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鼎》——臨習金文的最理想的範本之一


《頌鼎》——臨習金文的最理想的範本之一


《頌鼎》——臨習金文的最理想的範本之一


《頌鼎》——臨習金文的最理想的範本之一


《頌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共有三個鼎,還有同名曰“頌”的簋五件、壺兩件。其銘文記載西周王朝中冊命典禮的時間、地點、王位、受命者等,是研究上古政治史的重要資料。這裡選擇其中最大一器的銘文以供欣賞。上海博物館藏。通高31.4、口徑32.9釐米,重9.82公斤。

從書法方面來看,《頌鼎銘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顯的作品,被後世稱為臨習金文的最理想的範本之一。

《頌鼎銘文》的風格特點是比較開闊大方、空間分佈疏朗多姿,線條配置講究粗細均勻,變化中有控制,是金文書法中較為嚴謹與理性的典型。特別是結字,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窺出後世《石鼓文》的某些美感信息來。此外,字距與行距之間,在大致平正的同時,也講究小局部的錯落與穿插。

【銘文】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卲宮。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宰引右(佑)頌入門,立中廷。尹氏受(授)王令(命)書,王乎(呼)史虢生冊令(命)頌。王曰:頌,令女(命汝)官?(司)成周貯二十家,監?(司)新(造),貯用宮御。易女(賜汝)玄衣黹屯(純)、赤巿(韍)、朱黃(衡)、(鑾)旂、攸(鋚)勒,用事。頌??(拜稽)首。受令(命)冊,佩(以)出,反入堇章(返納覲璋)。頌?(敢)對?(揚)天子不(丕)顯魯休,用乍?(作朕)皇考龏弔(龔叔)、皇母龏始(龔姒)寶(尊)鼎。用追孝,?(祈)匃康、屯右(純佑)、彔(通祿)、永令(命)。頌(其)萬年(眉壽),?(畯)臣天子,霝冬(靈終),子子孫孫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