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乔志峰

从9月1日开学至今,武汉藏龙二小不断有学生出现流鼻血、呕吐、身体起疹子等症状。到9月10日,据家长的不完全统计,已有100多名学生出现了流鼻血、起红疹等不适的症状。学生家长怀疑,孩子的症状与学校跑道质量有关。(9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毒跑道”又来了?近年来,媒体不断接到江苏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多地学生家长反映,孩子上学后集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他们怀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

然而,在媒体前往多家涉事学校进行采访时,校方无奈表示,他们找遍了当地所有检测单位,均无法出具检测报告。有媒体调查发现,我国已建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而随着媒体的调查深入,塑胶跑道领域的乱象一点点被揭开,令人触目惊心。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一,“毒跑道”由来已久

多地家长集中反映、多家媒体介入调查,让“毒跑道”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口诛笔伐。

其实,“毒跑道”的问题并非近期才有,只不过最近爆发比较集中罢了。自从塑胶跑道出现和日渐盛行,与其有关的负面新闻就时有所闻。2003年,还曾经出现过针对塑胶跑道有毒无毒的争议,也有专家不断呼吁“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的做法”。只可惜,由于塑胶跑道自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这个行业还是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不少学校都将其作为学校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来进行,争先恐后建起了塑胶跑道。而跑道的安全性却常被有意无意忽略,导致一些不合格甚至有毒的跑道混入入校园。隐患不断累积,直至导致今天这种问题集中爆发的局面。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回顾多次“毒跑道”事件发酵的过程就会发现,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演化:学生集体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家长查找原因并将“疑凶”锁定塑胶跑道——媒体介入进行调查和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塑胶跑道在生产、施工、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和漏洞不断得以暴露。

这不由得让人生出疑问:如果不是学生集中出现了各种症状,“毒跑道”的问题是否还将继续潜伏,无法及时被家长和公众察觉?如果不是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地方的不同学校都发生了同样的问题,会不会依然被当成“个别现象”,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出事的“毒跑道”由于“毒性猛烈”、直接让孩子出现了明显症状,进而得以暴露。还有没有其他一些塑胶跑道,虽然毒性没有那么强,但同样也存在毒性,正在悄无声息地毒害孩子、令其“慢性中毒”?我相信,上述担忧或并非多余。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二,“毒跑道”毒从何来

据专家介绍,合格的塑胶跑道技术成熟、使用安全,存在问题的是劣质塑胶跑道,其毒性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第一,是塑胶跑道中使用的溶剂中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第二,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重金属催干剂——铅盐;第三种也是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它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却可导致男性不育。

有形的毒源不难查出,而无形的“毒源”则隐藏较深,需要引起我们更大的重视。首先,是监管的缺位。塑胶跑道的监管,至少涉及到教育、质监、环保、体育等众多部门。如果上述部门有一个能够主动进行监管,或许就能堵住漏洞,避免“毒跑道”继续害人。只可惜,“九龙治水事难成”,那么多监管部门都没能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其次,是检测标准的缺失。记者在某小学采访时,学校负责人表示,校方寻找当地多个部门,也无法得到塑胶跑道是否有毒的检测报告。他表示:“联系下来,疾控中心就来了,他说我们只能检测室内的。室外我们就联系了区环保局、无锡市环保局,他们没有监测室外的部门,室外没办法检测到的。”标准缺失,导致“毒跑道”游离于管控之外野蛮生长,相关企业也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所幸的是,今年5月14日,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 36246-2018)正式发布,此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消息,该标准由(教育部(基础))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教育部(基础),将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但愿新国标出台后,所有的学校都能按照标准采购选择跑道。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的无序竞争让塑胶跑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低价中标、层层转包,这些工程领域常见的弊端,在塑胶跑道的招标建设中无疑也是存在的。为了降低成本、追逐更高的经济利益,使用劣质材料、偷工减料就成了某些无良企业的不二法门。

三,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已经出了这么多问题了,对各地、各个学校的塑胶跑道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刻不容缓。没有发现问题的,可以继续留用;发现问题的,不管毒性大小,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无法彻底消除毒性的,就必须坚决予以拆除,不能任其继续挥发毒性、戕害学生的健康。除了“治标”之外,还要有“治本”之策: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其一,明确监管责任。从塑胶跑道的招投标到建设施工,从产品工艺到生产检测,所有的环节和流程都必须置于严密的监管之下,不能有任何轻忽,更不能人为“放水”。比如有毒塑化剂,在国外儿童产品里是禁用的,为何在我们这里,却可以堂而皇之成为塑胶跑道的原料?谁该为此负责?

其二,加大处罚力度。发现“毒跑道”,不仅要及时拆除,还要倒查责任;不仅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对负有监管之责的相关部门,也必须予以深究,并且追究到人。特别是如果其中存在利益勾兑等违法违纪行为,更须一追到底。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同时,还应举一反三,查查校园里除了“毒跑道”,是否还存在诸如“毒桌椅”、“毒校服”等其他安全隐患。安全大于天,更何况事关孩子,必须千方百计确保万无一失。


怎样为“毒跑道”解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