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延禧攻略》目前正在熱播,劇中人物關係成為關注焦點,討論熱度極高。網友高舉帝后CP大旗,將300年前的乾隆與孝賢皇后送上熱搜。

而《還珠格格》《甄嬛傳》《延禧攻略》和剛剛播出的《如懿傳》雖然劇名不同、主角不同,講述的卻都是關於乾隆和他的妃子們的故事。有意思的事,人是同一個人,經過不同編劇的“著色”,人設卻截然不同,有觀眾甚至為了追劇去翻起了歷史書。

令妃到底是不是“心機女”?

影視圈向來喜愛跟風,一個“武媚娘”火了就都拍武媚娘,“獨孤皇后”同一年被拍出過三個版本,而清宮戲作為眾多編劇的心頭肉,更是被一拍再拍,尤其是多情的乾隆爺,成為不少編劇創作的源泉,最近幾年,《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盯上了早在《還珠格格》中就被國人熟知的令妃。

令妃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原本姓魏,江蘇人,是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因為身份低微,進宮的時候只是個宮女,後來才入了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一生為乾隆生下四子兩女,也是嘉慶帝生母,可以說是相當“高產”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皇帝對她寵愛有加。

《還珠格格》裡的令妃充當了一個老好人的角色,總在小燕子、紫薇處於危險時帶皇帝前來救人,堪稱“及時雨”,賢良淑德的性格與陰險惡毒的皇后形成鮮明對比。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而到了《延禧攻略》中,化身女一號的令妃開始自帶“主角光環”,為姐姐的死因查明真相,她冒險進宮,終於從一個小宮女成長為皇貴妃。她雖然善良,但並不“博愛”,個性強勢、睚眥必報才是她的性格標籤。為了接近真相,其間她利用了很多人,包括皇帝,但就是這種走出傳統“大女主劇”套路的人設反倒圈了不少粉,後宮的生存之道甚至被不少網友奉為“職場進階指南”。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對照此前《還珠格格》重播時網友發出的令妃是心機女的話題,《延禧攻略》中“少女令妃”的進階之路可以說是比較尊重史實了。

但在《如懿傳》中,令妃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大反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轉?因為令妃跟如懿不僅是情敵,牽扯的利益衝突還特別多,尤其是令妃的兒子被封為皇儲,兩個人更加互相看不順眼。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之所以編劇要這樣寫,只能說,誰是主角誰就“應該”更善良一點吧。

《還珠格格》裡的皇后到底壞不壞?

很多觀眾都在《延禧攻略》裡發現了很多經典劇的面孔,比如皇后秦嵐是《新還珠格格》裡面的知畫,嫻妃的母親則是《還珠格格》裡飾演皇后的戴春榮,劇組埋下的“回憶殺”讓不少網友直言“關係有點亂”,但看完幾部清宮劇中同一人物的不同人設,恐怕亂還在後面呢。

《延禧攻略》裡的秦嵐和《如懿傳》裡的董潔飾演的都是同一個歷史人物,即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延禧攻略》裡的秦嵐溫良恭儉,與《還珠格格》《甄嬛傳》等絕大多數古裝劇中的“惡皇后”截然不同,而董潔的這一版富察氏,性格塑造上基本遵循了歷史。

反差較大的則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了,也就是前面說到的《還珠格格》中戴春榮飾演的那位皇后:輝發那拉氏。這位皇后在《如懿傳》裡叫如懿(周迅飾),在《延禧攻略》中叫嫻妃(佘詩曼飾)。另外,她在《甄嬛傳》裡也有露出,那時候她還叫“青櫻”。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跟影視劇中令妃的命運差不多,這位皇后也在編劇的塑造下,在不同劇裡有著不同的性格,經歷了不同的命運起伏,總結一點就是:誰是主角皇上就更愛誰多一點。

到底是哪個編劇在“胡編亂造”?

除了主角,各位配角在不同劇裡的出現,也讓觀眾發現了不少“神操作”。

比如,《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陰險潑辣,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程度比《甄嬛傳》裡的華妃更勝一籌,但《甄嬛傳》中甄嬛卻曾誇讚過高貴妃“溫柔賢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說的是真的?

再比如,《甄嬛傳》裡甄嬛有槿汐姑姑,而《如懿傳》裡如懿也有一個不離不棄的得力丫鬟容珮,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貼心的小丫鬟,她的原型竟然和《還珠格格》裡的容嬤嬤是同一個人!

還有更值得說道的,秦嵐雖然在《延禧攻略》中貴為皇后,但早早就領了盒飯。在她出演的戲份裡有很重要的幾幕戲是為了保護懷有身孕的愉貴人,而後來這位愉貴人誕下的阿哥其實就是永琪。也難怪有網友說:“難道秦嵐早早領盒飯是為了來世投胎知畫嫁給永琪?”

同一個角色在不同的劇中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對此有編劇告訴記者:“編劇寫劇本的時候通常要大量查閱史書對人物有個基本瞭解,再在歷史介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肯定不能胡編亂造。”但寫歷史劇難就難在,除了對國家對民族有卓越貢獻的人物史書上會有詳細記載,後宮妃子們之間的故事大多無處可尋,只能通過民間傳說、歷史推斷等進行加工再造,“因為編劇的立意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物也難免會有出入,無法避免,但只要劇情合理,人物立得住,這種藝術加工就是允許的。”這也難怪影視劇中會出現“一人千面”的情況,所以還是要跟各位小朋友說一句:這些披著歷史劇外衣的偶像劇還是要在家長陪伴下觀看,劇裡的歷史可千萬信不得。

儘管每部電視劇中的角色設定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是細一看,很多細節還是跟《甄嬛傳》的一樣的,例如高貴妃坐轎子的鏡頭切換,嬪妃選秀的方式。這倒不奇怪,畢竟《甄嬛傳》可是經典之作。

《如懿傳》《甄嬛傳》等演的都是一撥人,這些人物關係你知道嗎?

如果你還想再溫習一遍《甄嬛傳》的話

記得每晚22:53鎖定北京衛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