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前村,一場最具原生態韻味的「上燈」儀式,巧遇祥光普照


新年剛過,正月十一,廣東龍川穀前村李氏景春公宗祠舉行隆重的添丁上燈祈福活動。

據悉,每年的正月十三就是谷前村景春公宗祠“上燈”的日子,凡是村裡有新添男丁的家庭,就會相聚舉行集體“上燈”儀式,在宗祠升掛一盞大花燈。

“上燈”習俗在村裡已傳承數百年,像是不經意間撒落的一顆明珠,在時間的弘流裡獨存著那一份原生態的韻味。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宗和天地神明,還要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

每年上燈之後,誰家最先誕下男孩,就被稱作“頭燈”,“頭燈”家庭異常高興,上燈活動時都自願捐一頭豬。

各家各戶將爆竹、香燭及禮品送往祠堂慶賀。

午後3時許,正是掛燈吉時,花燈在祖輩的護送和眾人的簇擁下迎入祠堂。

一路上群獅勁舞、鼓樂齊鳴、爆竹喧天。

道路兩旁圍滿了觀看的群眾,鼓樂聲、爆竹聲、歡呼聲融匯在煙花爆竹的硝煙中,整個村莊顯得生機勃勃,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

燈是用彩紙扎的花燈,上燈時巧遇祥光普照,滿堂生輝。

聽長輩們講,古時在燈迎入祠堂時,女人不能先於燈進入上廳,這一習俗多少帶有“重男輕女”的意味。事實上,如今許多客家地區拋棄了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樣,成為上燈活動的主角,女孩的名字也能上族譜。

“上燈”活動,是對祖先功德的讚揚與尊重。祖輩所有的努力都以人的生存為首要目標,人自從生下來,就必須有尊嚴地行走於天地之間,其中的自強自立,頑強拼搏精神,必須燈燈相傳,代代不忘。

“上燈”也是客家人強烈宗族意識的最好證明,通過這種儀式,本族客家人能夠聚集到一起,增加溝通和交流。不管身在何方,“上燈”這天都成了“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