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蘋果、福特「三連擊」,川普建議製造業回歸爲什麼沒人聽

本文約120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特朗普這個週末一直在通過推特鼓勵各大美國跨國公司推動製造業迴歸美國。他先是在回應蘋果公司可能因為2000億關稅計劃而漲價時,建議蘋果公司在美國設廠,不僅零關稅還可以有稅收激勵。當特朗普欣喜的看到福特公司因為關稅問題放棄將東亞國家生產的福特Active汽車出口美國時,他再次建議福特公司在美國設廠。而福特公司隨後發表聲明,在美國生產福克斯Active是沒有利潤的,可以說給了特朗普狠狠一記耳光。如果再加上此前哈雷摩托不顧特朗普的反對決定在美國以外設廠,特朗普可謂遭遇了製造業的三連擊。特朗普背棄經濟基本規律,不顧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實際情況,盲目推行製造業迴歸短期內都很難成功。

哈雷、蘋果、福特“三連擊”,特朗普建議製造業迴歸為什麼沒人聽

製造業撤離美國是經濟規律使然

歷史上,美國的鋼鐵工業、汽車製造業都曾經在全球首屈一指,成為美國工業化的標誌。但是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美國的鋼鐵產業、汽車製造業和電子工業在上世紀60年代就遭遇到歐洲和日本的激烈挑戰。雖然當時的美國政府也大打貿易戰,延緩了製造業從美國撤出的步伐,但是市場的規律難以逆轉,美國製造業中的低端產能以及勞動密集型部分,先是向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轉移,進而又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

歐洲和東亞地區的製造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尤其是東亞地區生產的商品之所以比美國更有競爭力,除了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之外,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更加完善、效率更高也是主要原因。蘋果手機和福特汽車之所以能夠在東亞地區健康發展,離不開東亞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的支持。特朗普把花朵從土壤裡拔出,還能存活多久呢?精明的跨國公司當然寧願得罪特朗普,也不願跟著特朗普幹傻事。

哈雷、蘋果、福特“三連擊”,特朗普建議製造業迴歸為什麼沒人聽

製造業重返美國不是產業升級,就是美國降級

製造業迴歸並不是振興美國經濟的最核心問題。雖然美國目前確實有產業空心化的趨勢,但是與歐洲的不少國家相比,美國的產業結構還算比較健康的,美國在高端製造業領域仍然領先全球。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全球霸權的爭奪最終都會歸結為對科技創新能力的爭奪。很難想象在新世紀美國需要靠鋼鋁產業和汽車製造業來維持全球霸權,而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能給美國帶來就業和選票而不是核心競爭力。

二戰之後,製造業的進步十分明顯,現在的汽車產業與半個世紀前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還在不斷增強。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製造業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徹底的無人化,人工智能對製造業的改變也將日益明顯。在排除人力成本因素之後,各國在製造業方面的競爭也將轉變成為科學技術水平的競爭。如果屆時美國仍然是全球科技最領先的國家,製造業一定還會大規模迴流美國。如果沒有科學技術水平的加持,即便美國人利用經濟優勢將製造業拉回美國,也很難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哈雷、蘋果、福特“三連擊”,特朗普建議製造業迴歸為什麼沒人聽

當然美國人將來成為製造業中心還有另外一途,就是美國降級,重攬全球的低端製造業,恐怕這不是成天鼓吹“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所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