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奮爭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正文共: 3841 字 7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0分鐘

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百年絃歌不輟,世紀薪火相傳,河南理工大學從歷史的長河中姍姍走來,經歷了無數的血與淚。但理工人從未忘記“明德任責、好學力行”的校訓校風,從未忘記救國救民的艱鉅使命。87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無數理工學子挺身而出,誓與國家共存亡,奮起投入到日益高漲的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中,《河南理工大學史》(P79-84)真實地記載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其佔領中國、進而稱霸世界的野心,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戰自退,致使日軍在三個月內佔領了東北全境。有著光榮愛國傳統的師生,為國土的淪喪痛不欲生,奮起投入到日益高漲的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中。

1931年9月21日,學校成立了“焦作工學院學生抗日救國會”,其宗旨為“以宣傳日本之霸權蠻橫焚殺擄掠,藉以喚醒民眾,急起抗日救國”

⑴;發表《河南焦作工學院抗日會宣言》:“我政府應即下通牒,限日軍於二十四小時內撤離我國國境,並保留一切損害賠償權”“倘日軍不允撤退,應立即集中我國新軍以實力驅日軍出境,嚴守邊防,以待國際公判”,表示“甘為玉碎,恥作瓦全, 全體師生誓做後盾”⑵。同時,“電新申兩報轉國民政府,火速集中武力,驅逐日軍出境,以收桑榆之效”⑶。隨後,按軍事編制,將全校學生200餘人組成青年義勇軍,積極進行軍事訓練,以備參戰。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1931年10月,在柴化周、靳錫庚等組織領導下,舉行抗日救亡遊行,但國民政府卻出動軍警鎮壓學生運動,逮捕了進步學生王揆一、李廷輝等人。當天晚上,自治會召開學生代表會議,決定實行罷課,要求釋放被捕學生。次日,學生開始罷課,並遊行示威,強烈要求抗日,釋放被捕學生,得到了工人、學生、商人和市民的同情和聲援。國民政府卻強令學校放假以破壞學生運動,學生就利用這個時機深入礦區和豫北各縣,宣傳抗日救亡活動;並聯合汲縣師範召開豫北中等以上學校學生代表會議,組織成立“豫北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反日聯合會”,發起了更大規模的抗日救亡運動。在學生的堅決鬥爭和群眾聲攝下國民政府被迫釋放了被捕學生。學生運動在豫北和焦作礦區的風起雲湧,有力地配合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鬥爭。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以後,企圖進一步吞併華北,而國民政府則繼續推行屈辱外交,並於1935年6月5日同日本簽訂《何梅協定》。11月25日,漢奸殷汝耕在河北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12月,在日寇要挾下,又成立變相自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至此,華北危機達到了頂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爆發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愛國學生運動,隨即影響全國。

全校學生痛感華北危在旦夕,國家將亡。經過醞釀,自治會於1935年12月16日召開全體學生大會,組織學生救國會,聲援北平學生愛國運動,並公推學生自治會主席高憲錟為學生救國會主席。會後,高憲錟等人“到汴(開封)與各校交換意見,進行聲援,首先與河大代表裴鴻澤、魯建越等接洽,雙方意見一致”,又“與河南全省學生負責人進行各學校聯絡工作,組織河南全省學生救亡會,以作具體表示”⑷。12月22日,學生救國會在學校大禮堂舉行全體學生大會,討論響應北平學生愛國運動之有效辦法,通過五項決議:“一、通電援助北平學生愛國運動;二、通電宋哲元保持抗日精神;三、通電慰問北平受傷學生;四、自本月二十三日,開始罷課;五、於二十三日上午九時借本市公園召集各校開會,並遊行示威,以資呼起民眾注意。”⑸12月23日,焦作各校舉行罷課。罷課學生和礦工、市民舉行集會,平津籍學生先後登臺演講,聲淚俱下地講述了險象環生的華北局勢和北平學生捨生忘死的愛國行為。大會通過成立“焦作學生聯合會”,並決定24日組成焦作工學院請願團,到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並通過了請願的八項條件:“一、全體總動員,一致抗日救國;二、請求政府取消華北偽組織;三、要求保障學生之愛國運動;四、請求政府懲罰此次北平殘殺愛國青年之兇犯;五、請求政府保持領土與主權完整;六、請求政府公佈對日交涉;七、請求政府明令討伐殷逆汝耕;八、請求政府解放言論與集會結社之自由”⑹。

1935年12月24日,“焦作工學院南下請願團”出發,在列車上發表《告民眾書》⑺。當抵達新鄉時,利用轉車時間,組成數支宣傳隊分赴各校、各街道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參加完新鄉教育界萬人抗日救國聯合大會及示威遊行後,繼續南下。25日,到達鄭州,隨後參加鄭州中等以上學校集會。下午5時,到達省會開封,高憲錟、任藻辰答《河南民報》記者問⑻,說明這次南下請願的目的是:誓死反對冀東偽組織,並督促政府早定救國大計,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敵。26日晨抵達徐州,徐州警備司令黃傑到車站勸阻:“國家年耗鉅額經費,辦學校,聘教員,意在培植人才。你們身為學生,本應發奮讀書,‘救國不忘讀書’嘛。”學生據理駁斥,雙方僵持不下。為不影響其他旅客行程,請願團“一致決議,徒步南下”⑼。半夜時分,抵達三鋪車站。請願團的愛國壯舉感動了車站職工,他們紛紛為同學們燒火做飯,烤衣取暖;站長還從自己家裡扛來白麵兩袋為學生做飯,使學生深受感動。

12月27日,為早日實現請願目的,請願團決定在三鋪車站臥軌,要求乘車南下。此時轉來國民政府教育部電,聲稱:“諸生結隊來京請願,愛國熱忱,至深感動;惟政府求貫通青年意志,已經定期召集各地學生代表,來京會見,此時結隊南來,殊非必要”。“務希速返原校,以表示工學院有紀律之精神,且南京自本日起,軍警實行戒嚴,結隊請願,在禁止之列。”⑽當天,國民政府特派督學謝樹英、秘書主任周淦及黃傑等南下三鋪車站,表示“全力轉達一切,候電告政府最高領袖答覆”⑾。請願團感到勢難南下,便將請願團條件交黃傑、周淦轉呈國民政府,忍痛返徐候復。次日,黃傑、周淦到請願團駐地,將蔣介石慰問電送交請願團全體學生。電報說:“諸君請願各點,均已聆悉,愛國熱情,曷勝佩慰,政府前已電令各校,推定代表,來京談話,並宣示外交方針,以期同心勠力,共赴國難,即盼遵照前令,屆時推定代表來京,萬勿跋涉道途,荒廢學業,使國家個人皆蒙損失。”並要求請願團在“此電到時,務須即日安心返校以孚厚望,至深跂盼”。請願團隨後發表《焦作工學院學生告民眾書》:“盼望一致起來大聲疾呼:一、誓死反對一切非法組織;二、誓死保持國家領土與主權之完整;三、剷除漢奸......”⑿此間,行政院秘書長翁文灝、常務校董孫越崎電令中福公司徐州經理處,負責請願團的全部費用。

請願團赴南京請願,以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的愛國行動,顯示了焦作工學院學生高度的愛國熱情,喚起了沿線廣大民眾的救國覺悟,為抗日救亡學生運動留下了閃光的一頁。事後,國民政府對請願之行進行調查,承認學生“壯烈之行動,憂國之精神,深得一國同胞之同情”。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校師生再次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他們組織歌詠隊,深入街頭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活報劇。1938年7月,在抗日一週年紀念大會上,全校師生在天水演出了抗日救亡話劇;會場懸掛著抗日救亡的楹聯:“焦土抗戰,最後勝利屬於我;工程建設,當前責任不讓人。”充分體現了全校師生抗戰、勝利的信念。

1940年,汪精衛投靠日寇。當全校師生得知消息後,至為痛恨,特通電一致聲討,致電如下:“汪逆兆銘,背叛黨國,謬倡屈辱和平,簽訂賣國密約,凡我華胄,莫不痛恨,近復包藏禍心,變本加厲,竊本黨名義,扮演傀儡組織,公然認賊作父,屈膝事仇,逆跡更為昭著。雖其偽組織之醜行,不能影響我建國大策之秋毫,而慶父不除,魯難未已。本院員生,同仇敵愾,義憤填膺,當前勝利之期將至,除奸之念更切,誓在總裁領導下,一致擁護國策,掃蕩漢奸,用伸公憤,謹電聲討,敬補垂鑑。”全校師生共體時艱,在兢兢業業搞好教學和學習的同時,提倡節約運動,支援前線。1938-1944年,除了捐獻各種物質外,還捐款10156元。

1942年4月,學校成立中共地下黨支部,開展抗日民主活動,師生的抗日民主活動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1944年底,地下黨員殷開泰、張越、張樂育、進步教師楊景山等人,以魯迅“路是人走出來的”精神,發起成立“路社”,積極宣傳抗日救國;成立“路社流通圖書館”,宣傳蘇聯和中國左翼作家先進的文藝思想;1945年3月,“路社”組織“曙光歌詠隊”演唱《抗敵歌》《太行山上》等抗日救亡歌曲。1945年4月,在中共地下黨的支持下,思想先進的學生成立“西北民主青年社”,宣傳抗日民主精神和進步革命思想。上半年還成立“新動向社”,聯絡思想進步之同仁,傳佈抗日進步之思想。

⑴《河南焦作工學院抗日會宣言》,《焦作工學生》,1931,1(1):F25。

⑵《河南焦作工學院抗日會宣言》,《焦作工學生》,1931,1(1):F25。

⑶《本院青年義勇軍組織成立》,《焦作工學生》,1931.1(1):F4。

⑷ 《豫北日報》,1935年12月17,20日。

⑸ 《豫北日報》,1935年12月24日。

⑹ 《豫北日報》,1935年12月24日。

⑺ 《焦作工學院學生告民眾書》,《焦作工學院週刊》,1936,4(17-18):5-6。

⑻ 《河南民報》,1935年12月2日。

⑼ 《全體學生赴京請願》,《焦作工學院週刊》,1936,4(17-18):1-3。

⑽ 同上。

⑾ 同上。

⑿ 《焦作工學院學生告民眾書》,《焦作工學院週刊》,1936,4(17-18):5-6。

往期精彩回顧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勿忘“九一八”:百年理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奋争

來源 | 河南理工大學校友會

校團委青年宣傳中心出品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