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抗戰時期最慘烈的師長,建制打光投河自盡

悲壯!抗戰時期最慘烈的師長,建制打光投河自盡

圖為盧溝橋事變的舊照,中國大地上全面爆發抗日戰爭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的國家,由於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水,所以其資源長期依賴進口,日本做夢都想有一塊內陸領土,於是就打起了中國的主意。實際上從甲午戰爭時期就可以看做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端,只不過那時候各國列強在中國都有利益,所以日本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直到1937年開始抗戰全面爆發。

由於從清朝末期開始就一直在打仗,造成中國國內的武器發展是一窮二白。什麼都需要進口,幾乎什麼都造不了。抗戰初期無論是國軍還是共軍,都打的艱苦無比。儘管日本是二戰列強中步兵裝備水平最差的,但是我們依然難有抗衡的能力,戰爭打的非常慘烈。抗戰中湧現了一大批為國捐軀的指揮人員,其中梁希賢師長可以說犧牲的最為壯烈。

悲壯!抗戰時期最慘烈的師長,建制打光投河自盡

圖為準備參加戰鬥的士兵

梁希賢,1898年出生,1925年投身軍隊,27年參加北伐戰爭。由於智勇雙全,所以晉升較快,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已經是營長了。抗日戰爭期間參加了最有名的滬淞會戰,帶領全營官兵,先身士卒奮勇殺敵,結果身受重傷。值得一提的是其還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高材生,傷勢恢復後又一路晉升,從團長一直升到少將副師長,隨後和師長王竣一起帶領27師進駐中條山,此去再也沒有回來。

中條山位於山西省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雙方都知道此地的重要性,日軍從38年開始13次想佔領中條山地區,但是均未得逞。於是此次糾集了10萬大軍,準備一舉拿下此地。而此時中條山的中方軍隊也多達18個師,接近30萬餘人,但是這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鬥。

悲壯!抗戰時期最慘烈的師長,建制打光投河自盡

圖為梁希賢將軍

首先來看一下軍力對比,日方有超過500門重炮,還不包括一些擲彈筒迫擊炮等。而中國軍隊裝備非常落後,幾乎是一人一條槍都是問題,彈藥後勤嚴重不足,更不要說火炮武器了。此外日軍還投入了大量的空軍部隊,還有偵察機提供情報。當時我們連炮都極其稀少,更別說防空武器了,日軍軍機可以肆無忌憚的超低空投放炸彈,其中27師的師長王竣和參謀長陳文杞就是在日軍戰機轟炸下犧牲的。

在師長和參謀長均犧牲的情況下,梁希賢開始帶領27師突圍,打算渡過黃河。群山兩側的制高點上都有日軍的火力點攔截,部隊傷亡特別大。好不容易突圍到黃河邊上才發現沒有渡船,僅僅只有幾艘小船,整個新編27師活下來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在後面追兵越逼越緊的情況下,27師師長梁希賢跳入黃河,壯烈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