山已經很習慣用“撕破臉”的方式讓自己支持者站隊和表態。畢竟,之前陳炯明和粵系與孫中山派系兩派有很多重疊的地方。


蔣介石以及大批非廣東籍國民黨員就在這個時間段裡脫穎而出了,畢竟對於純粹廣東人來說,孫中山“榨汁”一樣搜刮方式確實很難令人接受。


說句題外話,廣東人確實比較具有“地方主義”情節,若干年後,某葉姓將軍主政廣東時因為劃地主人數太少,對地方頑固勢力太過於“軟弱”被嚴厲批評以及被撤換了,換上了一位姓陶的湖南籍人士主政廣東,很快廣東大地就到處上演“分田分地真忙”的情景悲喜劇了。


我看現在很多學者認為陳炯明接受了英國的資助,這真是冤枉陳炯明瞭,陳炯明真的沒有;因為蔣介石在東征的時候就發現了陳炯明部隊的窘境,連機關槍都用不起,用鞭炮放在鐵桶裡冒充機關槍,試圖消耗黃埔軍的彈藥。


如果沒有外援,陳炯明很可能就成功了,而孫先生可能就會從此開始退出政治舞臺,就像參與了張勳復辟的康有為;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外援來了,有了充足的槍支彈藥,陳炯明自然就很容易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成了“叛徒、反動軍閥、陰險小人”的代言人。


從這一點,明眼人也應該看出來,近代的歷史,確實是外力決定論,而不是相反。


至於如何評價陳炯明,這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了。


站在地方主義立場,陳炯明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鄉親被如此盤剝搜刮,不願意看到自己家鄉黃賭毒氾濫,他有錯嗎?當然沒錯。相反,另一方才是叛徒和二五仔,因為他身為廣東人,卻背叛了廣東。


如果站在國家主義立場,陳炯明是最危險的敵人,儘管陳炯明私德操守都很不錯,但是他的主張是徹頭徹尾的分裂國家,對國家的危害比日本帝國主義還大,陳炯明的理想如果實現必將造成國家無力化,會將亞洲的領導權拱手讓給日本,讓華夏從東亞霸主變成一個大號“泰國”,因此,陳炯明就應該千刀萬剮。


蘭臺


陳炯明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人物,在正常以國民黨的視角來評價的話,陳炯明應該算是背叛革命,縱橫以前在分析黃埔軍校東征陳炯明時,對於陳炯明事件就以叛變來評價。

有一個讀者曾經反駁我,說陳炯明那不叫叛變,並且想要和我講陳炯明這個人,在這裡跟大家講一下,我不可能在以黃埔學生為主體的文章裡去用大量的篇幅來講述陳炯明叛變是怎麼回事,而且也未必講的明白,那叫跑題,“陳炯明叛變”這種觀點也算是主流歷史觀,在一些不以陳炯明為主體的文章中,當然是一帶而過了。

但是要說到陳炯明具體是怎樣的一個人,那就要展開來說道說道了。

革命元老,粵軍中流砥柱

陳炯明雖然也是廣東人,但是直到1909年才加入同盟會,當時孫中山在兩廣組織了很多次起義,無一例外,全部失敗,這個時候陳炯明並未參加,說明一開始陳炯明就不太認同孫中山的思想,1911年廣東軍政府成立,陳炯明擔任代都督,1913年宣佈廣東獨立,討伐袁世凱,失敗後一直堅持反袁鬥爭,在福建西南一點點打出了一點地盤,1920年率粵軍打敗了盤踞在廣東的桂系軍閥陸榮廷,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和粵軍總司令。

孫中山也是在陳炯明的武力支持下才在廣東有了落腳之地。

從這個過程來看,陳炯明是革命元老,也是粵軍中的中流砥柱,在這個過程中陳炯明和孫中山的聯繫越來越多,分歧也越來越多。

1921年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陳炯明就表示不滿,認為孫中山過於功利,不符合民國的臨時約法精神,並且會再次引發北洋政府的討伐,當時國民黨正在改組,陳炯明甚至都沒有加入到國民黨,是在孫中山的一再勸說下才加入的。

陳炯明與孫中山這兩個人,一個人有兵,一個人有威望,矛盾逐漸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陳炯明與孫中山的思想分歧

實際上,孫中山對陳炯明一直都不信任,前面已經說到了,陳炯明加入同盟會時間比較短,對於孫中山來說,還是汪精衛和胡漢民靠得住,而且孫中山一向強調以黨治軍,就是要用政治壓制軍事,以此來控制軍閥。

在孫中山的一再打壓下,陳炯明發現孫中山對其根本就不信任,於是也開始不信任孫中山。

陳炯明把孫中山當兄弟,一同打天下,然後一同坐天下,但是孫中山並未這樣想,孫中山想的是陳炯明是黃興式的備胎,就是一直充當孫中山革命的馬前卒,想要馬兒跑,卻不給吃飽,誰都不會願意的。

陳炯明與孫中山最終分道揚鑣

當然,陳炯明與孫中山的最大爭議並非信任與否,而是根植於骨子裡的對革命道路的選擇,孫中山一直主張北伐統一中國,而陳炯明反對北伐,而是主張聯省自治完成統一。

後來廣州國民政府走的是孫中山北伐這條路,而陳炯明的思想沒有得到實現,到底何為聯省自治,就是學習美國的聯邦制,由地方組成國家統一政權,相對於孫中山的以黨治國,陳炯明提倡的是以民治國,通過民眾自己治理國家。(這種思想縱橫是不太贊同的,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不可能出現聯省自治,出現的只能是自治的軍閥)

這種不可調和的思想使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實際上當時並不止是陳炯明對孫中山不滿,整個粵軍都對孫中山這些“政客”不滿,由於粵軍發動對孫中山的叛變,孫中山希望請陳炯明出來面商,遭到拒絕。

在這個過程當中,孫中山表現的不如人意,反而是陳炯明深明大義,後來也只是想要驅逐孫中山離開廣東,請孫中山兌現和徐世昌一齊下臺的諾言。

最後就發生了中山艦事件,實際上陳炯明這個人對孫中山做的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反倒是孫中山真是不咋地。

孫中山死後,陳炯明送上輓聯“惟英雄能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史論縱橫


俺海豐人,因與老陳有鄉誼之情,也想說幾句我所聽說的,讀過的陳老先生。打小就沒少聽過陳老先生的傳說,什麼隆啊隆,騎馬去海豐,海豐人姓陳。的民謠也不少唱,咱今天只說故事,不參與歷史爭論。孰是孰非還是由歷史去評判吧。古仔開鑼嘍。陳烔明,海豐縣聯安鎮(現)白町村人氏,從小家境貧寒,很小就投靠田心村親戚家為其幫工放牛。某天早上,由於是小孩貪睡,或是老陳那幼小心裡早就裝滿了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以致夜晚失眠,早上睡過了出工時間。親戚東主去叫老陳起身時,奇事發生了。那小床原以為該是躺著那睡懶覺的老陳不在了。換來的卻是一隻白鶴'……'可能是出之親戚東家對勤勞聰明老陳之喜愛,當然你也可以認為東家就是覺得老陳是白鶴化身,來造福百姓了。不管你怎麼想,打那以後,親戚東主就免去了老陳的所有工作,送老陳一心讀書。老陳也的確不負東主。中了秀才,還東渡扶桑留學,並且結識了一大批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其中就有孫中山先生。在劉秉榮先生的國民黨秘史一書裡,有這樣一段記載。孫中山日本回來準備北伐之初,在廣東潮安開辦新兵團的負責人就是老陳,當時還邀請蔣介石過來當參謀長。後東征福建,平兩廣,為北伐勝利奠定基礎。確是老陳的功勳。並且在執政其間,在海陸豐就送出了七八十位的留學生,這些人後來的確在各個領域為國人效力不小。也算是報答老東主引導教育之恩吧……小可先來個拋磚引玉,洗耳恭聽親們的古仔與高見。


39359


反動軍閥陳炯明,在很多歷史書上,都是這麼來定義他的,因為他反對孫中山的主張,反對革命,並且被蔣介石校長親率黃埔軍兩次東征擊敗,當然在民國時期就被定義成了大壞蛋,封建舊軍閥啦!

其實,看陳炯明的全部歷史,才能瞭解和全面評價這個人。陳炯明是晚清秀才,但他即反對八股取仕,更反對清王朝。故加入同盟會,親身參加廣州暴動,全力推翻清王朝統治,被稱之為辛亥功臣毫不為過。之後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國、護法運動,在廣東任督軍,獲得了地方和軍隊的高度擁戴,成為由同盟會轉而成立國民黨後,最具實力的地方勢力。

隨後,邀請下野的孫中山到廣東,組建新的國民政府,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在初期,孫與陳配合默契,孫掌政、黨,陳掌軍隊和廣東地方政務,共同聲討北洋政府。隨著徐世昌辭去大總統職務,兩人對中國革命的未來走向發生了分歧,孫中山主張雖然徐世昌下野,但仍應該北伐,推翻腐敗的北洋政府,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並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主張。而陳炯明則認為,不應再發起戰爭,而應該推行“聯省自治”,各省按各自的民主方式,推舉領導人,做好各自省的事情,區域治理,讓人民安定。這有點像是“聯邦制”。這只是限於黨內的路線之爭,也是各有擁護者。

政見不合,陳炯明選擇退出政界,回到老家惠州賦閒,變局出現在陳炯明的老部下葉舉,在廣州不聽調配,進而發生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孫中山避難中山艦。陳炯明是“鄉軍”起家,核心部隊都是惠州人,下面人與孫中山撕破臉,自是回到老家擁戴陳炯明與孫中山對峙,至此孫、陳決裂。之後,孫中山為繼續北伐,發起兩此東征,才徹底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陳炯明私德不錯,與孫中山之間確就是政見不合,但從歷史眼界來說,陳不如孫多矣,如照陳之辦法,中國必是四分五裂的狀態,中國就危險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