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在玻利維亞羣山中的明珠

到過玻利維亞艾爾西亞公路項目部的人們無不為營地的佈局合理、功能齊全和乾淨整潔而讚歎,也更為這座在海拔1850米高原上佔地4公頃被白雲縈繞、群山環抱中的營地盛景而驚歎!確實,項目營地藍、白、紅相間的房屋,以及橫平豎直的網格佈局,猶如鑲嵌在大自然潑灑翠綠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自然景色和人為建築渾然一體地巧妙融合中相映成輝。

然而打造一流的海外營地,彰顯合同履約能力,樹立中國電建美洲區域的良好形象,這一切都是在艱難之中起步的……

鑲嵌在玻利維亞群山中的明珠

選址——在求索中佈局

2017年6月16日玻利維亞艾爾西亞公路項目設計期開始啟動,到達作業現場的6名設計、測量人員,他們在租住的臨時房中,開始了項目啟動前的緊張籌建工作,國情民俗、法律法規、設計對接、現場勘測、物資籌劃、施工佈局等各類規劃都在漸序展開,項目營地選址旋即也提上議事日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玻利維亞四號公路是橫貫南美洲東西走廊的國際通道,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平原將這條公路打造成了:山高、溝深、氣候多變、地表沉降頻繁、地質條件複雜的特點,而艾爾西亞公路項目承包建造的正是這條公路中最險峻、最崎嶇的一段。為了給築路大軍創造一個集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生活、休息及文體活動為一體的營地,項目領導帶領前期人員遍訪施工區域,對營地選址進行了全面排查,然而在崇山峻嶺的山澗公路區域內選擇一塊較為平整的場地,項目遇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困難:

1、營地場地選點難

承包商營地選址首先要解決各類資源的合理調配。但山間公路地勢限制,加之又是在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兩邊茂密的叢林造成平整度難以查看,在選點過程中有些看似平地,一旦鑽入到叢林中踏測時,就發現溝壑縱橫,茂密叢林無法透視造成了選點工作在艱難中推進。

2、徵地難

玻利維亞政府對自然保護區的土地使用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而施工區域的道路右邊恰好在自然保護區,這不僅造成了營地選址範圍只能在左邊,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徵地困難。土地私有化是當地的一個顯著特徵,即使找到合適的地點,滿足各類地主任意開出的條件也是徵地談判的艱難步驟。

3、協調難

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一個理想的地塊時,“階梯式”談判則叫人精疲力盡。每一次徵地談判都要先找地主談,隨後帶著地主到社區談,再之後各方代表一起帶著地圖、土地證明等資料到市政府談判。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各方因為土地報價、使用面積、所處位置等都經過了綜合平衡後才走到了一起。同時,在選點和各個地主的隨機接觸中,很多時間都是中方翻譯不在場,用手機接通揚聲器後完成的。這種方式的談判,有效解決了翻譯不到場的談判問題,也讓當地人看到了中方的辦事效率和聰明才智。

4、許可證辦理難

由於項目施工區域在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樹木砍伐及植被開墾等種類繁多的許可證,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關口,由於政府條塊分割管轄,有些連考古都包括,而每一個許可證的辦理,都要經過用地單位申請、多邊會談、政府現場規劃、政府合議批准等環節,一路下來最短也要二三個月。

然而,在征服各種難點、跨越各類障礙後的綜合對比的排查中,原計劃作為聖何塞水電站的備用棄渣場脫穎而出,而目前營區地址最終入選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將來施工局後續龐貝歐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二次使用的機會。這對於正在展示合同履約能力的承包商來講,已經在佈局謀篇上贏得了完美履約的格局。

目標——在前進中實現

2017年8月22日,沉睡的群山被推土機的轟鳴喚醒,艾爾西亞公路項目營地場地平整工作開始了。這是在歷經兩個多月的現場踏測、多方考量後的選擇。

2017年10月22日,第一棟彩板房搭建完成後,項目全體中方人員為了方便工作,就在溝溝坎坎中先期入住在簡陋房間中。

2018年4月16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所有人員喜氣洋洋,正式搬入集辦公和會議為一體的項目部辦公室。

項目部整棟辦公室佔地800平方,可容納60人同時辦公。內設:大、小兩個會議室、兩個可供16人獨立使用的大辦公室、以及可以容納8個機關部門、資料室和多個獨立辦公室等,還設置了安全通道、應急消防設施等。項目辦公室在佈局上充分考慮了中外共同辦公的特點,讓每人都有獨立的辦公空間,並讓每張辦公桌都聯繫著世界各地。

八個月的歷程,項目部在各項工作並駕齊驅的同時,用只爭朝夕的拼搶精神,頑強推進著營地建設……

1、邊選點、邊比較

營地選點幾經周折,有些地塊都測量放線了,但最終被放棄。選點經歷了反覆論證和優化,比如氣候條件、環境衛生、噪音、蚊蟲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目前項目營區群山環抱、空氣新鮮,各類疾病傳播的可能性較小;同時氣溫適宜,職工房間連空調都不需要安裝,這種環保型、實用性的選址,也減少了項目的運營成本。

2、不借土、不拉土

在崇山峻嶺中能找到一塊較為平整的場地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主要是厚實的植被都將溝壑、溪流、亂石灘、軟基沼澤地等掩蓋了起來,原本表面看起來平整的場地,一旦剝離植被後沼澤、孤石及巖洞等都顯現出來了,移山填坑的潛在工程量十分巨大。為了減少場地平整帶來的成本增加和時間延誤,項目依據順坡放線、測地形,制訂了削山填溝土方平衡的“短平快”方案,做到了不借土、不拉土。

3、邊設計、邊佈局

項目營地是中外方人員共同使用的,為了體現文化的差異性和發揮房屋功能的合理性,從第一塊基礎硬化開始,項目領導就從圖紙設計到現場定點進行反覆比較,力求讓每棟房屋的尺寸都和現場地形相匹配,也力求讓每棟房屋功能性得到最合理地發揮,這種比較不僅體現出對建築佈局合理性的經驗判斷,也更多地傾注了對營地建設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

速度——在拼搏中創造

徐立濤:從2017年8月22日至10月22日兩個月的營地場地平整過程中一直吃住在工作現場。原始地貌的植被被揭開後,各種寄生物、昆蟲和動物亙古不變的生活環境被徹底暴露在陽光下,一時間毒蛇、牛蠅(馬蜂大小)、黃、黑顏色的“小咬”多如牛毛,叫施工人員不得不全副武裝地帶著面具、綁紮袖口褲腳,就這樣耳朵、手上,頭部等都被牛蠅、小咬叮滿紅包,這種“小包”白天看似一個小紅點,到了晚上就奇癢無比,而且還會在皮膚上留下疤痕。也就在這種環境下,徐立濤帶領8名當地人員,硬是堅持著通過削山填溝、在沼澤軟基上拋墊大石等作業方法,完成了4公頃的場地平整工作。

鑲嵌在玻利維亞群山中的明珠

李衛衛、周超:兩位年輕的工程技術員第一次接觸彩板房的搭建工作,從2017年10月22日至2018年4月16日連續六個月的房建工作期間,他們憑著對技術的鑽研,很快就掌握了房屋的構造原理。由於當地雨水多,地基沉降態勢明顯,建造房屋的基礎必須紮實,為此他們結合當地建房實踐,讓每個房基礎都高於地面40公分,而且基礎層內加鋼筋網片,塑料布,混凝土地坪,這樣增大了房基的壓強面積。在營地17套房屋的建造施工期間,從放線、打樁、豎點、澆基礎,到搭支撐、上板、配門窗、挖雨槽等20多個施工環節中,每一項都分毫不差,體現了青年工程技術員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實際潛力。

吳曉東、楊鳳軍:兩位老師傅各有專長,一個具有豐富工作閱歷,一個多年從事用電管理,他們在為營區線路佈設、雨水排放、汙水系統處理,屋架樑高空作業,以及道路、籃球場等大區域混凝土硬化等都傾注了智慧和和汗水,也彰顯了“老國際”在新營地建設中的“全把式”。

在全力推進項目設計期千頭萬緒工作的同時,項目經理李延偉始終為塑造完美營地的建設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

——為了體現營地滿足中外人員需求的規劃科學性,在場地推平後,他從房屋基礎定點開始就盯在現場,從圖紙到現場反覆比較、修改尺寸,在綜合佈局每棟房屋坐落、朝向中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力爭將功能、實用和整體佈局都最大化體現;

——為了達到營區美化效果,他將各類人員辦公、生活用房,以及籃球場、羽毛球館、洗衣房、公共廁所、K歌房、健身房、乒乓球室、檯球室和食堂等進行整體細分,就連草坪規整、橫平豎直的道路走向和樹木選型都在反覆比較中將建築美學融合在營地建設的過程中。

打造中國電建一流海外營地,在追求完美中讓營地建設的每個細節都能折射出對規劃的科學性、建築佈局的綜合性、以及在人文關懷、CI形象、功能系統和營地特色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八個月的歷程,從第一次破土,到17棟房屋4500平方米多功能的營地建設的完成,這中間不僅強力推進著艾爾西亞公路項目設計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展示著承包商創造美好環境、做好合同履約的能力。

鑲嵌在玻利維亞群山中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