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埃塞俄比亞在古希臘語中意為“被太陽曬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是非洲古國之一,有著3000多年的漫長曆史,有“非洲屋脊”之稱,最具本色的非洲國家,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埃塞BZ92公路項目全長92公里,面臨施工戰線長,施工組織難度大,料場徵地滯後等情況,全體參建職工立誓要用鋼鐵般的意志和科學創新的管理挑戰極限。為確保施工進度,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項目部不斷更新施工進度計劃,並對計劃方案進行多次優化、控制和調整,從而更好地指導服務現場施工。

樹精品工程,揚電建美譽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秉承“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範履約”理念,狠抓施工進度,合理配置設備、人員等資源,精心策劃,積極開展各項勞動競賽,迎風雨、頂酷暑,加班加點施工,用實際行動向業主及當地社會展示了電建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鐵軍風采,勾勒出綠水青山間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百年大計、質量為先。

雖說公路項目施工單一,但因為各區段的材質不同,其施工過程也是個複雜的綜合過程,加上項目沿線構築物結構類型不統一、數量多(箱涵N道、管涵N道、橋N座)、受乾旱、雨季和非正常降雨等自然條件影響大等特點,施工項目的質量更加難以控制。為此,項目建立了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以助於做好質量保證體系的全面管理;施工過程中,各部門緊密配合,試驗、測量、質量、安全人員細化責任、齊抓共管,嚴格控制。

“繡花針”式精細化管理

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不斷強化全員成本精細化管理意識。成本管理不僅僅是合同經營部和財務部的工作,項目部加強宣傳教育,讓每個員工樹立強烈的精細化管理意識,在思想上逐步改變粗放式的管理意識,進行過程控制。

嚴格遵守公司物資設備管理制度,三家比價,降低採購成本,加強信息及時有效溝通,避免材料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增加施工成本。

項目部採取限額領用制度、嚴格落實設備維護保養制,以提高設備使用率來減少不必要的窩工,控制浪費。

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管理,杜絕因返工造成的時間成本和質量成本,以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逐步推行海外項目本土化管理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和加快國際化的進展的重要舉措。項目部積極響應集團公司本土化管理戰略,精簡中方人員,大膽嘗試僱傭當地高層管理僱員,啟動當地人管當地人的管理模式,為當地人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工作過程中,積極開展傳、幫、帶,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讓他們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加深當地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加快與中方員工的融合。關鍵崗位通過僱傭一些當地有經驗、有能力的合同專家、律師、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人員等,實現了資源共享,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體現了國際公司風範,彰顯電建品牌。

履行社會責任,我們一直在行動

項目部進場伊始,以“安全履約、誠信履約、規範履約”為目標,積極履行合同責任的同時,情繫埃塞,回饋當地社會,不斷踐行中電建企業社會責任。給地方政府機構、學校等提供無償服務、捐贈等,如義務為政府、教堂、學校,以及其他重要地方修繕道路,免費提供砂石骨料、毛石等施工建築材料,免費向政府機構出借施工設備,向學校無償捐贈教學用具,無償救援施工沿線事故車輛等,自開工以來對埃塞當地的捐贈總金額約109萬比爾(當地幣),獲得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讚譽,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實際行動將企業愛心通過友善的雙手傳遞出去,真誠回饋當地社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電建的溫度和力量。

2018年4月18日,中國駐埃塞大使館經商處劉峪參贊到項目檢查並慰問職工。肯定了水電十一局在埃塞市場所取得的成績,對項目施工形象、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給予高度讚賞,對維護企業良好履約品牌形象、促進中非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月28日上午,埃塞BZ92公路項目瀝青路面全線貫通,這標誌著該工程主體完工,開啟了移交併進入質保期維護的新階段。

自2014年2月份主體開工以來,參建員工克服變更頻繁、雨季週期長、物資匱乏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人員、設備等資源,提高執行力,精心組織和策劃,順利完成瀝青路面鋪設,在各標段中率先完工並籌備移交,給業主單位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項目的主體完工對職工來說,更是一種自我肯定,剩餘80米瀝青面層鋪築完成的那一刻,所有職工洋溢著熱烈的氣氛。所有的艱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困難均不能阻擋電建人前行的腳步。

埃塞BZ92公路主體工程的完工,見證著項目部職工的堅持與辛勤付出,肯定著中電建十一局的履約承諾,發揚“自強不息、勇於超越”的企業精神,開啟了移交併進入質保期維護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