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山門全貌

雨天趕到石掌村玉皇廟,看到廟門是虛掩著的,心想廟裡有人,真是省了我雨天去找鑰匙了。我顧不上拍照山門外景,就直接進入廟內院中,只見有兩個婦女正準備出來鎖門,見有人來,停住腳步...。下雨天拍不出太好的照片,抓緊時間從裡到外拍了二十分鐘。準備出來時,門下一個躲雨的婦女說,裡邊到處都讓你拍了,走時留點香火錢吧。我想這是在跟我張口要小費,給了二十塊錢我就出來了。在我冒雨拍山門外景的時候,又來了兩個客人,但是此時廟門已鎖,他們沒能進入,我想我還算幸運的。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文保碑

石掌玉皇廟位於陵川縣潞城鎮石掌村。創建年代不詳,正殿為金代遺構,餘皆明清所建。據廟內石碑所載,明萬曆十一年(1583)重修;清咸豐四年(1854)重修殿宇增修下院東西配房並創建舞樓,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工程全面竣工;中華民國六年(1916)又進行了維修,山門前抱廈應為此時所加。該廟為一進院落,並依地勢分三層逐步抬升。中軸線依次有,山門、正殿。山門兩側有耳樓,東西配殿,正殿兩側是耳房各四間。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山門前的抱廈

山門。清代建,抱廈為民國初。在兩層石階之上山門正中前出三開間的抱廈,非常精彩,抱廈簷下木雕複雜,作工精巧。斗拱佈滿了雕飾彩繪,闌額由額雀替上均為鏤空雕刻。看來民國年間也不乏能工巧匠,這座漂亮的抱廈真為山門提氣。山門背後是倒座戲樓,柱頭簷下也都佈滿了木雕。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抱廈簷下雕刻複雜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抱廈簷下左前角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右前角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轉角鋪作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象鼻昂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木雕人物細節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背面戲樓上也滿是木雕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倒座戲樓

正殿。金代遺構,建在高1.2米石砌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簷歇山頂,灰色筒板瓦鋪制。此殿梁栿用材較大,前簷為四根石柱,簷柱側角明顯。前簷斗栱及闌額雕刻複雜,像是在後世做過較大調整。柱頭鋪作為單昂四鋪作,耍頭刻為龍頭形。轉角鋪作為單假昂四鋪作,耍頭用真昂。當心間正中的補間鋪作為在瓜形櫨鬥上出45度斜栱,龍頭形耍頭。兩次間補間為四鋪作,龍形耍頭用真昂。大殿內部樑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梁用三柱,乳栿下為前廊。山面丁栿搭於四椽栿之上,蜀柱正騎跨於丁栿之上,四椽栿之上兩蜀柱承託平梁,叉手與平梁上之蜀柱共同承託脊槫。梁栿上可見已脫落的彩畫,估計當屬明清之物,彩畫古樸依舊。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山門內再上兩次臺階才是正殿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正殿近景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正面簷下鋪作和木雕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兩柱間由額上也盡是木雕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轉角鋪作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當心間正中的補間鋪作為在瓜形櫨鬥上出45度斜栱,龍頭形耍頭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柱頭鋪作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補間鋪作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簷下鋪作裡外轉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轉角鋪作裡轉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三個龍頭好像有區別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雀替雕龍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昊天上帝神龕內景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四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丁栿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梁栿上的老舊彩畫內容豐富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回看中軸線

山西陵川石掌村玉皇廟(金國6)

晉城市文保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