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講理,才是最好的情商


不講理,才是最好的情商


高情商的人一定有共情的能力,也就是同理心。

談到人際關係時,蔡康永說:

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摸索彼此能繼續往來的分寸。

從來不摸索,就說自己是直腸子,受不了這個,受不了那個。

這叫作自我介紹,不叫人際關係。

就像明知對方較敏感,卻說話直來直往刺人,還說自己只是太真、太直,便是沒有同理心的表現。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沒有受到應用的重視。

尤其當你是有道理的一方時,你處理事情的方法,更能看出共情力有多高。

若是得理不饒人,那咄咄逼人的樣子,只會讓大家敬而遠之,更不可能尊重你。

有許多人喜歡站在道德高處指點他人,比如網絡常見的酸民,覺得自己特別厲害,總是高傲地留下指導語。

彷佛世界都在他腳下,若真被他抓到錯處,更要大大指教一番。

不只被指教的人不會接受,旁人看了更覺情商太低。

讓人舒服,比講道理更管用

人們常說情商最低的就是愛講道理的人。

抓著道理喋喋不休,過份在意對錯和講理,反而會讓人際關係更為僵化。

每個人心中的理都是不同的,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

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看事情,對他們而言,都是很有“理”的。

更不存在誰是誰非,若非要爭個高下,就是看誰用詞狠會奪理。

這些總是隻講理的人,往往人緣很差,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大家都想著:我惹不起,總躲得起!

下次再遇爭端,也不想和你說了,因為根本講不通,只是講出一肚子氣。

與其講理,不如同理

光會講道理是無法打動人心的。

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去體會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說出能影響對方的話語。

從對方的思考邏輯中去尋找破綻,從他的角度去和緩地說,才能迅速結束這個思想上的對立局面。

若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一味地固執堅持,說話再大聲,聽起來再有理,對方也會覺得只是「歪理」。

共情不是妥協,是為了共贏

愛講道理的人,會給對方一種防備心理,覺得自己哪裡錯了,還是哪裡不如你,才要在這聽你說理。

懂得共情,才能跨過彼此的差異,進到他的心中。

無論是對誰,都別再講理了,人際關係講究的是感受。

心情舒服了,耳朵才會打開,也才能達到你想要達成的目標。

在家庭或在工作中都適用。


不講理,才是最好的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