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玻利维亚群山中的明珠

到过玻利维亚艾尔西亚公路项目部的人们无不为营地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干净整洁而赞叹,也更为这座在海拔1850米高原上占地4公顷被白云萦绕、群山环抱中的营地盛景而惊叹!确实,项目营地蓝、白、红相间的房屋,以及横平竖直的网格布局,犹如镶嵌在大自然泼洒翠绿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自然景色和人为建筑浑然一体地巧妙融合中相映成辉。

然而打造一流的海外营地,彰显合同履约能力,树立中国电建美洲区域的良好形象,这一切都是在艰难之中起步的……

镶嵌在玻利维亚群山中的明珠

选址——在求索中布局

2017年6月16日玻利维亚艾尔西亚公路项目设计期开始启动,到达作业现场的6名设计、测量人员,他们在租住的临时房中,开始了项目启动前的紧张筹建工作,国情民俗、法律法规、设计对接、现场勘测、物资筹划、施工布局等各类规划都在渐序展开,项目营地选址旋即也提上议事日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玻利维亚四号公路是横贯南美洲东西走廊的国际通道,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平原将这条公路打造成了:山高、沟深、气候多变、地表沉降频繁、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而艾尔西亚公路项目承包建造的正是这条公路中最险峻、最崎岖的一段。为了给筑路大军创造一个集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休息及文体活动为一体的营地,项目领导带领前期人员遍访施工区域,对营地选址进行了全面排查,然而在崇山峻岭的山涧公路区域内选择一块较为平整的场地,项目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

1、营地场地选点难

承包商营地选址首先要解决各类资源的合理调配。但山间公路地势限制,加之又是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两边茂密的丛林造成平整度难以查看,在选点过程中有些看似平地,一旦钻入到丛林中踏测时,就发现沟壑纵横,茂密丛林无法透视造成了选点工作在艰难中推进。

2、征地难

玻利维亚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而施工区域的道路右边恰好在自然保护区,这不仅造成了营地选址范围只能在左边,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征地困难。土地私有化是当地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使找到合适的地点,满足各类地主任意开出的条件也是征地谈判的艰难步骤。

3、协调难

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一个理想的地块时,“阶梯式”谈判则叫人精疲力尽。每一次征地谈判都要先找地主谈,随后带着地主到社区谈,再之后各方代表一起带着地图、土地证明等资料到市政府谈判。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方因为土地报价、使用面积、所处位置等都经过了综合平衡后才走到了一起。同时,在选点和各个地主的随机接触中,很多时间都是中方翻译不在场,用手机接通扬声器后完成的。这种方式的谈判,有效解决了翻译不到场的谈判问题,也让当地人看到了中方的办事效率和聪明才智。

4、许可证办理难

由于项目施工区域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树木砍伐及植被开垦等种类繁多的许可证,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关口,由于政府条块分割管辖,有些连考古都包括,而每一个许可证的办理,都要经过用地单位申请、多边会谈、政府现场规划、政府合议批准等环节,一路下来最短也要二三个月。

然而,在征服各种难点、跨越各类障碍后的综合对比的排查中,原计划作为圣何塞水电站的备用弃渣场脱颖而出,而目前营区地址最终入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将来施工局后续庞贝欧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二次使用的机会。这对于正在展示合同履约能力的承包商来讲,已经在布局谋篇上赢得了完美履约的格局。

目标——在前进中实现

2017年8月22日,沉睡的群山被推土机的轰鸣唤醒,艾尔西亚公路项目营地场地平整工作开始了。这是在历经两个多月的现场踏测、多方考量后的选择。

2017年10月22日,第一栋彩板房搭建完成后,项目全体中方人员为了方便工作,就在沟沟坎坎中先期入住在简陋房间中。

2018年4月1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有人员喜气洋洋,正式搬入集办公和会议为一体的项目部办公室。

项目部整栋办公室占地800平方,可容纳60人同时办公。内设:大、小两个会议室、两个可供16人独立使用的大办公室、以及可以容纳8个机关部门、资料室和多个独立办公室等,还设置了安全通道、应急消防设施等。项目办公室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了中外共同办公的特点,让每人都有独立的办公空间,并让每张办公桌都联系着世界各地。

八个月的历程,项目部在各项工作并驾齐驱的同时,用只争朝夕的拼抢精神,顽强推进着营地建设……

1、边选点、边比较

营地选点几经周折,有些地块都测量放线了,但最终被放弃。选点经历了反复论证和优化,比如气候条件、环境卫生、噪音、蚊虫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目前项目营区群山环抱、空气新鲜,各类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气温适宜,职工房间连空调都不需要安装,这种环保型、实用性的选址,也减少了项目的运营成本。

2、不借土、不拉土

在崇山峻岭中能找到一块较为平整的场地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主要是厚实的植被都将沟壑、溪流、乱石滩、软基沼泽地等掩盖了起来,原本表面看起来平整的场地,一旦剥离植被后沼泽、孤石及岩洞等都显现出来了,移山填坑的潜在工程量十分巨大。为了减少场地平整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时间延误,项目依据顺坡放线、测地形,制订了削山填沟土方平衡的“短平快”方案,做到了不借土、不拉土。

3、边设计、边布局

项目营地是中外方人员共同使用的,为了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和发挥房屋功能的合理性,从第一块基础硬化开始,项目领导就从图纸设计到现场定点进行反复比较,力求让每栋房屋的尺寸都和现场地形相匹配,也力求让每栋房屋功能性得到最合理地发挥,这种比较不仅体现出对建筑布局合理性的经验判断,也更多地倾注了对营地建设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

速度——在拼搏中创造

徐立涛:从2017年8月22日至10月22日两个月的营地场地平整过程中一直吃住在工作现场。原始地貌的植被被揭开后,各种寄生物、昆虫和动物亘古不变的生活环境被彻底暴露在阳光下,一时间毒蛇、牛蝇(马蜂大小)、黄、黑颜色的“小咬”多如牛毛,叫施工人员不得不全副武装地带着面具、绑扎袖口裤脚,就这样耳朵、手上,头部等都被牛蝇、小咬叮满红包,这种“小包”白天看似一个小红点,到了晚上就奇痒无比,而且还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也就在这种环境下,徐立涛带领8名当地人员,硬是坚持着通过削山填沟、在沼泽软基上抛垫大石等作业方法,完成了4公顷的场地平整工作。

镶嵌在玻利维亚群山中的明珠

李卫卫、周超:两位年轻的工程技术员第一次接触彩板房的搭建工作,从2017年10月22日至2018年4月16日连续六个月的房建工作期间,他们凭着对技术的钻研,很快就掌握了房屋的构造原理。由于当地雨水多,地基沉降态势明显,建造房屋的基础必须扎实,为此他们结合当地建房实践,让每个房基础都高于地面40公分,而且基础层内加钢筋网片,塑料布,混凝土地坪,这样增大了房基的压强面积。在营地17套房屋的建造施工期间,从放线、打桩、竖点、浇基础,到搭支撑、上板、配门窗、挖雨槽等20多个施工环节中,每一项都分毫不差,体现了青年工程技术员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实际潜力。

吴晓东、杨凤军:两位老师傅各有专长,一个具有丰富工作阅历,一个多年从事用电管理,他们在为营区线路布设、雨水排放、污水系统处理,屋架梁高空作业,以及道路、篮球场等大区域混凝土硬化等都倾注了智慧和和汗水,也彰显了“老国际”在新营地建设中的“全把式”。

在全力推进项目设计期千头万绪工作的同时,项目经理李延伟始终为塑造完美营地的建设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

——为了体现营地满足中外人员需求的规划科学性,在场地推平后,他从房屋基础定点开始就盯在现场,从图纸到现场反复比较、修改尺寸,在综合布局每栋房屋坐落、朝向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力争将功能、实用和整体布局都最大化体现;

——为了达到营区美化效果,他将各类人员办公、生活用房,以及篮球场、羽毛球馆、洗衣房、公共厕所、K歌房、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和食堂等进行整体细分,就连草坪规整、横平竖直的道路走向和树木选型都在反复比较中将建筑美学融合在营地建设的过程中。

打造中国电建一流海外营地,在追求完美中让营地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能折射出对规划的科学性、建筑布局的综合性、以及在人文关怀、CI形象、功能系统和营地特色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八个月的历程,从第一次破土,到17栋房屋4500平方米多功能的营地建设的完成,这中间不仅强力推进着艾尔西亚公路项目设计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展示着承包商创造美好环境、做好合同履约的能力。

镶嵌在玻利维亚群山中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