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 不是富二代卻是中國最年輕的總裁

伊利企業大家都熟悉,但是伊利總裁你可能就不知道了。伊利總裁被稱為中國企業最年輕的總裁,他只用了10年就做到總裁的位置,順利的讓人懷疑人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個傳奇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

他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 不是富二代卻是中國最年輕的總裁

他就是潘剛,70年出生在內蒙古。他在22歲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就回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伊利前身)工作。剛開始他確實是做的基層工人,但是隻用一年他就升到中層幹部。每年都升一級別,只用了7年就做到伊利礦泉水公司的董事長,3年後直接就是伊利總裁。這樣的升職速度確實讓人驚訝,好像公司就是他家開的一樣。

其實說這些並不是為了否認潘剛的能力,而是潘剛從學歷到身份都很普通。沒有家庭背景,不是重點大學,可以說他的升職不存在放水。那麼他是怎麼升上去的呢?

潘剛在92年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然後在回民奶食品廠工作。而且伊利發展起來也就是在這10年裡,那個時候的伊利還只是個小廠。所以存在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從質檢員到車間主任。可以說他是進入的時機剛剛好,沒有早也沒有晚。伊利給他提供了平臺,他也將伊利帶到了新的高度。

潘剛在1999年開創中國液態奶時代,並且親自組建伊利液態奶事業中心。以前的伊利營收入只有6000萬,後來在潘剛的帶領下只用一年時間,伊利的營收入在5個億。比以前伊利的收入,翻了8倍還多。後來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每年的營收入都是幾十億。

他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 不是富二代卻是中國最年輕的總裁

除了他能力強的原因,還有就是他碰到了機遇。因為伊利在發展階段的時候,內部出現問題。原來的伊利副總牛總離開了,這個已經對伊利的打擊很大。而以鄭俊懷為首的5位伊利高層管理,又因為涉及挪用公款被逮捕入獄。一下子伊利的骨幹沒了一半。剛好潘剛在重要崗位待過,又有能力。伊利又正缺領導人,所以他算是時局問題被升上去的。就這樣一直到今天,潘剛憑藉自己的能力坐穩總裁的位置。

從2002年開始接手伊利,潘剛把伊利從營收入20多億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億,足以證明他的非凡能力。伊利現在打敗蒙牛成為中國奶業的龍頭老大,而且在亞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八的好成績。

潘剛的成功除了自己本身的實力夠硬,還有剛好碰上伊利內部動盪提供的機遇。可以說有實力的人很多,但是在體制單位裡,有實力是不夠的。而且如果當時伊利沒發生那些事情,潘剛可能只是個高層不會升職的那麼快。而伊利也不會發展的像現在這樣好,成為業內龍頭老大。可以說潘剛成就了伊利,伊利也成就了潘剛。

他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 不是富二代卻是中國最年輕的總裁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有的時候距離成功,可能就差了點運氣。像曾國藩留給後人的告誡就是不信書,信運氣!

其實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運氣好碰上了好時候。你看現在能有幾個白手起家的人,創業成功的。小編認為運氣比實力更重要,你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