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人際關係起點是什麼?

儒道易行曾仕強

傳播聖賢智慧,弘揚道統易學文化!踐行中國式管理!敬請關注儒道易行!

曾仕強:人際關係起點是什麼?

閱讀本文您將徹悟

1. 人際關係起點之“兩套西裝”

2. 對“兩套西裝”的合理把握


|全文共1200字,深度閱讀需5分鐘,受益終生|

本文所闡述的,“兩套西裝”指的是在人際關係處理中個人後天附加上去的東西,涉及到個人的服飾、著裝風格、喜好等很廣的範圍。其強調的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打扮應合乎自身的條件,要善於打扮自己。具體而言,應該把握以下內容:

1.“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儘管“一表人才”中倡導個人應對自己的長相承認和接受,但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隨性使然,不顧別人的感受。人的穿衣打扮,一方面是出於生理(保暖等)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所謂“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必要的、得體適合的著裝打扮是必不可少的。

曾仕強:人際關係起點是什麼?

2.服飾打扮應符合身份

個人的服飾打扮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不要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和言論。但是,如果是不合乎身份的衣服,對個人處理人際關係而言就非常不利了。例如,在公司中,領導在考察某個升遷備選對象時,衣著打扮的適當得體往往會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評判因素。

3.裝扮需與場合相適應,不違禁忌

在中國這個禮儀之邦,在很多不同的場合是存在諸多禁忌的,個人的著裝和打扮如果違反了這些禁忌,必然不利於人際關係的順利發展。

在西方,很容易發現不同膚色的人種通常都是按膚色聚集在一起吃飯的,因為進入到別的膚色人種中很容易會與自己的種族逐漸疏遠開來。在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判斷和分析並不含有種族歧視的內容。中國人是最沒有歧視的,在我們的國家56個民族都能夠和平相處。在世界範圍內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凡是大力爭取自由的民族通常都是深受壓迫的,之所以中國從來沒有做過自由的“抗爭”,就是因為中國人本來就很自由。

4.避免外在的多變

曾仕強:人際關係起點是什麼?

西方人對人是好奇的,所以他們在個人的著裝打扮上會主動地尋求多變,然而,這種外在的多變在中國人看來,則不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這是因為中國人要相互建立良好的關係,是需要逐步瞭解的,而一旦這個過程中某一方始終在尋求變化,自然會導致另一方對其失去信心。

5.“兩套西裝”要符合社會文化的背景

人倫關係是在中國這個社會發生的東西,它離不開我們社會的文化背景。例如,在美國可以做的事情建議在中國還是少做為妙。不僅如此,對於社會文化的背景還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和標準,不能一味地相信道聽途說的言論,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6.不要勉強自己盲從時尚

為改善人際關係而進行的外在改變中,每一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地追趕潮流和時尚。否則,做出令自己很不適應的改變,必然會導致自己變得很不自然,矯揉造作的狀態是無法獲取別人的好感和信任的。

7.謹慎本分,適當磨練

人要放開是很容易的,但要再收緊則非常痛苦不堪。對於個人的外表打扮應該要注意謹慎本分,否則一旦放寬了要求,再希望尋求改善就比較困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