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未來十年的創業機會

“關注我,手把手教你創業”

網易嚴選有一句slogan:“好的生活,沒那麼貴”

其實潛臺詞就是:“其實大城市裡的人沒那麼有錢。”,只不過大城市裡的人其實是在消費降級的。

而小城市、小縣城裡的人,雖然工資沒那麼高,可能一個月只有3000、5000元,但是大部分房子相對便宜,沒太大壓力,甚至3000元一個月,敢一個月花4000元。

摩根士丹利有一項調查數據:住房支出是一二線城市居民的頭號支出,而住房支出在三四線城市僅排在第四位,排名前三的則是日用品、教育和可選消費,如旅遊、餐飲、耐用消費品、醫療等等。

可見,一線城市雖然靈魂很豐滿,但是肉體並不是太舒服,所以從消費角度來說,未來十年,我非常看好小城市的商業發展機會,也就是說非常看好小城市的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紅利。

當然,這裡不是說大城市就沒有機會,大城市機會還是很多的。

這才是未來十年的創業機會

那什麼叫消費升級呢?其實並不是東西賣得貴就叫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有四個特徵。

第一、從功能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升級,追求的是精神滿足。

第二、從品質需求到精緻需求,追求的是審美表達,最簡單的就是產品要做得很漂亮,很酷,產品顏值即正義。

第三、從剛需產品到必欲產品,這個產品不一定是剛需的,但是就是想買,買了心理就舒服了。

比如iphone6換到iphonex,其實iphone6並沒有壞,但是就是想換,買了心裡才舒服,它未必是必需品,但是絕對是必欲品。

第四、從從眾到出眾,就是說追求個性化需求。

舉個例子,有60%的70後經常在家做飯,並且喜歡做飯,但這個比例,80後不到30%,而90後只有20%。

年輕人都越來越不喜歡自己做飯了,所以現在的外賣生意特別好,中午吃飯點外賣可以理解,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晚上下班了都點外賣吃。

但是,和這個數據從理論上完全相悖論的一個事情發生了,這些不做飯的年輕人卻願意花三千塊買一口鍋。雙立人中國區的銷售額如今已經超過了日本、美國與德國本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區銷售額佔比超過25%。

做飯如今已經不再是一種為了吃飯的家務活了,而是一種享受自己動手、烹製一粥一飯的感覺。不再是煙熏火燎,而是一件性感的娛樂活動,這個事情就很符合消費升級的特徵,追求精神滿足、追求產品做出來好看,好拍照分享朋友圈、追求的是個性化,“看,我給我老公做的牛油果大蝦沙拉!”。

這才是未來十年的創業機會


02


好了,大家現在已經初步的知道消費升級是什麼意思了,那我們來看看小城市、小縣城未來十年有哪些具體的機會咱們可以把握,我來舉幾個比較接地氣的小例子,當然,不僅僅侷限於這些,這些例子只是為了讓大家打開思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第一、大教育行業,國家新一輪的科教興國即將到來,這一輪我比較看好針對中小學生的關於科技、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初級的教育培訓。

大教育行業是針對所有城市的,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最為突出。

第二、中國的食材正處於一個升級期,有兩個比較公認的大方向是牛肉和海鮮,最近7年阿根廷紅蝦在中國的進口量每年都在60%以上的速度增長。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巴沙魚的進口國,還有厄瓜多爾白蝦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蝦。

這些水產品進口的高速增長,說明了大家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但是小城市、小縣城的海鮮、生鮮類的專賣店還是比較少見的,特別是內陸地區,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機會點。

第三、咖啡類的消費升級,現在我們正處於第三次咖啡浪潮期.

第一次,雀巢的袋裝速溶咖啡讓我們認識了什麼是咖啡.

第二次,星巴克讓我們認識了什麼是工業咖啡.

第三次,精品咖啡則讓我們可以喝到更好的、更精緻的咖啡。

但是現在不少的小城市還沒有達到第二次、第三次咖啡革命的階段,還有很大機會。

第四、不少小城市還沒有像711、9010這樣很細分的便利店,可以賣早點、盒飯、牛奶、飲料、酸奶等等,真正突出的是一個便利性和及時性,現在不少的小城市的小超市還是很原始的賣生活日用品。

第五、比如精釀啤酒館,其實國外的啤酒品牌非常非常的多,價格也不貴,最關鍵口感比咱們常見的啤酒好很多。

淘寶京東可以買到一部分這樣的啤酒,但是這樣有上千種啤酒可以做選擇的風格化、有氛圍的線下啤酒館在小城市、小縣城是比較少見的。

而且以小酒館為倉庫,還可以向當地的餐飲店、夜宵大排檔供貨,喝起來甚至比一些國產大牌的啤酒便宜,口感還好。

第六、轟趴館,比如在大城市裡有人會租整個別墅或者大房間來改造成很酷的轟趴館,大家可以在那裡搞生日聚會、同學會等等。

不僅可以吃飯,還可以唱ktv,打桌遊、跳舞等等,瞭解這方面項目很簡單,直接到一線城市的大眾點評網、美團上去搜索轟趴館,查看銷量排名的前幾名即可。

第七、超市餐飲化,比如像河馬鮮生這樣的超市,你先選你想吃的海魚,選的是生的海鮮,但是在超市裡就有幫你加工的師傅和操作檯,你可以讓他們幫你現場加工,然後做好了以後就在超市裡吃。

第八、網紅品牌,比如類似答案奶茶這樣的新奇特的網紅品牌,這得益於年輕消費者愛新奇、愛打卡,也愛曬照片的心理。

但是,也要注意,這樣的品牌容易來得快去得也快,在做之前一定要謹慎選擇。

第九、未來的社會單身人群,不婚主義人群會越來越多,提供一些單身類的產品,比如獨立小包裝的薯片、水果、牛奶,照顧小城市裡數量和消費力都在增長的單身人群。單身公寓、小規格廚具、提供“一人座”的新式餐廳也將引來紅利期。

第十、婚慶行業的升級,小城市裡老城區的酒店太老,新城區的酒店又太遠,現在一些大城市的婚慶行業除了越來越流行主題婚禮以外,還有一種輕奢的小型婚禮也在逐漸抬頭。

比如現在一些95後、00後不選在酒店裡結婚了,而選擇一些有調性的農家樂、咖啡館來結婚,把婚禮給做輕了,來參加婚禮的人數不多,類似於一幫年輕朋友聚聚,婚禮現場的佈置成本也不高。

因為大量採用高品質的擺件,但是可以重複使用,不像傳統婚禮用大量的鮮花,成本就降下來了,婚慶公司也可以走量,實現了雙贏。

第十一、兒童相關的行業,比如現在大城市的STEAM教育,機器人教育、各種眼花繚亂的培訓課程都非常火。

還有專門的兒童的理髮店,坐在卡通汽車上給小孩子理髮,還有專門供小孩子讀書和借書的兒童繪本館,還有比如在商場裡專門供小孩子吹泡泡的店,可以吹出人那麼大的泡泡等等,這些都是現在小城市裡還不多見的。

第十二、老年人的假髮店,在上海現在還有專門的供老年人選假髮,選頭飾的假髮店,不僅可以功能性的解決老年人掉髮遮醜的問題,還可以像穿衣服一樣每天換不同的頭髮造型,生意超級好,利潤也超級大。

第十三、出國旅遊、個性化定製旅遊,其實現在去一些國家,出國旅遊比在國內旅遊價格更便宜,年輕人或者老年人出境遊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風口。

現在大城市還有一些很酷的私人定製的旅遊,比如影視劇角色扮演旅遊、日本動漫專題旅遊等等現在小地方還並不是太多,旅遊行業在小城市還是一個比較看好的行業。

第十四、各種小眾、小資的培訓,比如做日本的和果子,比如學習併成為一位“斷舍離”的收納師培訓等等在小城市也是不多見的。

第十五、是攝影行業的升級和細分,比如專門拍微信頭像等社交平臺頭像照片的服務,專門拍畢業證件照的服務,一張好照片放到畢業證或者是工作簡歷上可能會跟你一輩子,其實收費挺貴的,但是賣得挺好,比如天真藍這個專門拍證件照的品牌在小城市裡也是不多的。

第十六、恆溫游泳池比較少,即便有,價格也很貴,但是現在一年四季靠游泳健身的人群越來越多。

第十七、醫療大健康領域,隨著大家越來越有錢,自然大家都更注重健康,所以關於大健康領域我是非常看好的。

第十八、養老相關產業,這一點因為一些原因我就不細說了。

第十九、西南地區的基建相關行業,現在國家在力推“長江經濟帶”,要將沿海地區的輕工業轉移到西南內陸西區,首先要做的是擴展長江航道、長江經濟帶上的鐵路、公路以及一些其他基礎建設。

好了,這裡就暫時先舉這十九個例子,真的是有大量的業態和形式是小城市、小縣城裡還不多見的,有機會一定要多到北京、上海走一走,感覺是完全是不一樣的。

甚至你在大城市裡還會發現非常有趣的潮男市場,根據淘寶京東大數據調研發現,在一線城市36%的90後潮男,開始買化妝品、面膜、水乳液、面霜等等,甚至還有人買口紅、腮紅。

03


總而言之,未來十年我非常看好小城市的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機會的,要把握機會的話一定要從提升消費品質、提升消費體驗感的這兩個方向去尋找機會行業。

不過,也有一句提醒,一定要快,現在一些大品牌、大公司還沒有來你的小城市,可能是他們精力還沒顧過來,或者是一二線城市的市場還沒做完,吃肉肯定是先啃最好啃的啃。

所以你還有一個窗口期,但是等他們正式的開始大規模做下沉市場的時候,對項目內功不穩的中小企業創業者來說,是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的,因為他們在資金、資源、人才、認知上完全不在一個級別,小城市有機會,有風口,但是也要居安思危,穩中求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