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感情,「不講理」

好的感情,“不講理”

在美食城吃午飯時,一對年輕夫妻引起了我的注意,男人端菜時,一個轉身碰到女人,菜湯灑到女人的衣服上。

女人驚叫起來:你不會看著點啊?我剛買的衣服,洗都洗不掉,這還怎麼穿?

男人趕緊拿著紙巾,擦拭女人衣服上的菜湯,嘴裡不停地道歉:對不起,我錯了,蔓蔓,回家我給你洗,放心吧,一定能洗乾淨的。

旁邊的中年女人看了一眼,淡定地說:不礙事,大不了讓成再給你買一件。這個名叫蔓蔓的女人,氣急敗壞地說:媽,你不知道,我當時買的時候,只剩這一件了,這是我最喜歡的衣服,真是氣死我了。

女人不依不饒,看著衣服上擦不淨的油漬,心疼得不得了,更加怨恨男人,甚至打掉了男人遞過來的筷子,說:我不要吃,都怨你,賠我衣服。

中年女人見狀,說:你這閨女,過分了啊!小兩口過日子,你敬我讓,日子才越過越好,別得理不饒人,讓人下不來臺。好的感情一定要有情有義,先言情,後明理,別佔著理,把情作沒了。

聽到這裡,我不由在心裡感嘆:還是當媽的人活得通透,看得真切。

夫妻之間,不應該只有冰冷的道理,情不夠,才需要理來湊。好的感情,先情後理,必要時,只言情,無須講理!

講道理是容易的,只要有理有據,誰都能夠信手拈來,但情義卻未必人人通曉。

感情裡遊刃有餘的人,必然懂得“用情至深”。

如果只講道理,不言情,再好的感情經不起道理的窮追猛打。

考駕照時,我拿家裡的車練手,孩子父親坐在副駕駛上。

因為車的離合調得很高,我一腳踩下去,腳後跟剛好踩到墊子上的接縫處,松離合時,墊子接縫卡住腳跟,抬不起腳。要麼離合松不起來,要麼蹭一下徹底鬆開。

車子一連熄火了好幾次,離合掌控不了,我自然其他事項也顧不上。孩子父親開始氣急敗壞地跟我講道理,數落我的錯處。

是的,他說的都沒錯。可是,我也很窩火,索性不練了,說:我的腳老是被墊子卡住腳後跟,起不來!你不要跟我講道理,你說的我都知道。就算你有理,也不該咄咄逼人!

孩子父親見狀,趕緊服了軟。最後,車也沒練成,還沒了好心情。明明是我錯了,我為什麼還理直氣壯地這麼生氣?

無非是孩子父親光看到了我的錯誤,沒有看到我的為難之處,有理卻“無情”,揮起道理的大刀,窮追猛打,自然讓我很不舒服,不喜歡這樣的他。

人都習慣有理有據的時候,只拿道理說事兒,薄情寡義;不佔理的時候,往往希望對方通情達理,有情有義。

年少時,我跟人理直氣壯地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成年之後,我才發現,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

該用情的時候,別讓道理摧毀了感情。好的感情一定有情有義,不爭一時意氣。

朋友長慶懷孕六個多月了,居然跟丈夫吵了一架,還踢碎了一扇玻璃門。

吵架的原因,說出來讓人匪夷所思,因風俗不同而吵架。兩人異地婚戀,無意中聊起過年串親戚的風俗。

長慶說在她老家,侄子侄女一定要去姑姑家串親戚。丈夫卻說不用,只要父母健在,姑娘回家理所當然,不用侄子侄女去姑家。

因為兩地風俗各異,兩人激烈地爭論起來。其實,這本就是沒有對錯的無頭案,弄得兩口子上綱上線。

最後,長慶拿出手機,給母親打電話,讓母親斷一斷是非。電話正在撥通中,丈夫繼續補刀:就是你不對,你說不過我。

本來情緒煩躁的長慶一聽這話,火了,把手裡正在撥號的手機,狠狠地扔在地板上。幸虧是木地板,手機未摔壞,但被摔到了床底下,一時拿不出來。

更可恨的是電話通了,長慶母親“喂喂”地喊個不停,長慶跟丈夫唇槍舌戰地吵起來了。

讓母親在電話那頭聽兩人吵架,長慶忍無可忍,一腳踹向陽臺的玻璃門,門“譁”一下子全碎了。

丈夫見她真的生氣了,一把抱住身懷六甲的長慶,說:咱們為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吵,多不值得。你現在懷孕著呢,不敢生氣,我錯了,不該跟你爭。

好在丈夫緊急剎車,才避免了二人的衝突繼續升級。丈夫也意識到不該跟妻子較真,就算贏了理,卻也輸了情,得不償失。

事後,長慶母親問她怎麼回事?是不是吵架了?長慶敷衍了事,心想:我真是吃飽了撐的,為一些不關己的事情傷筋動骨,如此大動干戈,犯得著嗎?

當道理進入死衚衕時,一定要及時抽離出來,該用情的時候,一定要“煽情”,要共情,要通情。在感情裡,用情往往比講理更管用。

工作上不順利的妻子,抱怨上司有多討人厭時,一個好丈夫不應該圍堵和打壓妻子的壞情緒,而應該充當她的“垃圾桶”,讓妻子倒完情緒的餘毒。

丈夫事業上不順利,一個好妻子不應該大講道理,甚至熱嘲冷諷,而是應該跟丈夫一起並肩,抵抗生活的艱辛,這才是一個失意的丈夫最大的慰藉。

好的感情,不是彼此完美,而是懂得接納彼此的情緒,能共情,曉之以情,方能動之以理。

一對老夫妻吵架,老頭子總是讓著老伴。老伴問:有時候明明我錯了,為什麼你還願意讓著我?

老頭子說:就算我吵贏了,又能怎樣?贏了理,輸了情,才是最大的輸!

不要讓道理綁架了感情,好的感情先情後理,甚至無需講理,只言情,情到了,理自然就通了。

好的感情,“不講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