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老白乾!

www.caixuefei.com

情緒營銷 |酒莊經濟

衡水,老白乾!

“他(衡水中學)是個應試教育的典型,他眼睛裡只有分數沒有人。跟我們浙江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不符合,他們認為是先進,我們認為是落後的,我們浙江不需要。”衡水中學在浙江平湖設立分校,一位浙江省教育廳某官員在公開場合作出如上回應。

聽這位官員的意思,似乎覺得是衡水的老師們把學生們不當人看,變成了“高考機器”。如果這位浙江的教育廳官員能夠去衡水轉一轉就會知道,其實在衡水,哪有老師逼學生,都是學生逼自己!

相較於浙江的許多同齡人可以出國與接班之外,對於大多數衡水的學生卻要面對這樣的現實:

如果走不出衡水,那麼就很有可能走不出既定的人生。

所以每一個衡水中學的學生都把走出去作為了畢生的志願,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距衡水中學向北16公里之外的衡水老白乾酒業身上……

第一部分:老白乾根本沒賺錢?

2015年衡水老白乾總經理王佔剛就對記者說:“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最高獎項金質大獎章的白酒只有三家,三家都是清香型白酒,其中就有直隸官廳高粱酒,即衡水老白乾的前身。”、“衡水老白乾要進入中國第一陣營。”

我的朋友酒和尚經常告訴我,要多學一點歷史,才對得起你一臉的滄桑。所以我整理了老白乾2015-2017年的基礎數據,如下:

衡水,老白乾!

可以看出老白乾僅僅是廣告費用就佔比接近20%,也就是說:

老白乾每賣5塊錢,其中光是廣告費就要用掉1塊錢!這才叫真正的“廣告酒”!

與之對比的是洋河廣告如此之猛,也只是佔比5%左右,口子窖也不過8%。

根據新聞資料顯示:“2017年衡水老白乾旗下四大次高端產品銷售增長迅猛,十八酒坊20年增長220%,十八酒坊15年增長近80%,古法20年和五星39增長幅度接近50%,百元以上產品佔比超過60%。”

但是根據本人的調研與估算,老白乾2017年的產品結構大約如下圖:

衡水,老白乾!

(本圖綜合新聞資料、產能、出廠價測算,可能有偏差,僅供參考)

再看一下2017年省內外銷售佔比(注意2017年老白乾省外市場下滑55%):

衡水,老白乾!

“全國化”走了3年,老白乾百元以上銷售也只佔35%,所謂次高端產品的“猛增”其實意味著200元以上產品的更是基數很小!同樣對比的是2017年安徽的口子窖100元以上產品佔比超過94%,接近34億!

綜上可以得出結論:

老白乾這幾年的“走出河北,全國爭霸”的戰略基本還處於“原地踏步”的情況。

大家單看這個數據可能不夠直觀,這是我整理的2016/2017年全國上市酒企的業績與利潤報表:

衡水,老白乾!

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老白乾與同等規模的今世緣、迎駕貢酒、甚至與業績不如自己的水井坊、酒鬼相比,利潤都嚴重偏低!

如果再輔以老白乾存在拖欠經銷商費用的情況(只是傳聞,只是傳聞,只是傳聞),那麼得出一個大膽的推測:

衡水老白乾這兩年根本就沒盈利!

(只是個人推測,不代表權威觀點)。

第二部分:老白乾廣告花的值不值?

從上圖可以看出,老白乾在廣告上面是捨得花錢的。自從2015年開始,老白乾把幾乎廣告費的40%花在了全國性媒體上。這些錢都幹了什麼呢?除了常規的電視廣告投入,老白乾在衡水去年和今年連續搞了兩場“買酒贈票”的群星演唱會,又今年在紐約時代廣場刷了一把存在感。

我們做營銷推廣的都知道,象齊秦、韓磊這種晚會歌手做臺柱的“演唱會”,一場滿打滿算全場費用不會超過200萬,何況老白乾還賣酒呢!而時代廣場的廣告即使是最核心的屏幕,也只不過10秒10000元人民幣,據說如果找薛蠻子還可以打七折!

衡水,老白乾!

所以我非常的費解,老白乾這些廣告費都花哪裡去了?我當然相信老白乾是實打實的把錢花出去了,那麼考慮到近兩年老白乾省內外的業績,我只能狹隘的認為:

老白乾省內市場的增長嚴重依賴廣告費用的變相促銷,雖然全國廣告做了不少,但是省外招商效果非常不明顯,甚至有衰退的跡象。

人活這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一代宗師》

第三部分:關於老白乾新的廣告語

眾所周知,老白乾換了廣告語,新的廣告語是“喝老白乾,不上頭”,七個字據說花了1000萬!簡單說一下我個人的推測,以謝偉山老師為代表的君智諮詢主打的是“競爭戰略諮詢”。大概這次操刀的思路可能是:

淡化衡水老白乾地域特色,突出老白乾在香型層面的行業領導形象,最大化的適應老百姓對於“好酒不上頭”的固有認知,配合老白乾的全國化戰略進行大規模的廣告投放。這個思路可以很“定位”,我這裡說的是姚榮君老師。

衡水,老白乾!

當然,武無第二,文無第一,對於所有專家,我都是尊敬的,老白乾的廣告語,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以下也只是個人觀點:

我們知道,品牌定位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有利的競爭位置,本質不是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觀點,而是表達最需要被表達的觀點,從“喝出男人味”再到“不上頭”,老白乾的品牌理應扮演它在消費者中的形象,而不是簡單的展示自我。如果說“喝出男人味”是老白乾目標消費者的“理想人格”,那麼“不上頭”對於品質的訴求就消費者而言,就頗有些莫名其妙。

品牌的基礎聯想與附加聯想決定了品牌的調性,譬如蘋果的“thinkdifferent”本身就是建立在企業強大的產品 “基礎聯想”上的附加聯想,是產品的消費主張。回到“不上頭”這個訴求,竊以為老白乾消費者產品形象還停留在“大磨砂”層面,而老白乾無論是現實還是理想都是要繼續走“高端產品路線”的,這樣看來,由於缺乏更加具有延展性的附加聯想,“不上頭”可能難以支撐老白乾的高端訴求。(白酒喝得從來不是酒本身啊!)

其次品牌營銷首先就要解決消費者的“理解、動機、信任”三個問題,“不上頭”是一個“泛概念”,就是消費者有理解,無認知,外延夠寬,深度不足。

基於“不上頭”的基礎聯想不僅無法強關聯“不上頭就是好酒”這個消費潛意識,而且我們知道“不上頭”作為一個品牌承諾,這個是需要“品質兌現”的,而喝酒上頭本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者體質狀態問題,太多的酒喝了都不上頭,為什麼選你老白乾?那麼喝老幹白上頭了又怎麼辦,是消費者不行還是老白乾不行?

回答不了這兩個問題,就很難在消費者層面解決信任問題,更不要說積極共鳴。

過於“務實”的品牌訴求難以匹配的真實的消費體驗,極易讓消費者產生失信感,值得商榷。

最後還容易拉低老白乾整體的品牌形象,特別是掛上十八酒坊,從“流傳的真情,流傳的酒”到“容者大成”,前期這麼多年的積累一夜荒廢,可以說,前功盡棄,實在可惜。

當然,作為社會人,我當然也明白一顆好心比不過一張好嘴,中國酒圈很多事情都是“重在酒外”, 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混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對這個廣告語怎麼評價,永遠都在老白乾人心中了。我太過較真反而顯得自己小氣了。以上也只是一家之言。

寫在最後:

現在的中國酒市就好比一個蓄水池,風大浪急,還滲水嚴重,套用吳曉波書中的話來概括就是“水小魚大”,市場絕對消費量持續下降,名酒壟斷資本與渠道資源,一個翻身就可能攪得市場天翻地覆,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的小魚都去爭著做“大魚”,最後可能就是很多小魚還沒有長大就已經餓死。

注意,我不是在說郎酒。

申明:本文所有觀點皆是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工作室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