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兩價格雙標準:海鮮市場有「鬼」!

缺斤短兩價格雙標準:海鮮市場有“鬼”!

檢定標識

缺斤短兩價格雙標準:海鮮市場有“鬼”!

稱好的400克變成345克

缺斤短兩價格雙標準:海鮮市場有“鬼”!

融橋海鮮市場一角

連日來,呼和浩特市有不少讀者致電本報記者稱,首府海鮮市場攤販出售的海鮮存在缺斤短兩的現象。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首府海鮮市場攤販出售的海鮮不但存在缺斤短兩現象,竟然還有兩種價格標準!

【現象】

市民:經常被坑

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韓女士愛吃海鮮。日前,她邀請朋友家中小聚,決定來個“海鮮大餐”,於是來到呼和浩特市東瓦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水產海鮮區購買海鮮。“我買了三文魚,55元一斤,商販給我稱的時候我在選大蝦就沒注意,只聽老闆說是113元錢。後來稱完大蝦,我又拿起三文魚過稱,結果卻是103元。我質問商販怎麼回事,商販解釋說是看錯了。”韓女士生氣地說告訴記者,以前她買海鮮都不會注意這些,以後一定要注意商販的這些小伎倆。

無獨有偶,家住賽罕區的徐先生在買海鮮時也被坑了。前不久,徐先生到呼和浩特雙樹海鮮市場購買螃蟹。當時螃蟹是60多元一斤,徐先生一下子買了8斤。過秤後商販將徐先生購買的螃蟹打包裝袋,並灌了水、打了氧。可是徐先生回家在樓下超市過秤發現,螃蟹少了一斤多。“灌水打氧後重量應該重才對,怎麼反而輕了。”徐先生告訴記者,事隔幾天,他又來到該商鋪買海鮮,並將螃蟹缺斤短兩的事情反饋給了該商販。該商販坦言,市場裡很多商家的秤都是“八兩秤”,要想買足斤足兩的貨,得直接跟商家說“我要足兩秤”,這樣商家才會給足斤數,不過價錢上得加錢。

記者在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後發現,購買海鮮被坑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調查一】

一樣海鮮兩個價

6月12日,記者來到融橋海鮮市場進行走訪調查。隨機在一個攤位前詢價得知,活蝦35元一斤。當記者提出要“足兩秤”多少錢時,商販立馬改價稱38元一斤。隨後,記者稱了400克活蝦,並在公平秤處過秤,顯示的克數確實是400克。

隨後,記者又隨機在融橋海鮮市場一個攤位前詢問皮皮蝦的價錢,攤位商販說55元一斤。記者又提出要“足兩秤”時,商販立即要求,那得一斤加5元錢。當記者堅持要55元一斤購買時,該商販表示,市場裡都是這樣,55元一斤肯定會少一兩半兩,少的是水的重量,還是60元一斤消費者比較划算。

當日,記者又來到雙樹海鮮市場進行走訪調查。隨機在一個攤位前詢問皮皮蝦的價格,攤位商販告訴記者55元一斤,記者再次提出要“足兩”時,商販立馬改價60元一斤。當記者詢問55元一斤的話,實際會給多少時,商販稱她是打工的,不清楚,要買就買,不買就去別家問吧。

【調查二】

眼見不一定為實

6月19日,記者再次來到雙樹海鮮市場進行走訪調查,隨機在一個攤位前挑選了一些皮皮蝦。當時攤販說皮皮蝦65元一斤,應記者要求,攤販用手一隻一隻地將皮皮蝦裝進袋子。過秤時,記者發現商販的電子秤顯示的是400克,52元。為了確保電子秤是處於歸零狀態,在過秤後,記者進行了確認,電子秤上沒有任何貨物時,確實歸零。

在記者給商販付錢的過程中,商販沒有經過記者同意,開始往袋子裡灌水,灌到一半時被記者制止。問及灌水原因,商販稱是為了給皮皮蝦打氧,保持新鮮。

付款後,記者來到公平秤處,將袋子裡的水倒掉,照理應該會比400克多才對,可過秤時,公平秤顯示的是345克。這短短的兩分鐘時間,那55克跑到哪裡去了?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再次來到攤位前找到商販。商販聽到記者的疑問後,在電子秤上再一次進行了過秤,這次顯示的是360克。對於這樣的情況,商販忙解釋,剛才是差一點,之所以會少,是因為海鮮帶水,水被倒掉了,所以會少。當記者提出要退錢時,商販很痛快地將錢退給了記者。

【投訴】

只受理沒解決的問題

6月20日,記者撥打了內蒙古質監12365投訴舉報諮詢熱線,向客服人員反映了記者購買海鮮缺斤短兩的經歷。客服人員要求記者提供了時間、地點、商鋪具體位置等信息,並進行了記錄。

隨後,客服人員又讓記者描述詳細經歷,當聽到記者說商販給記者退了錢時,客服人員表示,記者的問題已經通過個人協商解決,商家已經賠償給消費者,質監部門不會再受理該問題。如果個人沒有協商解決,他們才會將這種情況反映給執法人員,執法人員會到現場進行核查,核查後也會給消費者進行反饋。

當記者提出,要投訴該商販的秤存在問題時,客服人員表示,12365投訴舉報諮詢熱線和執法檢查是兩個機構,而且受理的業務也是兩種渠道,走投訴舉報熱線的話,受理不了。當記者提出“該向哪裡投訴商販秤有問題”時,客服人員表示,他們沒有相關記錄。

【真相】

電子秤可隨意調節

對於海鮮市場上一些電子秤顯示的克數“眼見不實”問題,6月22日,內蒙古計量測試研究院力學所質量中心工作人員茅劍峰給記者進行了揭秘。

“這是一種所謂的密碼秤,它和正常的秤是一樣的,只是在出廠的時候,一些不正規的廠家為了應一些特殊消費者的需求,設計了一套密碼。密碼秤在稱量的時候,輸入特定密碼就會進入到另外一種模式。進入特定模式後,商家就能隨意讓秤顯示商家想要的稱量數。例如,同樣是500克的商品,按不同的鍵,顯示重量可變為550克、600克甚至更多。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作弊秤’或者‘鬼秤’。”茅劍峰告訴記者,這種“作弊秤”質監部門是能檢測出來的,所以看標識很重要。凡是經過質檢部門監測過的秤,在秤體上都會貼有綠色的強制檢定合格證。如果沒有合格證,就是沒有經過檢定的稱,就有可能是問題秤。

茅劍峰說,儘管質監部門經常檢定秤,但市面上還會存在這樣的“作弊秤”,是因為這種秤的成本比較低,檢定的時候商家會把正常的秤拿出來檢,檢定後的秤是做不了弊的。但是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走,他們就會把“作弊秤”拿出來使用。甚至有時候消費者投訴後,質監部門去解決的時候秤也是正常的,這一點質監部門也很撓頭。所以,他呼籲海鮮市場的主管部門也應加強管理。

【提醒】

維護自身權益有妙招

6月20日,記者帶著調查採訪中遇到的問題,來到呼和浩特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科進行採訪。該科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屬於強制檢定範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以並處罰款。”第二十六條規定,“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第二十七條規定,“製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計量器具的,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為了減少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計量器具或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等計量違法行為的發生,質監部門平時除了進行強檢備案登記、技術機構週期檢定、日常巡查、專項檢查等工作,也在積極開展誠信計量承諾和誠信計量示範單位推選活動。但還是難免會有少數商家用小伎倆。對此,消費者就需要提高防範意識。

該位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物前,先查驗計量器具是否有內蒙古計量測試研究院檢定的綠色強檢合格標識。在購物後,務必向商家索要小票,然後到公平秤處進行重量測量。也可以將手機、鑰匙串等已知重量的物品放到商家的測量器具上進行比對,看商家的測量器具是否精準。如果真遇到短斤缺兩的現象,也可以撥打12365或者12315進行投訴維權。(來源:北方新報 記者 馬麗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