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2011年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新聞發佈會上,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一句“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遭輿論猛烈炮轟,後被調離崗位。25日,王勇平在退休前一天接受了新京報專訪,首談“反正我信了”的內情,該文章點擊量破10萬,刷爆朋友圈,讓人很難相信當年一窩蜂譏諷怒罵的網民,跟此刻為其“打抱不平”的是同一群人。今天刺蝟君將與你分享,對退休將至“其言也善”的前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我反正信了”。

合作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by 崔慧瑩 整理

闊別新聞發言人身份四年之後,王勇平終於又站到了距離新聞最近的地方。

2011年,7·23溫州動車事故新聞發佈會上,臨危受命的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獨擋一面,回應了各路記者的質疑。

他那句“既然今天我來了,我肯定會面對所有的問題,不迴避任何尖銳的問題”沒被記住,鞠躬道歉沒能上頭條,反倒因“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這是一個奇蹟”兩句話一夕成名,成為輿論炮轟的對象。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網友近乎狂歡式的“高鐵體”惡搞,終結了王勇平8年的新聞發言人生涯。他被調任波蘭,成為鐵路合作組織中方代表。去年才回國的王勇平,在11月25日退休前一天,接受了《新京報》專訪,坦言“沒替誰背黑鍋”。

1網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中國新聞宣傳話語體系中,當政領導往往才是頻見報端的媒體焦點。現如今,從政壇抽身的“落幕者”,大體有三種結局,若非光環籠罩圓滿退場,就很可能帶著一身汙名鋃鐺落馬,但更多情況下,他們安安靜靜迎來退休,力保晚節清白,鮮少再見諸於媒體。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曾引來巨大輿論爭議的王勇平有些“個別”,他在退休前做了個決定,接受新京報採訪。該文章一經推出,在28日刷爆朋友圈,王勇平及新聞發言人制度再度被推上了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

如果沒有當年那場重大事故面前的臨危受命,如果沒有當時方興未艾的微博輿論場域,“高鐵體”恐怕不會引來這般軒然大波,一位退休“前新聞發言人”的謝幕也難有這麼大的動靜。

2011年7月29日,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自己的博客,貼出了長達6088個字的《寫給勇平兄的一封信》。信中,王旭明對王勇平在7·23動車追尾事故新聞發佈會上的表現,談了很多意見,認為這場不成功的新聞發佈會,根本不應該開,即使開也不能這麼開。雖然王明旭強調“並非炮轟”,但也無疑是給當時正處於輿論漩渦中的王勇平又加上一擊重拳。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經年歲月沉澱,曾“出離憤怒”的輿論抨擊顯然平和了不少,在評論區,更多人開始理性看待這場在“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佈會到底存在什麼機制缺陷,而非執著於苛責新聞發言人的一時失言。讓人很難相信的是,當年一窩蜂譏諷怒罵的網民,跟此刻為其遭遇“打抱不平”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群人,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光明網的評論文章《王勇平離場,發言人制度珍重》中也寫到:王勇平的內心世界靜若安好,不代表在其轉身的時候,這個時代無須還其小小的公道。

退場之前,留點感言,是“尋求洗白”也好,是不吐不快也罷,總之這一次,刺蝟君“我反正信了”。

2王勇平:“我不是悲劇人物”

對於當時造成最大爭議甚至發展得頗具諷刺含義的網絡熱詞“反正我信了”,王勇平在專訪中對當時的語境進行了解釋:“當時網絡上盛傳埋車頭是掩蓋證據,掩蓋事實。我回答說我下飛機時,問接機的同志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他們給了我一個解釋,說掩埋車頭是為了便於繼續搶險,因為當時搶險現場狹窄,有一個泥潭,必須先填埋後才有助於繼續的救援。事實上,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故,任何方式也掩蓋不了。其實話說到這裡也就可以了,可是為了得到媒體朋友的信任,我又補充了一句,‘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至於‘這是一個奇蹟’,這個話是回答關於小伊伊的提問。提問說在鐵道部停止救援後,在吊車時發現一個活著的小生命。當時列車已經經過了多次地毯式的搜救,並且生命探測儀也顯示沒有生命跡象了,我們不可能在還有生命的情況下停止救援,事實上鐵道部一直也沒有停止搜救,即便是起吊列車時,也是分層起吊的,這才有可能發現倖存的小伊伊。小伊伊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感到是一種奇蹟。所以我就做了這樣的答覆。”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王勇平沒有直言後悔,但是認為“從後來發生的情況看,或許換一種表達可能更好些”,“一些個性化的語言,在那種特殊的場合下表現是不合適的”。

後面發生的情況是:公眾輿論在當時方興未艾的微博輿論場域中,近乎歇斯底里的諷刺與批判。王勇平說發佈會後兩個月“把自己和外界封閉起來”,全家人都不涉及這個話題。不上網,不看報,尤其害怕80歲的老母親會承受不了。

而調任波蘭的王勇平也接受了組織安排,承受了與年邁母親分離的現實。這份牽絆與思念是他認為在異國他鄉“最難熬的事。”

“放下,放下,通身放下”對他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面對是否覺得委屈的提問,他說“那是一種責任,既然願意承擔這種責任,就不應該考慮個人得失。”

王勇平的個人得失恐怕只有冷暖自知,而他用親身經歷為新聞發言人制度以及政府輿情危機處理等問題帶來的反思與討論,卻註定影響深遠。

3機制:進階發展,前路漫漫

1982年3月26日,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錢其琛舉行記者會,就中蘇關係發佈簡短聲明,形成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的雛形;至2013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被視為中國新聞發佈制度基本格局完成的標誌。

從7•23溫州動車事故到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近年來,中國新聞發佈制度可以說一路在跌跌撞撞中成長,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專業培訓、完善隊伍建設是政府新聞發言部門的發展進階,其為提高信息發佈能力與水平所作出的努力倒也不容忽視。

但是每每在面對層出不窮,且愈演愈烈的重大輿情危機時,政府部門新聞發言部門的表現常常令人難以信服,廣遭輿論抨擊的新聞發言人也不在少數。借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童兵教授的一句話——“在中國從事新聞發言人是需要勇氣與智慧的”。

先不談如何機智妙答,僅是在各類危機事件中臨危不亂,回應及時,應對得當,就對一個優秀的新聞發言人提出了從專業知識、媒介素養到表達能力等全方位的要求。

此外,新聞發言人在重大危機事故的新聞發佈中,需承擔回應質疑、公開信息、處理輿情、應對危機等各方面的工作,承擔著溝通公眾與政府機關的“橋樑”作用,絕不能“一個人在戰鬥”。2011年甬溫線動車事故中,面對慘烈的傷亡,鐵道部方面僅有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出來回應輿論,引致輿論不滿。

反觀當下,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塘沽開發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13日下午4點30分即召開了爆炸事故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但縱覽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前六次新聞發佈會,每場的記者提問不僅不能電視直播,而且都是次生輿情發生的核心環節。新聞發言人“我不清楚,需要問一下同事。”“我不知道”、“我不掌握”等言論成為輿情發酵關鍵詞。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8月16日第六次新聞發佈會上,財新記者王和巖提問“誰負責統籌指揮救援”時,官員在災後第4天依舊回應“將盡快了解情況”,引爆輿論批評。甚至時至今日,關於爆炸中涉事企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否真的合格等相關問題依然存疑。

相比11年,新聞發佈的確更加及時、新聞發言人數更多,但是如何完善前期籌備中,對公眾輿情發展、媒體報道情況、對可能形成的提問進行預判和資料準備,統籌多部門協同合作方面,做好災後次生輿情危機的防控與形象修復,絕不應該只靠刪帖了事。在這些方面,無論是新聞發言人還是政府新聞發佈機構,都需要轉變思路,尋求更加深遠的進步空間。

  1.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Y3NzQwOQ==&mid=401206820&idx=1&sn=c7374ebb0a1b26bac7074013e3bcc2e3&scene=1&srcid=1127pBXFh7FhDbKgvMMWpLNg&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本身就是個奇蹟,你信不信?

刺蝟公社

新浪微博:@刺蝟公社

今日頭條:刺蝟公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