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颱風山竹的,已經遠去,廣東多數地區又一次陽光明媚。

不得不說,這次颱風與早前的日本,形成鮮明對比...

客觀上來講,中國的社會組織動員能力,尤其是發達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真的很厲害...

最近兩天,關於逆風而行,徹夜不眠的報道,鋪天蓋地...

但是,在大家熱度褪去,有是否有人真的關心到那些受災的農民?

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筆者昨日去惠州草帽農村調研受災情況,滿目瘡痍

面對災害,城市跟農村,就是兩個世界:

筆者也是深有感觸的一點,在廣州海珠,颱風過境之時,出現的短時間的停電,在當晚就恢復供電,第二天早上,除了街上零散有一些殘枝敗葉,大家還是繼續上班...

這是中國的城市,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廣東的農村,這次颱風中,又有怎樣的?

城市,人口集中,城市居民對於生活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極高,面對災難,其耐受程度也更為脆弱...

試想,如果一個城市,斷水、斷電、斷交通,這個城市能堅持幾天?

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08冰災,公路養護人員進行撒鹽初冰作業

反觀,農村,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十天半個月也不在話下。這一點,廣大農村人應該深有感觸...

當年08年冰災期間,湖南部分山區,基本就與外面聯繫中斷就超十天...

一旦受災,城市單位面積內的損失絕對多於農村...

所以,大家大部分的目光,都停留在城市的防災救災...

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山竹颱風過境,廣州某街頭場景

但是,農民的抗災能力就真的強麼?

為什麼農民靠天吃飯?

颱風來了,人可以躲,船可以跑,車可以跑...

東西可以收起來...

長在地裡的農作物,躲不了、跑不了、也收不起來...

不僅僅是颱風、暴雨、乾旱、冰雹、低溫、降雪...

去年年底,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的大雪,導致了多少的蔬菜種植戶的蔬菜大棚倒塌...

多少人,數年心血,毀於一旦...

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颱風過境,被夷為平地的養雞場

農民為何就沒人關注?

之前,有很多人發問,農民買菜的時候賺錢的時候,怎麼沒人說?

農業從來都是一個基礎行業,和平時期,農產品,尤其是常規農產品的價值,永遠都是在一個低水平狀態。

很多城市人一邊抱怨的吃菜難、蒜你狠,一邊又瘋狂的搶購著新出的蘋果iPhoneXs,

這就是消費者的心態,他們可以忍痛割愛花幾百塊買雙鞋,花幾千買件衣服,甚至花上萬塊去買個包...

卻會因為,青菜上漲了五毛而大呼小叫...

理由還充分,因為包包不是天天買,青菜卻要天天吃...

颱風“山竹”疑似被除名,災難背後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一如草帽君所說:七年艱辛,還是沒能扛過一次颱風,農業就是如此脆弱...

草帽的師父張和平老師的農場,不光有機農業,廣東的常規農業也都受災。

當你們看到農業生產者呼籲關注時,多鼓勵,農業靠天吃飯,而大家其實是靠農業生產者吃飯的!

山竹無情,我們與大家同在...

一家優秀的公司,絕不僅僅只看它創造了多少的經濟價值,

而是看它,對內能使員工安居樂業的同時,對外,是否還能夠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