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项目施工侧记

埃塞俄比亚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是非洲古国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有“非洲屋脊”之称,最具本色的非洲国家,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埃塞BZ92公路项目全长92公里,面临施工战线长,施工组织难度大,料场征地滞后等情况,全体参建职工立誓要用钢铁般的意志和科学创新的管理挑战极限。为确保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项目部不断更新施工进度计划,并对计划方案进行多次优化、控制和调整,从而更好地指导服务现场施工。

树精品工程,扬电建美誉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秉承“诚信履约、安全履约、规范履约”理念,狠抓施工进度,合理配置设备、人员等资源,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各项劳动竞赛,迎风雨、顶酷暑,加班加点施工,用实际行动向业主及当地社会展示了电建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铁军风采,勾勒出绿水青山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百年大计、质量为先。

虽说公路项目施工单一,但因为各区段的材质不同,其施工过程也是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加上项目沿线构筑物结构类型不统一、数量多(箱涵N道、管涵N道、桥N座)、受干旱、雨季和非正常降雨等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施工项目的质量更加难以控制。为此,项目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以助于做好质量保证体系的全面管理;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试验、测量、质量、安全人员细化责任、齐抓共管,严格控制。

“绣花针”式精细化管理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强化全员成本精细化管理意识。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合同经营部和财务部的工作,项目部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个员工树立强烈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在思想上逐步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意识,进行过程控制。

严格遵守公司物资设备管理制度,三家比价,降低采购成本,加强信息及时有效沟通,避免材料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增加施工成本。

项目部采取限额领用制度、严格落实设备维护保养制,以提高设备使用率来减少不必要的窝工,控制浪费。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杜绝因返工造成的时间成本和质量成本,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项目施工侧记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项目施工侧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逐步推行海外项目本土化管理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和加快国际化的进展的重要举措。项目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本土化管理战略,精简中方人员,大胆尝试雇佣当地高层管理雇员,启动当地人管当地人的管理模式,为当地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工作过程中,积极开展传、帮、带,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让他们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当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加快与中方员工的融合。关键岗位通过雇佣一些当地有经验、有能力的合同专家、律师、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等,实现了资源共享,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国际公司风范,彰显电建品牌。

履行社会责任,我们一直在行动

项目部进场伊始,以“安全履约、诚信履约、规范履约”为目标,积极履行合同责任的同时,情系埃塞,回馈当地社会,不断践行中电建企业社会责任。给地方政府机构、学校等提供无偿服务、捐赠等,如义务为政府、教堂、学校,以及其他重要地方修缮道路,免费提供砂石骨料、毛石等施工建筑材料,免费向政府机构出借施工设备,向学校无偿捐赠教学用具,无偿救援施工沿线事故车辆等,自开工以来对埃塞当地的捐赠总金额约109万比尔(当地币),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实际行动将企业爱心通过友善的双手传递出去,真诚回馈当地社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电建的温度和力量。

2018年4月18日,中国驻埃塞大使馆经商处刘峪参赞到项目检查并慰问职工。肯定了水电十一局在埃塞市场所取得的成绩,对项目施工形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给予高度赞赏,对维护企业良好履约品牌形象、促进中非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埃塞BZ92公路项目施工侧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月28日上午,埃塞BZ92公路项目沥青路面全线贯通,这标志着该工程主体完工,开启了移交并进入质保期维护的新阶段。

自2014年2月份主体开工以来,参建员工克服变更频繁、雨季周期长、物资匮乏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人员、设备等资源,提高执行力,精心组织和策划,顺利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在各标段中率先完工并筹备移交,给业主单位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项目的主体完工对职工来说,更是一种自我肯定,剩余80米沥青面层铺筑完成的那一刻,所有职工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困难均不能阻挡电建人前行的脚步。

埃塞BZ92公路主体工程的完工,见证着项目部职工的坚持与辛勤付出,肯定着中电建十一局的履约承诺,发扬“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开启了移交并进入质保期维护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