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孩子的問題,用故事定向塑造孩子價值觀的案例之一

我的小孫子兜兜,現在兩週四個月。喜歡聽書。家裡到處都是他喜歡的繪本書。

通過看繪本,他早早地知道了和小朋友玩,要排好隊,一個接一個;玩完了玩具要送它們回家,“收起來,收起來。”

看繪本《大衛,不可以》,大衛不穿衣服往外跑,有一天給他脫光了洗澡,他拍著自己的肚子說“大衛,大衛。”全家都笑了。他竟然產生聯想了。

有一個不用的手機,專門給他聽故事用。他睡前必聽《笠翁對韻》,已經可以對上卷一東了。

最近兩週,睡前要聽我講《貓咪的故事》

根據孩子的問題,用故事定向塑造孩子價值觀的案例之一


有一天,貓媽媽問貓咪:“你想吃什麼?”

貓咪說:“吃魚。”

貓媽媽說:“好,我們去市場買吧。”

貓咪和貓媽媽出了家門。走啊走啊,走了一條街,坐上了公交車。嗚~嗚~嗚~到了市場。市場上好多魚啊。

貓媽媽問貓咪:“想吃什麼魚啊?”

貓咪說:“吃帶魚。”

貓媽媽買了一條帶魚,和貓咪回家了。

貓媽媽說:“你去看書,我去做魚。”

貓咪就去讀書了。

貓媽媽做好了魚,叫貓咪吃魚。

貓咪說:“我們先給爸爸留一塊吧。”

貓媽媽誇貓咪真懂事,是個好孩子。

給貓爸爸留了一塊魚,貓媽媽吃了一塊魚,貓咪吃了一塊魚。

吃完魚,貓媽媽問貓咪:“你學會什麼了?”

貓咪說:“我學會數數了,還會背唐詩了。”

貓媽媽說:“給媽媽數數好不好?”

貓咪說:“好啊,我很願意數數。”

貓咪就開始數數:“1、2、3、4、5、6、7、8、9、10。”貓媽媽高興地誇貓咪是個好孩子。

貓媽媽說:“再給媽媽背首唐詩吧。”

貓咪說:“好啊,我很願意背唐詩。”

貓咪開始背唐詩:“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貓媽媽高興地誇貓咪是好孩子。

貓媽媽說:“我們去告訴爸爸好不好?”

“好啊,走吧。”

貓咪和貓媽媽出了家門。走啊走啊,走了一條街,坐上了公交車。嗚~嗚~嗚~到了爸爸上班的地方。

爸爸見到貓媽媽和貓咪很高興。

貓媽媽說:“貓咪學會了數數,背唐詩。”

貓爸爸說:“貓咪,給爸爸數數吧。”

貓咪說:“好啊,我很願意數數。”

貓咪就開始數數:“1、2、3、4、5、6、7、8、9、10。”貓爸爸高興地誇貓咪是個好孩子。

貓爸爸說:“再給爸爸背首唐詩吧。”

貓咪說:“好啊,我很願意背唐詩。”

貓咪開始背唐詩:“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貓爸爸高興地誇貓咪是好孩子。

根據孩子的問題,用故事定向塑造孩子價值觀的案例之一


這個故事是我自己編的,其目的讓他吃東西前要想到別人,學會數數,學會背唐詩。

現在這三個目的都達到了。

我一說吃飯了,他就趕快叫太姥吃飯。

數數也會1、2、3、4、5、6了,《鵝》這首唐詩也會了。

關鍵是這個《貓咪的故事》,兜兜自己也會了,我說上句,他就能說下句了。

這就是聽故事的魅力。這種啟蒙教育潛移默化的激發了孩子的智商。

所以,家長要經常帶領孩子讀書,講故事。不要讓手機佔領了你所有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離不開手機。

根據孩子的問題,用故事定向塑造孩子價值觀的案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