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與國際交流合作日趨頻繁,我國進口食品種類日益繁多,吃貨朋友們“足不出戶”就能嚐到日本的生巧、法國的馬卡龍、韓國的海苔、菲律賓的芒果乾等世界各地的美食。不過,在購買進口食品時,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包裝上的標籤呢?好像跟國產食品的不太一樣唉~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關於進口食品的標籤,

我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籤應標示哪些內容?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進口食品加貼的中文標籤,

和原外文標籤是一毛一樣嗎?

市面上很多進口食品,是以食品包裝外加貼中文標籤的形式進行標註的。有些小夥伴出於好奇,會撕開中文標籤看裡面的外文“原著”。一比較,咦?怎麼有的地方不一樣呢?難道有貓膩?尤其是一些經常給寶寶購買進口米粉、果泥等輔食的家長們,會更加焦慮,該不會是買到假貨了吧?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別急,出現這種情況也正常。中文標籤的製作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粗暴地把外文標籤翻譯過來就行,這可是門技術活兒~

★首先,被中文標籤貼住的內容本來就不是給消費者看的,我們只需關注標籤上直接展示的內容即可;

★其次,各國的食品標籤標準法規不盡相同,進口預包裝食品的中文標籤只要符合我國要求即可;

★最後,各國採用的檢測方法也存在差異,所以可能連中英文標籤上的營養成分含量值都有一丟丟差別呢。

以營養標籤為例,我國要求強制標示能量和4大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即“1+4”)。但其他國家或地區不一定也是這麼要求的呀,具體看下錶。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但不管原產國是怎麼要求的,出口到中國,中文標籤就要遵守我國的相關規定。因此,進口食品的中文營養標籤強制標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即“1+4”),如果還想標其他成分,則應採取適當形式使“1+4”的內容更加醒目(GB 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可能覺得腦袋都大了,但世上本沒有那麼多煩惱,只要別庸人自擾~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最後教大家一個小竅門,看似複雜的進口食品標籤其實很簡單,和國產食品標籤的閱讀方法並沒有太大區別,大家想了解產品信息只要查看中文標籤就可以了。因為只要是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進口食品,產品都經過了相關部門的嚴格檢驗(包括標籤內容),撕標籤這種事就別幹了,否則可能會徒增困擾。當然,如果您精通多國語言且從事食品行業多年,就當我沒說哈~

看不懂進口食品標籤?我教你!

- END -

來源 | 鵬城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